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成入股英特爾后,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一表示,他希望政府對美國公司進行更多投資。從歷史上看,這打破了聯邦政府“救急”的慣例。一些市場人士擔心,政府參股將對企業運營決策和商業生態產生負面影響和沖擊。
更多交易或在醞釀中
當地時間上周五,白宮宣布投資89億美元持有芯片制造商英特爾9.9%的股份。
特朗普周一重申,考慮在其他領域達成類似于英特爾交易的想法。“我會為國家做這樣的交易。我很高興看到它們的股價上漲,讓美國變得越來越富有,為美國創造更多就業機會!!!誰會不愿意促成這樣的交易呢?”美國總統在社交媒體上說,他將幫助與美國各州達成類似“有利可圖”交易的公司,但沒有提供細節。他表示,美國需要在關鍵行業增加產能,而不是將制造業外包給其他國家。
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的做法與過去的慣例并不相符。回顧歷史,美國政府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曾對陷入經營困境的銀行業、汽車業等提供緊急援助,2023年硅谷銀行破產后向地方銀行注入流動性。如今,英特爾雖然在苦苦掙扎,但公司仍有90億美元的現金和1050億美元的市值。
英特爾周一提交的監管文件顯示,美國政府收購資金中的57億美元來自拜登政府《芯片與科學法案》授予英特爾但尚未支付的補貼;另外的32億美元也同樣來自拜登的“安全飛地”(Secure Enclave)計劃。
文件列出了政府投資該公司的幾個新風險因素,從可能損害國際銷售到限制芯片制造商獲得未來政府撥款的能力,以及使該公司受到其他國家的額外監管或限制。英特爾首席執行官陳立武說:“我不需要這筆撥款。但我真的很期待美國政府成為我的股東。”
英特爾在文件中稱,以低于當前市場價格的折扣向美國政府發行的股票對現有股東具有稀釋作用。政府對影響英特爾的法律法規擁有大量額外權力,這可能會限制該公司進行有利于股東的交易的能力。
英特爾股價周一高開低走跌1.01%,報24.55美元。公司股價本月已經累漲超20%,回升至3月份以來新高。
外界質疑影響商業生態
對于政府的舉動,不少市場人士質疑這將威脅到商業擴張的健康生態。
券商伯恩斯坦(Bernstein)分析師拉斯貢(Stacy Rasgon)在一份報告中寫道:“政府可能會‘鼓勵’客戶使用英特爾的產能,這是可以想象的嗎?”
前美敦力首席執行官、哈佛商學院高管教育研究員喬治(Bill George)表示:“我們正在從純粹的資本經濟轉向更加國家參與的經濟……這對美國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變化。我從未見過這樣的時代。”
在英特爾之前,白宮于6月干預完成了日本新日鐵對美國鋼鐵公司的收購,使華盛頓對其運營擁有發言權。特朗普還建議高盛聘請一位新的經濟學家,此前該公司表示消費者最終將受到政府進口關稅的影響。
據央視新聞此前報道,為了獲得芯片出口許可證,本月早些時候美國芯片制造商英偉達公司和AMD與特朗普政府達成了一項特殊協議,兩家企業同意將特供中國的芯片收入的15%上繳給美國政府,以換取相關產品的出口許可證。
咨詢公司ValueEdge Advisors主席米諾(Nell Minow)表示:“全部或部分政府參股的企業未來業績可能表現不佳,因為它們被限制定奪完全基于市場的戰略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