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ST景谷擬轉讓匯銀木業51%股權,周大福投資“接盤”
傳出千萬元存貨“失蹤”消息后,ST景谷開啟“斷臂求生”之路。
8月15日晚間,ST景谷發布公告稱,擬將持有的唐縣匯銀木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匯銀木業)51%股權轉讓至控股股東周大福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周大福投資)或其指定關聯方名下。該次交易預計構成重大資產重組。
8月15日,ST景谷尾盤封住漲停板,股價為19.93元/股,漲幅為4.95%,總市值為26億元。公司股票連續3個交易日內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率累計超過12%,觸及異常波動標準。
擬剝離控股子公司股權
可能觸發退市風險警示指標
8月16日晚間,ST景谷發布關于籌劃出售資產涉及重大資產重組的提示性公告。ST景谷稱,公司擬將持有的匯銀木業51%股權轉讓至控股股東周大福投資或其指定關聯方名下。
ST景谷稱,經初步研究測算,該次交易預計構成重大資產重組,不會導致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交易對手方為公司控股股東或其指定關聯方,構成關聯交易。
價格方面,ST景谷提及,預計交易價格將不低于1.33億元,具體交易價格將以資產評估結果為基礎,由交易雙方協商確定。
值得關注的是,匯銀木業2024年度收入占ST景谷2024年度經審計營業收入的87.02%。在完成后,ST景谷主營業務規模將急劇下降,可能觸發《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中關于“營業收入低于3億元且凈利潤為負”的退市風險警示指標。
ST景谷為何謀求脫手匯銀木業?對此,ST景谷表示,因匯銀木業自2024年以來經營狀況不佳,2025年風險持續暴露,對公司的整體經營發展造成了極大拖累。考慮到公司目前自身經營發展所面臨的困難,交易旨在將不良資產從公司剝離,減輕公司負擔與壓力,促進公司長期健康發展。
ST景谷稱,通過本次交易,公司將剝離匯銀木業51%股權,可快速隔離其債務、訴訟及經營風險。交易完成后,公司可以優化資產結構,改善財務狀況。
另外,該次交易擬采用現金方式,不涉及發行股份。ST景谷認為,此舉不影響公司股權結構,預計將降低資產負債率,提升持續經營能力,維護投資者利益。
千萬元存貨“失蹤”
原控股股東可能面臨刑事案件
即便面臨主營業務規模急劇下降、觸及退市風險警示指標的局面,ST景谷也要推進資產剝離。不難看出,匯銀木業對于ST景谷來說已成為“燙手山芋”。
在風險提示中,ST景谷提及,匯銀木業近期涉及多項財產保全及訴訟事項、匯銀木業原控股股東可能面臨刑事案件等情形,其正常經營已經受到嚴重影響,在剝離過程中匯銀木業可能持續爆發風險事項。
8月13日晚間,ST景谷公告稱,匯銀木業在年中庫存盤點時發現,存在約1900萬元存貨盤虧。經核查,盤虧原因系近期匯銀木業分管銷售業務董事王蘭存(原實際控制人之一),繞開公司內控系統監控及正常業務審批流程,導致匯銀木業在盤點清查時出現庫存虧空。部分貨物很可能已被王蘭存變賣,且變賣所得款項均已轉入其指定的個人銀行賬戶。
查明原因后,匯銀木業近期主動向公安機關報案。經核算,該事項將造成匯銀木業約1900萬元的存貨盤虧損失,按持股比例歸屬于ST景谷的損失約為969萬元。
另外,近期ST景谷密集發布匯銀木業被采取財產保全措施及進展相關公告。最新公告顯示,匯銀木業涉及財產保全及訴訟事項累計12項,涉案金額合計約為9515萬元。匯銀木業于8月14日收到《受案回執》,公安機關已正式受理王蘭存涉嫌職務侵占案。
ST景谷稱,由于涉及多項民間借貸糾紛、匯銀木業主要生產經營資產已被法院采取財產保全措施和生產經營資金安排等原因,目前匯銀木業現有的纖維板及刨花板2條生產線均已停產。此次停產將導致匯銀木業正常生產停滯、銷售收入大幅下降,目前無法預計匯銀木業復工復產時間。
斥資2.7億元收購后業績“變臉”
拖累背后周大福
公開信息顯示,匯銀木業成立于2012年11月,主營業務為:人造板制造、銷售,木材加工,非金屬廢料和碎屑加工處理,其他林業專業及輔助性活動,貨物或技術進出口。
2023年,ST景谷斥資2.7億元,收購匯銀木業51%股權。彼時匯銀木業原實控人崔會軍、王蘭存承諾,匯銀木業2023年—2025年的歸母凈利潤分別不低于4353萬元、5767萬元、6404萬元。
2023年,匯銀木業踩線完成業績目標。2024年,匯銀木業凈利潤為-3245.80萬元,未完成業績承諾指標,崔會軍、王蘭存應向ST景谷支付業績補償款金額約1.42億元,但該筆補償款遲遲未能到賬。后ST景谷將該筆應收業績補償款1.42億元的債權轉讓給周大福投資。6月23日盤后,ST景谷公告稱,公司已全額收到上述款項。
周大福投資于2018年成為ST景谷的控股股東,目前持有該公司55%的股份。但自2018年以來,ST景谷扣非凈利潤均為負值,且虧損規模有所擴大。
此次匯銀木業“爆雷”,周大福投資再度出手“救場”。未來,周大福投資能否持續為ST景谷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