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星期一),今日報刊頭條主要內容精華如下:
中國證券報 中國雅江集團成立 央企增至99家
7月19日,國務院國資委發布《國務院國資委關于組建中國雅江集團有限公司的公告》稱,經國務院批準,組建中國雅江集團有限公司,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列入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名單。至此,央企增至99家。
多組“鏈博”數據折射中國市場磁吸力
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閉幕新聞發布會7月20日舉行。中國證券報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本屆鏈博會亮點紛呈、成果豐碩,國際范、創新力、鏈接度進一步提升,為促進供應鏈合作作出積極貢獻,為全球貿易發展注入新動能。
堅決破除利益鏈“生態圈” 嚴懲財務造假 優化市場環境
市場人士認為,從監管部門舉動看,“懲首惡”“追幫兇”并舉,“行民刑”并用,不斷完善財務造假綜合懲防體系,彰顯出監管部門堅決破除財務造假利益鏈、“生態圈”的決心。嚴監管下,不敢犯、不能犯、自覺規范、不踩紅線的法治化市場環境持續優化。
人形機器人公司加快融資及上市步伐
中國招標投標公共平臺7月18日信息顯示,優必選中標覓億(上海)汽車科技有限公司9051.15萬元設備采購項目。據悉,這是優必選目前中標金額最大的采購訂單。
上海證券報 “我認為中國企業價值被大幅低估” 深交所組織境外機構調研A股公司
參與調研的境外投資者對A股公司表達了濃厚興趣,他們紛紛表示:“A股指數表現平穩,仍有不少優質公司的投資價值被低估,投資性價比高。下半年,我們會繼續走訪中國優質上市公司,尋找長線投資機會。”
新政激活需求科創債發行規模超7600億元 銀行理財、ETF紛紛布局 市場生態漸趨完善
今年5月7日,央行、中國證監會聯合發布關于支持發行科創債有關事宜的公告,旨在通過創新金融工具進一步疏通科技企業融資渠道。截至目前,科創債市場已經初具規模且凸顯了示范效應。最新數據顯示,自新政落地以來,科創債發行規模超7600億元。特別是步入7月后,科創債發行再度呈現放量態勢。
經濟活帶動金融活 M2-M1“剪刀差”收窄至新低
分析人士預計,三季度,穩經濟、穩預期、穩外貿政策效果和M1的低基數效應將持續顯現,對M1同比增速形成支撐,M2、M1“剪刀差”有望繼續維持在相對低位。
A股運行中樞有望上新臺階 挖掘半年報超預期線索
上周,滬指圍繞3500點反復走強,7月18日上證指數創下今年以來收盤新高。機構分析認為,“反內卷”政策優化供給側格局、穩定資本市場政策托底投資者信心、科技產業突破不斷,以及A股上市公司盈利企穩改善等多重因素共振,推動了近期指數連續突破上行。往后看,A股市場有望震蕩上行,主要指數運行中樞或再創新高。
證券時報 小眾運動項目火“出圈” 激活體育消費大有可為
受訪專家認為,不論是小眾項目還是大眾項目,對體育消費的拉動都能發揮不同的積極作用,未來要通過挖掘群眾賽事、落實好休假制度、優化體育場景供給等更好激活體育消費。
債券回購質押券“解凍”有利于提高債市深廣度
作為全球第二大債券市場,我國債市提質擴量,需要持續提升市場交易活躍度和擴大參與主體的多樣性。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就修改部分規章公開征求意見,其中,擬取消對債券回購的質押券進行凍結的規定引發債市廣泛關注,消息一經公布,短端利率債收益率迅速翻紅。
壽險預定利率邁向歷史新低 新老產品切換進入窗口期
業界認為,待預定利率下調后,人身保險產品預定利率上限都將低于2.5%,這將開啟國內人身保險預定利率“新低”時代。屆時,保險產品銷售難度將進一步加大,分紅險等浮動收益型產品將進一步成為市場主角。
中國光伏產業鏈全面出海 可持續性議題擺上日程
多位受訪人士認為,當前階段,應關注“走出去”過程中的可持續性議題。在這一過程中,部署本地化的分銷與服務體系、重視與當地合作伙伴的共贏關系,以及積極承擔當地的社會責任被視為主要突破口。
證券日報 總投資約1.2萬億!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正式開工
7月19日,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開工儀式在西藏自治區林芝市舉行。該工程位于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將建設5座梯級電站,總投資約1.2萬億元。該工程電力以外送消納為主,兼顧西藏本地自用需求。
資本為何搶購港股可交換債券
今年以來,港股公司可交換債券發行活躍,零息可交換債券更是頻頻涌現。7月9日,阿里巴巴完成120.23億港元的零息可交換債券發行。據不完全統計,截至7月20日,年內港股可交換債發行規模已超472億港元。這些大額債券成功發行,離不開包括國際頭部長線機構在內的資本踴躍認購。
具備上行潛力 外資機構唱多中國資產
國家統計局7月15日發布最新數據顯示,初步核算,2025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660536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3%。基于上半年我國經濟運行延續穩中向好發展態勢,展現出強大韌性和活力,多家外資機構紛紛表達對中國經濟前景的看好,也使得包括A股在內的中國資產吸引力持續增強。
港股市場年內表現亮眼 下半年流動性或再改善
近期,多家外資機構表示,隨著南向資金持續流入,以及美元走弱帶動外資流入新興市場,預計下半年港股流動性將進一步改善。其中,科技、消費以及優質龍頭股受外資關注。
21世紀經濟報道 中標超9千萬元機器人訂單 優必選刷新紀錄
人形機器人公司正在迎來業務收獲期,繼智元、宇樹拿下中國移動旗下公司1.2億元人形機器人采購訂單后,優必選又刷新紀錄。記者在中國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查詢獲悉,其于7月18日發布的《機器人設備采購項目中標公示》顯示,優必選中標覓億(上海)汽車科技有限公司9051.15萬元機器人設備采購項目,這是目前公開信息中業內單筆中標金額最大的采購訂單。
韓國股民爆買中國股票!
來自韓國證券存托結算院(KSD)旗下SEIBro的數據顯示,以成交額計,今年以來截至7月17日,中國位列韓國股民最喜愛的海外市場的第二名,僅次于美國。
第一財經 工業下半年穩增長部署:傳統行業和未來產業并進
多位專家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出口交貨值在我國工業產值中的占比接近四成。受制于出口等因素影響,下半年工業生產動能或將有所減弱。接下來工業生產增速或有一個持續放緩過程,但隨著穩增長政策持續加力,新動能加快培育,工業平穩增長仍有支撐。
筑牢工業經濟基本盤 多項政策舉措將推出
多項政策舉措將筑牢工業經濟基本盤、持續培育發展動能。其中,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實施新一輪鋼鐵、有色金屬、石化、建材等十大重點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會同相關部門完善支持新型工業化的金融政策,縱深推進產融合作;在政策、人才、資金、市場等方面持續優化企業發展環境。
經濟參考報 金融精準發力提升高質量發展成色——中國經濟年中觀察之五
新增貸款流向哪些領域?折射出哪些經濟發展新動向?近日,記者深入企業工廠、金融機構,調研了解金融如何更好服務實體經濟。
外商投資再迎政策利好 新一批重大外資項目將適時推出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七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實施鼓勵外商投資企業境內再投資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從簡化再投資新設企業有關辦理流程、便利外匯資金使用、暢通相關融資渠道等方面,多維度促進外資企業更好在中國市場持續深耕、長期發展。記者了解到,下一步,相關部門將適時推出新一批重大外資項目;研究出臺新版《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引導外資更多投向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節能環保等領域以及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形成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工作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