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麗橙
      天空藍
      憂郁紫
      瑪瑙紅
      炫酷黑
      深卡色
      黎明
      收起
      下載APP
      首頁> 金條>

      正文

      黃金巨震中的瘋狂“掘金人”

      2025-04-24 12:00:00來源:最新資訊
      責任編輯:第一黃金網
      摘要
      “金價大跌!” 4月7日早上10點左右,劉真剛醒過來,就看到了手機屏幕上的這條消息推送。她馬上點進金融平臺APP查看自己

      金價大跌!”

      4月7日早上10點左右,劉真剛醒過來,就看到了手機屏幕上的這條消息推送。她馬上點進金融平臺APP查看自己的積存金賬戶,發現自己的收益金額已經變成負數,亮著刺眼的綠色。這代表著,她被套住了。

      今年以來,在黃金一路高漲的態勢下,積存金成為了年輕人投資黃金的“新寵”——通過手機銀行或金融APP,就能隨時買入最低1克的黃金份額,靈活兌換成實物金條或按當日市價賣出。

      4月5日,話題#金價連續跳水#沖上微博熱搜第一。4月7日早間,現貨黃金跌幅擴大,日內大跌2%,報2977.68美元/盎司,自3月21日以來首次跌破3000美元/盎司。

      黃金一定會漲回去嗎?后來的事實證明,答案是肯定的。

      4月7日過后,金價迅速反彈,多次刷新歷史紀錄。4月11日,國際現貨黃金價格突破3200美元/盎司大關。4月16日,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黃金期貨價格高達3346美元/盎司,較年初漲幅達22%。4月21日,COMEX黃金期貨盤中觸及3395美元/盎司,再度刷新歷史新高,國內黃金期貨價格首次站上800元/克關口。

      而在當時,第一次經歷黃金暴跌的劉真,心里沒底。她依然清晰地記得,4月7日早上,看到那根近乎垂直墜落的直線時,內心交織著錯愕與焦慮的復雜情緒。

      這波罕見的黃金牛市制造了炒金暴富的幻象,吸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樂此不疲地一頭扎進掘金的冒險之旅。

      然而,漩渦之下,人們漸漸發現,炒金暴富并沒有他們想象得那樣容易。錢的確是賺到了一些,內心卻沒有因此獲得足夠的安全感,他們無時無刻不憂慮著這筆錢會隨時蒸發。巨大的時間成本和難以承受的潛在風險,都是淹沒在金色泡沫下的真實代價。

      黃金牛市的泡沫被越吹越大,沒有人知道,哪一天泡沫會破裂。

      4月23日,“黃金巨震”相關話題沖上微博熱搜第一。周三亞市早盤,現貨黃金一度跳水,最低觸及3312美元/盎司。當日,上海黃金交易所提示投資者做好風險防范工作,合理控制倉位,理性投資。

      人們無法確定這是否是泡沫破裂的前兆,也難以想象如果那一天真的到來,他們應該如何全身而退。

      入場

      4月4日清明節當天,國內的上海黃金交易所因為放假停盤,而外盤的國際金價已經開始下跌。

      而劉真和大多數投資者一樣,堅信黃金仍會越漲越高。她的第一反應是,“快買”,奈何節假日無法交易,劉真只能干著急。

      在放假的三天里,抄底買入黃金的念頭始終盤旋在劉真腦海中。等到假期最后一天,劉真熬夜到了凌晨四五點鐘,做出了一個沖動的決定。

      4月7日周一上午9點,上海黃金交易所準時開盤。

      9點09分,劉真還在熟睡。她在平臺上設置的“條件單”已被觸發,系統自動為她買入了4000多元的積存金。這是劉真在炒金“上頭”時購入金額最大的一筆交易,以前她最多只會投入1000元。

      劉真是一名研三的應屆畢業生。一次偶然的機會,她了解到黃金瘋漲的資訊,并于今年2月買了第一筆積存金。

      在她入手時,積存金的單價是672元/克,僅僅過了兩個月,這個數字現在最高已經漲到了820元/克。

      這不是劉真第一次投資黃金。2018年,劉真讀大一時聽同學說,黃金逢年過節就會上漲。為了多賺點零花錢,她在放寒假前陸續買了數筆黃金基金,共計5000多元,等3個月到4個月后賣出賺取差價,累計收益約300元。

      如果按5000元本金和300元純利潤進行計算,劉真投資黃金基金4個月,收益率高達6%,且支持隨時買賣。2018年,多家銀行的活期年利率約0.3%,日均利息為0.04元/天,如果存4個月,利息約5元。那么,投資黃金的收益是存活期的60倍。

      在一個實習的工作日,劉真讀過一篇分析未來黃金上漲趨勢的文章后,決定放手一搏。她一直在手機銀行上蹲守,每隔幾分鐘就刷新一下頁面。看到金價終于跌下來后,劉真馬上下手,花700元購入了1克多點的積存金。

      劉真本以為自己入手時已經是低位,卻沒想到實時金價又刷新到了一個新的最低值。“跌了我就接著買。”為了不吃虧,劉真又買了一克多。沒過多久,金價又跌了,劉真重復了買入的操作。一轉眼,她已經支出2100元,卻仍未買到金價的最低位。劉真只能放棄,關上了手機屏幕。

      兩天后,劉真驚喜地發現,刨除銀行收取的每克3元多的手續費,她持有的4克多的積存金已經產生了9元的收益。“如果能繼續保持這個漲幅就好了”,劉真心想。

      一位資深的金融業內人士透露,“今年年后開盤,某平臺的用戶數量和交易比例急劇上升,至少翻了三倍。”在他看來,追漲不追跌是大多數人投資的心態。“就跟股票漲了,大爺大媽擠破頭去證券開戶一樣,現在大家都知道黃金漲得很瘋狂,買金能賺錢。”

      “舉個例子,假設我第一天在金價最低點674元/克買入,在第二天漲到684元/克時賣出,減去每克2元多的手續費,一克就能賺個8元,這樣的行情基本上每天都存在。”每每說到炒黃金,王曉峰的語調總是輕快地上揚。

      王曉峰在一家頭部互聯網平臺工作,從去年3月開始買積存金。當時不僅網絡上的相關討論火爆,身邊有私人理財經理的朋友也告訴他要買黃金。于是,他抱著試水的心態,購入了兩萬元不到的積存金。出乎他的意料,這筆本金在短短一天內就產生幾百元的收益。

      “一進一出賺個百來塊錢,有一種玩的樂趣。”王曉峰在閑暇時,也喜歡通過購買積存金的方式,玩短線交易。

      “玩短線”指在短時間內買進賣出賺取差價的交易方式,時間跨度最短甚至不到半小時。積存金本質上是一種結合“黃金定投”和“靈活贖回”兩大特性的產品,成為很多人進行短線交易的首選。

      幾乎與此同時,姚椿開始頻繁刷到金價上漲的消息。她從事金融行業相關工作,曾在2021年考慮過投資黃金,而那時的金價只有360元/克。但是同事勸她,黃金不具備升值空間,她便沒有入手。如今,她總是忍不住想,“如果當年買黃金的話,現在已經翻好幾倍了。”

      在買積存金的第二周,姚椿就在687元/克的高位賣出了30多克黃金,賺到了“第一桶金”500元。“買第一筆黃金,不論什么時候入場都不晚。”姚椿認為自己做出了正確的決定。

      “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后,簽署的加征關稅政策帶來了許多不確定性,導致金融市場的人都有避險需求。”復旦大學國際金融學院金融學教授施東輝表示。

      而在不同歷史階段,驅動金價上漲的因素也不同。“在1992年到2002年的第一階段,金價主要由消費需求驅動,因為大家都喜歡買黃金做成首飾;2003年后,黃金ETF(交易所交易基金)的出現直接驅動了黃金的投資需求;第三階段是2020年到現在,尤其是俄烏沖突爆發后,美國和歐洲凍結了俄羅斯央行的美元外匯儲備,美元被過度‘武器化’使用,導致非美經濟體對美元的信用產生擔憂,因此全球央行都在增持黃金。”

      在這樣的背景下,黃金作為金融商品的避險屬性被放大,并與美元和比特幣等以往具有關聯性的資產脫鉤,呈現出強勁的獨立行情走勢。施東輝曾做過統計,從2000年到現在,黃金幾乎每年都在漲,只有六七年時間是跌的。

      盯盤

      今年2月,在劉真炒金的第三天,當天的金價出現小跌。那天晚上,劉真想要“補倉”,但是銀行在晚上10點半就已關閉交易。炒金之初,劉真是在銀行平臺上操作的。在她看來,“背靠大銀行更靠譜”。

      但當時,劉真迫切地希望立刻買入黃金。她在社交媒體上“研究”互聯網金融平臺的交易規定,熬夜到凌晨。劉真發現,她關注的幾位炒積存金的頭部博主都在互聯網金融平臺上交易。

      “大佬都在那上面買,我也沒什么好怕的了,不買白不買。”劉真下載了APP,掛上銀行卡,開通賬戶,她在凌晨3點購入了1克積存金。

      互聯網金融平臺的“入局”,也改變了姚椿的黃金投資之道。

      一開始,姚椿買黃金ETF(交易所交易基金),是為了長期投資。但這一想法很快被顛覆了。由于某互聯網金融平臺支持周一到周五24小時連續實時交易,許多投資者利用這一特性做短線交易,獲得了較為可觀的收益,而黃金ETF的交易時間是9點到15點,交易價格按照當日收盤價進行結算,姚椿往往只在每天收盤后看一眼盈利。

      和劉真一樣,在社交媒體平臺上頻繁刷到頭部博主在互聯網金融平臺分享的炒金“戰績”后,姚椿也按捺不住,在互聯網金融平臺上開通了賬戶。

      “以前的銀行積存金是處于黃金ETF和實物黃金之間的一種投資產品”,在某券商資管公司工作的強億峰指出,大部分黃金ETF是用來交易的,而實物黃金更有儲蓄和傳承的價值。

      而今天,積存金的產品屬性已經發生了轉變,更強調“交易”。以某互聯網金融平臺為例,其交易時段為周一早上9點至周六凌晨4點,為5*24小時連續交易,買入無需手續費,賣出收取0.4%的手續費,具體依照銀行規定。

      “這些平臺買賣積存金的門檻低,手續費率低,操作便捷,實時變動,所以年輕人都是抱著交易賺錢的態度去的,而不是存錢,他們更喜歡大浪淘金”,據強億峰觀察,熱衷于在第三方平臺購買積存金的用戶普遍較為年輕,年齡大多在20歲到35歲之間。

      自從開通平臺賬戶后,寫論文和找工作這兩件事填滿了劉真的日常生活。為了方便查看金價,劉真在電腦上寫論文時,會將手機放在視線范圍內的支架上,并將App顯示的實時金價設置成浮窗,懸掛在手機桌面上時刻關注,寫一會兒論文就看幾眼手機,就連在微信上和人聊天時也會瞟一眼金價。如果看到金價跌了,就買一些。這一行為已經深深嵌入了她的日常生活,如條件反射一般自然、毫不費力。

      劉真就這樣陸陸續續地投入了1萬多元的本金。對尚未畢業的劉真來說,這是一筆不小的資金。自從她讀大三起,就沒有再拿過父母的生活費。研三這一年,劉真忙于學業和找工作,沒有任何實習或兼職收入,只有學校每個月600元的生活補貼,平時生活開銷都靠本科攢下的存款。她沒有向父母要過錢,也沒告訴他們自己在投資黃金。

      “我父母對我一直都是‘放養’的狀態,不太管我。”因此,劉真一開始認為自己用存款炒金并不需要向父母報備。賺到“第一桶金”后,劉真按捺不住興奮之情,和父母分享,“你看我靠自己的能力賺到錢了”。而劉真的父母并不太愿意接觸投資,也不了解炒金這種“新鮮事物”,因此提醒女兒,“金價漲得太瘋狂了,千萬不要太上頭,一口氣砸進去很多錢,到時候賠得很厲害。”

      劉真認為,炒金能夠“錢生錢”,只有好處沒有壞處。每賺到一筆錢,劉真花錢就會變得更“大手大腳”,她不再糾結于用零花錢給游戲充值,而是直接“氪”個一兩百元,得到自己喜愛的角色卡牌。“我不花出去是我賺了,我花出去了相當于不賺不虧。”劉真說。

      但是,“錢生錢”并沒有那么簡單輕松。為了時刻掌握瞬息萬變的黃金行情,劉真只能投入越來越多的時間精力盯盤。劉真關注了幾位榜上有名的黃金“大佬”,并設置關注用戶交易提醒。當她一連收到十幾條彈窗提醒時,她就會立馬點進軟件,根據“大佬”的操作判斷自己是否需要買賣。

      “買賣純憑直覺,沒有邏輯”,劉真說她因此錯過了一些做短線的機會。當金價漲到一定高度,許多用戶都在忙著拋出的時候,劉真會盯著手機屏幕,心里暗暗打賭,“我再給你一秒鐘,再漲1塊錢我就賣”。

      結果沒想到,下一秒,金價一下子就跌回去了好幾塊。劉真只能繼續盯盤,等待下一個時機出現。

      互聯網金融平臺也是王曉峰訪問頻次最高的APP之一,他每天都至少要點進去四五十次,每次都要盯著實時金價看上幾分鐘。他早已習慣了在夜晚十點多盯盤,那常常是金價小幅下跌的時段,幾乎變成了一種規律,因此也是最適合低價買入的時機。自從開始炒積存金,王曉峰經歷了很多個這樣的夜晚。

      深夜11點,“金價跌了”的消息推送出現在手機屏幕上。“哪兒打仗了?特朗普簽署新的關稅條款了?國際上公布了什么新的經濟數據?”王曉峰設想了許多種情形,立馬搜尋新聞印證,然后判斷出這只是金價持續上漲后的正常回調。

      很快,“你關注的@XX有1筆新交易……在X分X秒,以X元一克的價格,買入了X克X銀行積存金”,App開始頻繁推送關注用戶的交易提醒。王曉峰無暇顧及,和眾多用戶一樣,他也在瘋狂加倉。

      “你剛買完它又跌了,你只能繼續買。從一克680多跌到了671,它跌得越快,我加得越快。”王曉峰相信金價一定還會漲回來。

      他以單次交易1.2萬元的金額,每隔十分鐘就購入一次,一直買到了凌晨4點交易關閉為止,總計接近50萬元。

      “黃金業務板塊的用戶人均停留時長是其他板塊的10倍以上。活躍度排在前20%的用戶日平均停留時長為4小時到8小時。高峰時段,黃金板塊的用戶日均訪問次數為12次到15次。”2月中旬,一位金融行業的業內人士透露。

      如今,2個月后,隨著金價持續高漲,這些用戶活躍數據也在不斷創造歷史新高。“4月7日,清明節放假后第一天開盤,創下了平臺有史以來的用戶交易最高峰。”根據這位業內人士的監測,“現在日活躍用戶數量已經有幾百萬了,人均用戶停留時長達到1小時到2小時。訪問頻次較高的用戶有小100次,10%的用戶能點擊到上百次。”

      由于平臺未設置夜間模式,他們經常收到用戶反饋,“晚上屏幕太亮,太刺眼了”。

      被“套”

      清明節放假期間,是劉真自2月炒金以來,第一次看到黃金單價跌超20元,也是第一次看到代表虧損的綠色。

      金價持續多日下跌,是今年黃金市場極少見的行情。一部分人欣喜若狂地投入巨額資金,抄底加倉,等著金價反彈大賺一筆;另一部分人已重倉或滿倉,沒有多余的錢用來拉低成本均價,賬戶出現虧損,雖然內心著急又無奈,但他們并不會輕易“割肉”,而是想盡一切辦法弄到更多錢,繼續加倉。

      已經投進1.5萬元本金的劉真,屬于后者。她相信黃金很快就會漲回去,幫她“解套”。另一方面,劉真無法阻止自己的心情受到虧損數字的拉扯,她想要讓自己的心態穩定下來。

      為此,劉真開始嘗試平臺上一位頭部用戶提倡的“單筆交易法”——在一個專門為了記錄積存金交易而開發的App上,輸入自己買入的每一筆黃金克數和金額,在金價上漲后,賣出同樣克重的黃金,再記下自己這一筆獲得的收益。

      劉真在某個app上記錄的積存金交易情況。受訪者供圖

      “按照我自己記的賬來看,我每一筆賣出去都有10到20塊的收益,對我來說是一個心理安慰。我會告訴自己這一筆是賺了的,心里就會平和很多”,劉真選擇不看平臺顯示的變成負數的持倉收益,和隨著每次交易變少的累計收益,“虧得太難受了”。

      起初,劉真無法解釋清楚單筆交易法和常規交易方式的區別。“我開始玩單筆以后,大概花了三天的時間,一直在算我賺的錢和虧的錢都去哪里了。但是太復雜了,我算不明白,就放棄了。”

      累計收益越來越多的王曉峰并不需要單筆交易法,但他理解其底層邏輯。“相當于把你已經盈利的部分賣出去,換成現金流,繼續加倉。這樣你手里就會不斷地有流動資金,逐漸降低倉位的壓力,實際上就是按照價差計算每筆利潤。所以,這種交易法一旦開始,就不能中止,直到完成清倉。”

      一位在金融平臺工作的業內人士表示,這種交易方式在股票和基金投資中也很常見,并不是炒積存金獨有的。

      在這位業內人士看來,這個方法對于“行情震蕩期被套住的人”非常有效,尤其對搖擺不定的投資者來說,能幫助他們穩住心態。“使用單筆交易法的投資者可以忽略頁面顯示的虧損,只看實際進賬的情況。”

      “如果你滿倉,你很著急,看到今天虧了1000,明天又虧了1000,連續幾天這樣的煎熬后,你可能心態就崩了,就‘割肉’了。”

      盡管王曉峰未曾嘗試過這種交易方法,但他也經歷過一段因為金價低迷而倍感煎熬的日子。從去年11月中旬開始,金價從最高點635元/克連續下跌至接近560元/克的谷底,跌幅約10%。震蕩持續了一個多月,金價始終都未漲回630元/克。

      “這是在近兩年情況下,第一次發生的事。”當時,王曉峰的持倉金額有20多萬元,他的第一反應是“加倉”。但是,一天天過去了,金價仍然在跌。王曉峰從20多萬元增加到了200多萬元,接近滿倉。

      “越加越加不到頭,最后加到沒有子彈了,均價都拉不動了,只能眼瞅著它往下跌。”那是王曉峰投資黃金以來虧得最多的一次,將近20萬元,也是他最焦慮的一段時間。

      王曉峰忍不住開始懷疑黃金是否還會再漲回去,為了第一時間收到行情波動的消息推送而下載了多個App,每天掛在社交平臺上看博主分析。

      當時,在互聯網金融平臺社區內,不少用戶的負面情緒集體爆發。黃金“大佬”們成為言語攻擊的對象,許多投資者跟著他們在高位買入后被套住,憤而留下評論,“你懂不懂啊?你會不會啊?上來就跟著你買,結果賠了這么多”……

      王曉峰并沒有參加這場網絡罵戰,但他能理解這些人的悲觀情緒。“大家都怕走到下坡路,看到行情這么差就受不了了,很多人都割肉了。”但是他認為,這些人大多都是新手,他們不知道有些“大佬”打算長期持有黃金,而非做短線投資。王曉峰也不止一次認真地考慮過“割肉”,但他最終還是選擇跟隨幾個關注時間較久的博主,“把黃金拿住了”。

      事實上,在王曉峰還是投資“小白”的時候,也曾在股市和基金上吃過虧。2015年,大學剛畢業的他在一家互聯網平臺工作,負責新聞資訊運營。“每天都能感受到行情的火熱,一直都在‘又創新高’,又看到別人掙錢了”,他就用自己當時僅有的5萬元存款,一次性買了一只股票。

      一開始,他還有小幾千塊的盈利,因此看到股票跌了后,他相信還會漲回來,結果越虧越多。最后他索性放棄了,將這只股票丟在賬戶里,他估計現在只有不到1萬元的市值。“太盲目樂觀了,現在想想當時簡直就是傻。”王曉峰說,后來在炒基金時,他又陷入了另一種極端,總是忍不住“割肉”。

      在投資領域歷經多年的摸爬滾打,王曉峰總結出了適用于自己的投資經驗,“如果篤定這個東西會漲,就要堅定信仰,不管虧到什么程度都不要割肉。第二,永遠不要滿倉。”現在,他始終將投入本金控制在投資總資產的70%-80%。

      但并非所有投資者都像王曉峰那樣理性地量入為出。劉真就曾在平臺的用戶社區看到過很多“賭徒”。“他們看到新聞說黃金牛市就進來了,什么都不懂,就直接把幾萬塊錢一次性全部投進去,黃金暴跌了之后,發現自己被掛住了,就急了。”

      劉真有時也是一個只靠直覺和運氣的“賭徒”。炒了兩個多月積存金的劉真,賺過最多的一筆是300元左右。當時,她認為黃金已經攀升到了最高峰,也看到很多用戶都在賣出。所以,她也以710元/克的價格,將手機銀行過去一個多月買的12多克黃金一次性全部賣出。

      然而,僅憑“直覺”做判斷的劉真失算了。在她清倉后,金價還在一路上漲。前一天進賬的興奮感很快消退了。雖然那是她收益最多的一筆,但是因為賣早了,劉真只覺得后悔,“一點成就感都沒有”。

      后來,為了降低重倉的壓力,劉真也嘗試過短線交易。她熬夜到凌晨一兩點低價買入,等到早上八九點賣出,每克賺2元到3元,總共大概10多元。劉真估算自己一天就能賣出10多筆,累計交易次數已經超過100次,而她耗費了那么多時間,卻只有700多元的累計收益。“我的好奇心已經過去了,后面可能不會再花那么多精力在上面了。”

      劉真在金融平臺上的交易總覽。受訪者供圖

      “因為我的本金太小了,大佬的投資單位是10萬,我最多也就1000元。所以對他們來說,短線收益就已經很賺了。”劉真曾在排行榜上看到不少持倉千萬級的頭部用戶,總收益高達100多萬。“人怎么能用1000多萬玩黃金呢?”她忍不住感嘆。

      今年4月,部分銀行將手續費率從0.3%上調至0.4%。這意味著,按照780元/克的金價行情,每克收取的手續費漲了將近0.8元。“如果行情波動不大的話,相對來說一天內盈利的窗口期就變短變少了,一部分人不得不從短線變成中線。”一位金融行業的業內人士表示。

      然而,就目前的行情來看,金價的波動不可謂不大,4月16號日內漲幅高達2.5%。因此,他指出:“金價已經脫離了數據預測,呈現非理性的上漲,它不再是一個穩健的投資理財產品。”

      被載入史冊的長達五年的黃金“熊市”離我們并不遙遠。

      2011年9月,現貨黃金價格達到1921美元/盎司的歷史高位后,開始震蕩下行。2013年4月15日,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黃金期貨價格單日暴跌9.4%,創下30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當天被稱為“黃金大屠殺”。

      當時,無數像劉真一樣的投資者在暴跌中血本無歸,即便當時“中國大媽”們的瘋狂抄底短暫支撐了金價,但仍未能轉變其持續下跌的頹勢,并在2015年底觸及1060美元/盎司的低位,“中國大媽”們最終被套牢數年。

      可只要牛市還在,年輕的“掘金者”們很難徹底擺脫這場狂歡。

      4月17日凌晨3點多,還在盯盤的劉真發現,金價迅速飆升至790元/克,帶動著她的總收益飆升,在“黃金牛人榜”上的排名瞬間躍升了452位。她內心涌上一陣成就感,截屏留下了這一歷史性時刻。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劉真、王曉峰和姚椿為化名)

      更多資訊可關注第一黃金網微信公眾號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第一黃金網APP
      31 收藏


        相關閱讀

        導航

        本站鄭重聲明:第一黃金網中的操作建議僅代表第三方觀點與本平臺無關,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據此交易,風險自擔。

        99亚洲乱人伦aⅴ精品| 亚洲国产香蕉碰碰人人|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乱码在线卡一卡二卡新区| 国产亚洲av人片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亚洲AV日韩A∨| 亚洲日本国产精华液|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特色大片观看完整版| 亚洲五月午夜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99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综合| 亚洲精品国产电影午夜| 亚洲精品不卡视频| 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国产| 亚洲六月丁香婷婷综合| 亚洲天堂2017无码中文| 亚洲色大网站WWW永久网站|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 亚洲hairy多毛pics大全|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精品| 欧洲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播放大全|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络| 国产成人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mnbav网站 |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在线电影|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亚洲毛片在线免费观看| 色偷偷亚洲女人天堂观看欧| 亚洲日本成本人观看| 五月婷婷亚洲综合| 国产亚洲精aa成人网站|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专区桃色| 青青草原精品国产亚洲av| 亚洲免费视频播放| 亚洲精品日韩一区二区小说|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视色|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菠萝蜜 |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