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張欣北京報道
近日,有網友稱其朋友在工商銀行購買金條,發現內部有雜質,在社交媒體上引起廣泛關注。工商銀行在5月9日晚間對于此事作出正式回應,稱經過現場核實以及送檢后發現,情況不屬實。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工商銀行處獲悉,涉事銀行系工商銀行上海嘉定支行,該支行回應稱,近期,一位客戶在上海嘉定區轄屬南翔支行購買了兩款金條。5月7日,網傳在上述金條剪開加工過程中發現疑似雜質,經核實,該情況不屬實。
上述支行表示,經檢測,兩款金條檢測報告均記載“檢測結論:金含量為99.99%”,無質量問題。經上述質檢機構以專業方式清洗,疑似雜質已脫落,應為金條售出后的外部附著物。以上結論均獲客戶認可。
該支行還強調;“我行將始終堅持以客戶為中心,全力維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提供優質金融服務。工商銀行對所銷售的金條都提供回購服務,請大家放心。”
黃金回購業務是指銀行針對客戶的實物黃金“變現”需求,代理第三方實物黃金產品收購企業客戶所有的,納入銀行回購范圍的實物黃金產品的經營行為。今年年初,多家國有大行均推廣了黃金回購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國際市場貴金屬價格持續波動,不確定因素較多,多家銀行提示要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基于自身財務狀況和風險承受能力理性投資,合理配置貴金屬資產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