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8月17日電 題:樂園游升溫激發消費新活力
新華社記者趙逸赫、戴錦镕、張驍
今年暑期,各類主題樂園成為熱門打卡地,不僅帶動門票收入的增長,還拉動周邊住宿、餐飲等相關產業消費,樂園產業正在釋放更大發展活力。
樂園游暑期走熱
步入上海樂高樂園度假區,26米高的巨型“搭搭”映入眼簾,它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樂高人仔。園內各種游樂設施色彩繽紛,人們身處其間,仿佛進入了童話世界。
來自江蘇南京的王女士說:“孩子從半年前就念叨著樂高樂園,我們一看到售票信息就訂了票。孩子非常喜歡這里,要與每個人偶拍照,玩得十分盡興。”
上海樂高樂園自7月5日開園以來,已累計舉辦了近1700場演出,其中,角色見面會950余場,氛圍演出超600場,劇場表演超百場,火爆程度可見一斑。
今年暑期,各地主題樂園憑借豐富多樣的游樂項目、獨特的IP魅力和沉浸式體驗,成為人們出游的主要目的地。
“方特恐龍潑水節”在四川自貢方特恐龍王國開啟,打造集清涼嬉水、潑水狂歡、現場互動于一體的夏日玩水盛宴;湖北襄陽華僑城奇幻谷的“奇夢城堡光影秀”加入煙花表演,為游客帶來7D全息投影與璀璨煙花交融共舞的沉浸體驗;鄭州銀基動物王國的“夏日激爽水派對”,每天的潑水狂歡,讓游客暢享清涼野趣。
中國主題公園研究院數據顯示,主題公園每1元的收入能夠帶動城市3.8元的收入,從而拉動上下游產業6元至15元的收入。
記者從多個平臺獲悉,截至7月4日,上海金山區作為樂高樂園所在地,今年暑期的酒店預訂量比去年增長3.5倍,民宿預訂量同比增長6倍,外地旅客酒店預訂占比超七成。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暑期前兩周,哈爾濱極地公園門票訂單增長114%,波塞冬沙灘水世界門票訂單增長51%,旅拍訂單同比增長超過80%,推動哈爾濱文旅消費同比增長19%。
北京環球度假區開業近4年以來,游客復游率持續提升,不僅帶動北京整體文旅市場的持續火熱,也吸引了包括北京海昌海洋公園、頂點公園等國內外知名IP落戶北京城市副中心。
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表示,多地以核心主題樂園為引擎,聯動周邊文旅、商業、生態項目形成綜合體,協同發力,催生出顯著聚合效應。
樂園建設不斷“上新”
記者近日來到上海錦江樂園,這里是“哈利波特制片廠之旅(上海)”項目選址地。目前整個工地已被圍擋圈了起來,全力進行升級改造,計劃2027年開門迎客。
今年以來,國內樂園產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
一方面,中國已成為全球頭部主題樂園投資的熱土。北京環球影城二、三期項目正在推進中;上海迪士尼度假區的全新蜘蛛俠主題園區5月破土動工;深圳樂高樂園最大單體建筑“樂高樂園創想世界”宣布封頂。
另一方面,在國際品牌加速布局的同時,本土樂園品牌也在不斷發力。山東青島市的東方伊甸園以“與水共生”為主題打造,融合了休閑度假、科普教育、沉浸演藝等功能,為游客提供生態探索體驗;廣州星紀世界·南湖樂園在改造升級后煥新開園;今夏,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升級打造太陽島冰雪藝術館,為游客帶來“夏日飄雪”的奇幻體驗。
中國主題公園研究院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0月,全國共有385座主題公園。預計2025年,年游客量增長10%至20%,經營收入增加5%至15%。
中國主題公園研究院院長林煥杰說,新樂園不斷涌現,將進一步豐富國內樂園市場的產品供給,滿足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需求,推動樂園產業向更高水平發展。
走好差異化發展之路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伴隨著樂園產業的蓬勃發展,當前,一些樂園同質化現象逐漸顯現。如何更好滿足人們個性化、多樣化和高品質的需求,是當下樂園產業發展面臨的重要課題。
林煥杰說:“未來競爭中能夠勝出的主題樂園,需要做到規模和品質雙輪驅動,品牌化與本土化兼備,文化性與科技性并重,實行差異化競爭。”
為提高競爭力,一些樂園正在積極行動——
上海樂高樂園深入挖掘長三角獨特的文化內涵,打造差異化的文旅體驗,如通過“樂高+楓涇古鎮”“樂高+城市沙灘”等聯動線路,實現“樂園引爆、全域共享”。
北京泡泡瑪特城市樂園將Labubu等IP從二維平面和小小的盲盒中“解放”出來,構建出一個充滿奇幻色彩的潮玩世界,進一步拓展了IP的商業價值和文化影響力。
裹著羽絨服“一秒入冬”、欣賞栩栩如生的冰雕雪景、玩冰上花滑……這是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園區帶給暑期游客們的別樣體驗。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市場營銷部副部長孫澤旻說,未來還將強化與各領域IP的合作,以雪雕、冰雕形式再現游戲、影視劇里的多款經典場景和角色形象。
戴斌表示,在科技進步和市場需求的推動下,相信我國主題樂園產業將呈現更高品質和更具創新性的發展態勢,有效激發消費活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