8月25日,創新奇智(02121.HK)攜“創立以來最優水平”的經營表現召開2025年中期業績溝通會,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99億元,同比增長22.3%;毛利額2.45億元,同比增長26.7%;經調整凈虧損收窄至668萬元,同比大幅減虧82.1%。
創新奇智業務聚焦于提供“AI+制造”解決方案。除了介紹2025年上半年業績情況,公司還展示了其在具身智能、工業軟件等領域的最新產品。其中,在工業機器人領域,創新奇智推出工業具身智能“大腦”ChatRobot。
現場演示中,工作人員語音輸入任務指令,兩只視覺驅動的機械臂隨之“緩緩舉起”,將桌面上的物品逐一撿起、拉開抽屜并放到抽屜內。
期間,針對機器人“干活兒慢”的討論,創新奇智執行董事、CEO(首席執行官)徐輝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機器人翻個跟頭是很快的,但機器人疊衣服的速度一定比翻跟頭慢?!睓C器人要走過從自動化到智能化的道路,更多要靠數據以及與業務流程的真正融合,讓其擁有智能化的“大腦”。
智能化需要的不是速度有多快
“機器人未來真正走進工業、商業和家庭,有兩大技術,一是本體,二是智能?!眲撔缕嬷荂TO(首席技術官)張發恩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現場采訪時表示,創新奇智不做機器人本體,而是要做機器人本體背后的大腦,實現“一腦多體”賦能。
張發恩認為,工業從自動化發展到智能化會經歷三個階段,“自動化階段是沒有‘眼睛’的,只不過動作快而已,所以特別死板”;之后,通過工業視覺平臺可以幫助機械臂定位,這個時候有“眼”但沒有“腦”,因此有一定的靈活性,但又不夠智能。
如今,一個更加智能化的本體面對的可能就是人類的工作環境,任務非常復雜、非常柔性,如何實現?“我認為答案是通過多模態工業大模型驅動機器人本體,做到像自動駕駛一樣的技術。”張發恩表示。
在前不久結束的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各型機器人“百花齊放”,但在執行任務時“慢吞吞”的樣子也引發公眾對機器人效率的疑問。
對此,張發恩認為,越智能化的地方,需要的不是速度有多快,而是需要穩、需要準?!耙匝b配手機、電腦、電視的產線為例,人在上面打螺絲也沒有那么快,也不需要那么快,但是一定需要柔性和準性?!?/p>
如何讓機器人“大腦”更好用?
“大腦”日益成為具身智能賽道的熱點。北京時間8月25日晚間,英偉達宣布推出其Jetson AGX Thor機器人芯片模塊。這款被稱為“機器人大腦”的芯片將于下個月發貨,客戶將能夠用它來制作機器人原型。
在算力之外,徐輝認為,要讓機器人本體的大腦更好用,要做好模型本身、數據積累、應用拓展三件事?!叭魏我豁椉夹g始于它的基礎技術,再到基礎設施,到最后一定是行業應用‘百花齊放’,也一定能賦能百業?!?/p>
不過,工業領域數據有著相對更強的私有化特征,工業具身智能“大腦”的訓練如何解決數據難題?徐輝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列出三個關鍵詞:專精特新、私有化與合規脫敏。
“我相信人工智能是可以賦能百業的,但是對創新奇智而言,我們不是要挖一個百米寬、一米深的壕溝,而是做到一米寬、百米高,我們也坦白,現在還做不了百米高,先從10米開始,這就是專精特新,有行業Know-How(實踐知識)的積累、場景的積累才會有Point(關鍵點)?!毙燧x說。
其次,徐輝指出,創新奇智的定位是做客戶數字化轉型和產業升級中的伴隨者,“我們在幫客戶做的是從數據治理到應用治理,幫客戶變成一個隨需應變的實時企業”,從國內實際的市場環境來看,自主可控也成為越來越普遍的要求。同時,徐輝表示,對客戶和合作方積累的大量數據,公司將合規使用,在脫敏之后訓練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