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星期二),今日報刊頭條主要內容精華如下:
中國證券報 李強簽署國務院令 公布《住房租賃條例》 推動加快建立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
國務院總理李強日前簽署國務院令,公布《住房租賃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2025年9月15日起施行。《條例》旨在規范住房租賃活動,維護住房租賃活動當事人合法權益,穩定住房租賃關系,促進住房租賃市場高質量發展,推動加快建立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條例》共7章50條,主要規定了以下內容。一是明確總體要求。
6月企業與居民存款現活期化苗頭 央行料持續完善市場化利率形成傳導機制
最新發布的金融數據中,6月企業與居民存款出現活期化的積極變化。與此同時,金融管理部門近期多次提及“把握好支持實體經濟與保持銀行體系自身健康性的關系”。業內人士認為,降低負債成本有助于提高商業銀行服務實體經濟可持續性,為降低社會綜合融資成本創造有利條件。銀行負債成本仍顯剛性數據顯示,6月企業與居民存款均加速活期化,但定期化程度仍然較深。
海南自貿港跨境資管試點 實施規模管理
中國人民銀行7月21日消息,近日,中國人民銀行海南省分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海南監管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海南監管局、海南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國家外匯管理局海南省分局聯合印發《海南自由貿易港跨境資產管理試點業務實施細則》。試點業務支持境外投資者投資海南自貿港內金融機構發行的理財產品、證券基金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產品、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保險資產管理產品。
擁抱創新發展大時代 科創板改革再出發
2025年7月22日,科創板開市六周年。六年前,我們滿懷期許,預祝科創板“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現如今,“試驗田”里碩果盈枝,“1+6”政策漸次落地,推動科創板改革再出發,加快鍛造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高地”。近年來,百年變局深刻演繹凸顯了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加強科技創新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上海證券報 中央匯金穩市資金浮出水面 二季度2000億元增持10只寬基ETF
言出必行!在今年4月初的股市震蕩中,中央匯金表示增持了ETF,并首次明確其類“平準基金”定位,極大地提振了市場信心。最新披露的基金二季報顯示,中央匯金二季度耗資高達2000億元,買入10只寬基ETF,成為穩定市場的中流砥柱。
助力境外投資者投資境內市場 海南試點跨境資產管理業務
據中國人民銀行7月21日消息,近日,中國人民銀行海南省分行、海南金融監管局、海南證監局、海南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國家外匯管理局海南省分局聯合印發《海南自由貿易港跨境資產管理試點業務實施細則》(簡稱《實施細則》)。跨境資產管理試點業務支持境外投資者投資海南自貿港內金融機構發行的理財產品、證券基金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產品、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保險資產管理產品。
兩大主線點燃做多 滬指、創業板指創年內新高
7月21日,A股三大指數延續漲勢,滬指、創業板指雙雙創出今年以來新高。截至收盤,上證指數報3559.79點,漲0.72%;深證成指報11007.49點,漲0.86%;創業板指報2296.88點,漲0.87%。滬深北三市合計成交17271億元,較上個交易日放量1339億元。盤面上,全市場4000多只個股上漲,逾百股漲停。
深市首批半年報出爐 四家公司業績“雙增”
7月21日晚,深市首批半年報出爐。5家先“交卷”的公司為沃華醫藥、聚燦光電、瑞鵠模具、長川科技及*ST聆達。除*ST聆達外,另4家公司上半年的營收和凈利潤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正增長。5家公司中,凈利潤同比增幅最高的企業為沃華醫藥。沃華醫藥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25億元,同比增長7.6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467.64萬元,同比增長303.16%。
證券時報 科創板開市這六年:深耕“硬科技”培育沃土 澆灌7萬億創新生態
六年前的7月22日,隨著上交所交易大廳一聲鑼響,科創板正式開市交易,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這一資本市場重要改革任務正式落地。六年來,科創板始終堅守“硬科技”定位,充分發揮改革“試驗田”功能,在探索中蹚出了一條從無到有、由小及強的跨越式發展之路。截至7月21日,科創板上市公司達589家,總市值超7萬億元,澆灌滋養著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能源等領域的一批批硬科技新苗茁壯成長。
三管齊下 大宗商品供需格局得以改善
近期,部分大宗商品迎來一輪上漲潮。先有多晶硅期貨吹響上漲號角,其主力合約近10個交易日累計上漲超28%。隨后,碳酸鋰期貨連續上漲,重回7萬元/噸上方。焦煤、玻璃期貨跟漲,近10個交易日累計分別上漲20.26%、14.44%。7月21日,氧化鋁期貨盤中觸及漲停,收盤漲超8%。本輪上漲的大宗商品價格多位于周期底部,價格回升標志著行業供需格局改善,企業盈利有望修復。
中國創新藥出海低至“一折”“青苗賤賣”何以愈演愈盛?
今年以來,中國創新藥產業取得矚目成績,10億美元以上的大額對外授權(BD)交易頻現,僅上半年的對外授權交易金額就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成績令人欣喜,隱憂也逐漸浮現。中國創新藥企業一次次將新藥專利授權給國際醫藥巨頭,其價值是否真正得到體現?交易的定價權又在誰的手中?中國創新藥是否存在低估?“賤賣”之殤今年6月,“抗癌神藥”BNT327的交易轟動醫藥界。
深化改革賦能 科技企業助力全球創新引領
科創板上市對公司而言是里程碑式的跨越,上市以來,公司深切感受到資本市場賦能科技創新的動力。上市后,公司獲得了充足的資金支持,為技術研發和前沿探索注入了源頭活水,得以在AI、機器人等領域持續投入,加速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研發,鞏固了在工業自動化領域的領先地位。更重要的是,科創板為公司提供了展示創新實力的舞臺,贏得了資本市場的廣泛認可,品牌知名度和國際影響力持續提升。
證券日報 央行海南省分行等五部門聯合印發《海南自由貿易港跨境資產管理試點業務實施細則》
7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消息,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戰略部署,探索開展跨境資產管理業務試點,提高跨境證券投融資匯兌便利,近日,中國人民銀行海南省分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海南監管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海南監管局、海南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國家外匯管理局海南省分局聯合印發《海南自由貿易港跨境資產管理試點業務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
外資爭做港股IPO基石投資者的三重邏輯
今年以來,港股IPO市場持續火熱,外資基石投資者頻現。申萬宏源發布的研報顯示,在今年上半年中國香港市場IPO項目中,基石投資者的投資金額占45.2%,其中,外資基石投資者投資金額占全部基石投資者的59.3%,占比較2024年(40.4%)出現顯著上升。基石投資者是指在企業上市前融資階段,以約定價格提前認購一定數量股份的機構投資者,其認購股份通常設定一定的禁售期。
7月份LPR保持不變符合預期 年內仍有下調空間
7月21日,新一期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出爐。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7月21日,1年期LPR為3.0%,5年期以上LPR為3.5%。兩個期限品種LPR均維持前值不變,符合市場預期,這也是LPR連續第二個月“按兵不動”。當前,7天期逆回購利率作為主要的政策利率,成為LPR新的“定價錨”。
兩融余額站上1.9萬億元高位 通信設備等行業融資凈買入額居前
作為“市場風向標”之一,融資融券(以下簡稱“兩融”)動向備受關注。近期,在市場走勢向好、投資者交投活躍情況下,兩融余額整體呈上升態勢,目前已站上1.9萬億元高位。從融資資金偏好來看,7月份以來(截至7月18日),通信設備、軟件開發、證券等行業(申萬二級行業,下同)融資凈買入額位居前列。
21世紀經濟報道 7月LPR又是“按兵不動” 下半年貨幣政策仍將兼顧多重目標
7月21日,央行公布最新一期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報價:一年期LPR利率3.00%,五年期LPR利率3.50%,雙雙維持不變。LPR利率自今年5月下調各10個基點以來,目前已連續兩個月“按兵不動”。LPR是由各報價行按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加點形成的方式報價,由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計算得出,為銀行貸款提供定價參考。
QDII調倉路徑曝光 重倉港股者領漲 基金經理看好港股創新藥中長期投資機會
公募基金二季報的披露接近尾聲,QDII基金的調倉動向隨之浮出水面。結合已披露季報的QDII基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發現,二季度,QDII基金的調倉呈現出兩大方向:一是部分醫藥主題QDII基金增配港股并減倉美股;二是一些QDII基金同步增配港股、A股和美股,更重視均衡配置。
第一財經 外賣 “暗戰” 硝煙未散 餐飲協會喊 “停” 商家呼吁回歸線下
熱鬧的外賣大戰尚未落下帷幕。在剛過去的周末,不少消費者仍然收到了平臺發放的優惠券,但整體力度不及前兩個周末。社交平臺上,有用戶曬出自己周末收到了平臺贈送的奶茶兌換券,也有用戶曬出了自己的大額優惠券。
新國標對電池熱管理要求升級 高管稱設計是影響安全的主因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但電池起火等安全事故仍存,業內認為熱失控是主因——電池在高溫、過充等條件下化學反應失控,產生大量熱量可能引發火災,而保障安全的核心是先進的電池熱管理系統。“電池熱管理系統的設計階段至關重要。與客戶合作開發時需提前模擬系統性能,確保電池組內所有電芯均能得到大致均等冷卻,同時產品需完全密封以防液體接觸電芯。
經濟參考報 “兩重”建設刷新進度 多領域投資加快推進
從重大水利工程到城市地下管網,今年以來,“兩重”建設加速推進。記者了解到,今年8000億元“兩重”建設項目清單已全部下達完畢,共支持1459個項目。“兩重”建設對拉動有效投資發揮重要支撐作用,上半年,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4.6%,增速比全部投資高1.8個百分點。“兩重”建設帶動下,相關領域上下游產業鏈也迎來新的增長空間。
下半年積極財政政策“組合拳”有強度更精準
2025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向好。這背后,更加積極財政政策“持續用力、更加給力”成效顯著。進入下半年,助力促消費、擴投資,財政政策繼續靠前發力。業內人士預計,財政部門將主抓落實,加快推動存量政策落地見效。下半年的財政政策仍需主動作為,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力度大促投資擴消費顯成效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