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梁寶欣深圳報道
2024年12月底,倫敦現貨黃金定盤價為2610.85美元/盎司,比年初2074.90美元/盎司上漲25.83%,全年均價2386.20美元/盎司,比2023年同期1940.54美元/盎司上漲22.97%。上海黃金交易所Au9999黃金2024年12月底收盤價614.80元/克,比年初開盤價480.80元/克上漲27.87%,全年加權平均價格為548.49元/克,比2023年同期449.05元/克上漲22.14%。
在金價大漲的情況下,我國黃金消費量有所下降。1月24日,中國黃金協會發布最新統計數據,2024年,我國黃金消費量985.31噸,同比下降9.58%。其中,黃金首飾消費量同比下降24.69%;金條及金幣同比增長24.54%;工業及其他用金同比下降4.12%。
1月25日,國信期貨首席分析師顧馮達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2024年以來,國際金價震蕩走高,期間黃金產業鏈消費結構出現多個明顯變化。高位波動金價對中國為代表傳統首飾黃金需求的抑制作用較為明顯,尤其是體現在實物首飾黃金的消費重量上呈現出明顯同比下降的狀況,然而需要注意考慮到黃金價格的持續大幅上漲,2024年中國的實物首飾黃金的消費總價值卻逆勢大幅上漲,表明中國國內的黃金首飾消費仍保持韌性。根據我國沿海地區實物黃金首飾的實地調研,高金價對傳統實物黃金的購買力約束,正促使消費者在高金價下偏向輕量化金飾產品和投資屬性更重的金條。
金飾遇冷
具體來看,2024年,我國黃金消費量985.31噸,同比下降9.58%。其中,黃金首飾532.02噸,同比下降24.69%;金條及金幣373.13噸,同比增長24.54%;工業及其他用金80.16噸,同比下降4.12%。
另外,2024年,中國人民銀行全年累計增持黃金44.17噸,截至年底,我國黃金儲備為2279.57噸,位居全球第6位,黃金儲備量再創歷史新高。
“2024年,包括中國央行、金融機構和超高資產個人投資者對黃金投資類需求持續大幅走高,這背后主要主線原因在于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大和金融市場波動的背景下,黃金被視為儲備資產,央行增加黃金儲備有助于提高國家金融體系的穩定性,而金融機構和超高資產個人客戶大幅增持金條、黃金ETF等黃金類資產,更多在于資產配置的保值增值需求下增持黃金能有效分散風險,應對貨幣貶值、通脹等問題。因此,在2025年及未來一段時間內,央行、金融機構和超高凈值個人投資者對金條等非首飾消費類黃金資產的持續增持趨勢料將延續。”顧馮達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黃金協會還指出,2024年,在整體黃金珠寶消費疲軟,庫存周轉率下降的背景下,黃金珠寶企業及時調整生產經營策略,推動產品創新,古法、國潮等概念金飾興起。由于國際局勢動蕩、沖突加劇,黃金避險保值屬性凸顯,金條銷量出現大幅上升。2024年,老鋪黃金股份有限公司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夢金園黃金珠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標志著我國黃金珠寶品牌企業已開始融入境外資本市場。
2024年6月28日,老鋪黃金正式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上市股票發行價格為每股40.50港元,股票代碼為06181.HK,凈募集資金約7.13億港元。
截至1月24日收盤,老鋪黃金報收367.6港元/股,相較于去年6月28日上市開盤價64.5港元/股,累計漲幅近470%,總市值超600億港元。
公開資料顯示,老鋪黃金是國內第一家推廣古法黃金概念的品牌,也是最早從事古法手工金器品牌化運營的黃金品牌之一,以具有非遺文化價值的中國宮廷古法制金工藝為差異化優勢。
此外,2024年,面對黃金價格波動,我國黃金市場呈現快速發展勢頭,黃金市場成交量、成交額大幅增長。中國黃金協會數據顯示,2024年,上海黃金交易所全部黃金品種累計成交量雙邊6.23萬噸(單邊3.11萬噸),同比增長49.90%,成交額雙邊34.65萬億元(單邊17.33萬億元),同比增長86.65%;上海期貨交易所全部黃金品種累計成交量雙邊18.22萬噸(成交量單邊9.11萬噸),同比增長46.71%,成交額雙邊83.96萬億元(單邊41.98萬億元),同比增長75.81%。
2024年,黃金ETF持倉規模呈快速增長趨勢。截至年底,國內黃金ETF持有量為114.73噸,比2023年底增加53.27噸,同比增長86.66%。
我國黃金產量377.24噸
在黃金生產方面,中國黃金協會數據顯示,2024年,國內原料產金377.242噸,比2023年增加2.087噸,同比增長0.56%,其中,黃金礦產金完成298.408噸,有色副產金完成78.834噸。另外,2024年進口原料產金156.864噸,同比增長8.83%,若加上這部分進口原料產金,全國共生產黃金534.106噸,同比增長2.85%。
此外,2024年,我國大型黃金集團境外礦山實現礦產金產量71.937噸,同比增長19.14%。
中國黃金協會指出,2024年,我國新一輪金礦找礦突破戰略取得新進展,三山島、多龍、北衙等24座礦山深邊部共新增資源量1570噸,遼寧蓋州大東溝地區發現低品位、超大型金礦,預估資源量超1000噸;膠東地區世界第三大金礦集區地位進一步鞏固,萊州西嶺金礦成為我國最大單體金礦床,紗嶺、海域金礦已攻克超深豎井建設多項難題,進入全面沖刺的關鍵階段。
同時,2024年我國重點黃金企業海外并購取得新進展。招金礦業收購科特迪瓦的阿布賈金礦股權,間接控股塞拉利昂的科馬洪金礦;山金國際收購奧西諾(Osino Resources Corp.)股權;紫金礦業擬收購加納阿基姆金礦項目、泛美白銀旗下秘魯拉阿雷納銅金礦項目。
廣東省黃金協會副會長兼首席黃金分析師朱志剛向記者指出,高金價對于礦山企業來說是個利好消息,因為這意味著企業能獲得更高的利潤,而且高金價在國際上也有一定影響。我國作為產金大國,擁有先進的黃金生產技術。不過,由于國內資源有限,為了企業更好地發展,應該布局海外擴張,利用自身技術優勢,開拓海外市場。
顧馮達亦表示,從黃金價格的中長期走勢來看,由于國內外金價的走勢受多重因素影響,包括全球經濟增長的持續性、美元的匯率波動、國際政治形勢等。全球貨幣寬松政策、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都可能促使投資者轉向黃金作為避險資產。同時,市場對特朗普貿易保護主義和去全球化政策存在擔憂,且美元高位震蕩或伴隨新興市場資本外流等連鎖反應,均有望進一步提升貴金屬風險溢價支撐力度,中國黃金市場的實際需求和投資火爆更多體現我國對沖海外市場宏觀巨大不確定性的現實需求和理性思考,這一點也從我國黃金重點企業持續加強全球黃金礦權及相關股權的并購行為得到驗證。
黃金價格將以偏強震蕩為主
臨近春節,我國黃金消費市場出現一輪熱潮。據相關媒體報道,近日深圳水貝各大賣場里的人氣依舊不減,而周大福等品牌金店的足金飾品報價均突破每克830元。
談及近期金價上漲的因素,顧馮達分析表示,從近期國際黃金市場的多空因素來看,一方面美國近期通脹數據推升市場降息預期,利率層面對金銀支撐力量有所走強,此外由于美國新一屆政府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增加,美元短期或延續回調,對金銀的壓制力量有所減弱,市場對于特朗普政策不確定性存在一定避險需求,從而進一步支撐金價。
另一方面,春節假期期間美聯儲將于1月29日公布利率決議,當下市場預期1月美聯儲大概率維持利率不變,但后續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發言仍將對未來降息預期產生重要影響—若鮑威爾進一步延續鷹派發言,貴金屬潛在下挫風險將顯著增加。此外金銀再度漲至高位同樣有部分買盤獲利了結需求,需警惕高位回調風險。
“從近十年來中國春節表現來看,以滬金期貨主力、滬銀期貨主力合約節后首日收盤價相對節前最后交易日的漲跌幅計算,最近10年滬金為4漲6跌,滬銀為5漲5跌。從金銀品種價格走勢技術面來看,滬金期貨阻力位在675元/克,支撐位在617元/克,滬銀期貨阻力位在8030元/千克,支撐位在7360元/千克,預計未來黃金價格將以偏強震蕩為主。”顧馮達說道。
朱志剛還指出,相較于2024年,2025年金價仍會上漲,但漲幅變小,同時波幅增大,存在大幅下跌的可能性,總體雖不確定因素多,但預判仍以上漲為主。從長期視角來看,建議消費者將黃金納入資產配置的一部分,不必過度關注其價格漲跌,摒棄追漲殺跌的操作方式,而是選擇分批買入,以此降低投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