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星期一),今日報刊頭條主要內容精華如下:
中國證券報 2024年版外資準入負面清單發布 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全面取消
國家發展改革委表示,本次負面清單修訂后,我國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實現“清零”,高水平對外開放取得了新進展。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商務部等部門、各地區,深入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落實好2024年版全國外資準入負面清單,確保新開放措施及時落地。對負面清單之外的領域,按照內外資一致原則管理,給予外商投資企業國民待遇。同時,堅持統籌開放和安全,扎實做好風險防控工作。
三部門擬允許京津滬等地設立外商獨資醫院
通知明確,在生物技術領域,自通知印發之日起,在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允許外商投資企業從事人體干細胞、基因診斷與治療技術開發和技術應用,以用于產品注冊上市和生產。所有經過注冊上市和批準生產的產品,可在全國范圍使用。擬進行試點的外商投資企業應遵守我國相關法律、行政法規等規定,符合人類遺傳資源管理、藥品臨床試驗(含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藥品注冊上市、藥品生產、倫理審查等規定要求,并履行相關管理程序。
打造“投資中國”品牌 投洽會釋出對外開放積極信號
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凌激在開幕式上表示,商務部將與各方一道,將投洽會打造成為新時代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以及投資中國、服務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促進中國對外投資的優質平臺。專家認為,從展覽面積、參展情況以及政策信號看,本屆投洽會傳遞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強音。
生態環境部表示鋼鐵等重點排放行業將納入全國碳市場
9月7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在2024全球能源轉型大會開幕式上表示,在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方面,將積極培育發展綠色生產力、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積極參與全球氣候治理。他表示,將進一步加強碳市場建設,穩步擴大行業覆蓋范圍,豐富交易品種和交易方式,完善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今年年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除了現有的電力行業以外,還將納入鋼鐵、水泥、鋁冶煉等重點排放行業。
上海證券報 新版負面清單實現制造業外資準入限制“清零”
中國正堅定不移推動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動全球開放合作。9月8日,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發布《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4年版)》,自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1年版)》同時廢止。
醫療領域開展擴大開放試點 三部門擬允許京津滬等九地設立外商獨資醫院
行業人士認為,隨著政策持續開放,未來或許有更多的外籍和港澳臺醫生在境內開辦醫療機構,給當地醫療市場帶去活力。
加快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 系列法規將修訂出臺
近期,司法部、市場監管總局等多部門透露,將修改多項法律法規,新增多個規定規章,通過制度體系建設破解改革難題;四川、遼寧、云南等地也分別出臺新的舉措,涵蓋行政審批、信用建設、要素保障等多方面,部委和地方正在合力打造更加一流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8月末我國外儲規模為32882億美元 央行連續四個月暫停增持黃金儲備
國家外匯管理局9月7日公布數據顯示,截至8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2882億美元,較7月末上升318億美元,升幅為0.98%。至此,我國外匯儲備規模連續9個月穩定在3.2萬億美元之上。與此同時,中國央行黃金儲備連續四個月保持不變。截至8月末,我國央行黃金儲備報7280萬盎司,與上月末持平。
證券時報 新版全國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出爐 制造業限制清零 北上廣深等9地獲許試點設立外商獨資醫院
9月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發布了《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4年版)》,將自11月1日起實施。相較上一次修訂,也即2021年版全國外資準入負面清單,新版負面清單的限制措施由31條壓減至29條,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全面取消。
“投資中國”成高頻熱詞 外資更多流向知識密集型
第24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9月8日在福建廈門開幕。作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國際投資盛會之一,投洽會每年都吸引了大量外資企業負責人前來參會。借助這一契機,全國各省(區、市)及重點開發區也紛紛前來參展,全方位展示各地的投資環境和投資優勢,一些重點項目更是在現場舉行集體簽約儀式。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邢自強告訴證券時報記者,“下一個中國”還是中國,擁有著14億人口規模的中國是外資絕不會放棄的市場。
我國外儲規模連續9個月站穩3.2萬億美元
據外匯局分析,8月受主要經濟體宏觀數據和貨幣政策預期等因素影響,美元指數下跌,全球金融資產價格總體上漲。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當月外匯儲備規模上升。
券商會議假專家頻出 如何將他們擋在門外
近日,在某券商策略會上,有人以“寒武紀專家”名義與機構投資者就寒武紀公司及行業情況進行交流。相關虛假信息隨后被廣泛傳播并造成負面影響。經查,該“專家”系假冒寒武紀公司相關人士參與交流,動機不明。券商會議假專家事件層出不窮,危害較大。其發布的不當信息不僅可能對投資者產生誤導,也會給券商形象帶來負面影響,甚至會滋生依靠假專家掙錢的非法產業鏈,擾亂正常市場秩序。
證券日報 制造業外資準入限制措施“清零”!醫療領域試點擴大
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于2024年9月8日發布第23號令,全文發布《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4年版)》,自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1年版)》同時廢止。據介紹,與《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1年版)》相比,《負面清單》刪除了制造業領域僅剩的2條限制措施,一是“出版物印刷須由中方控股”,二是“禁止投資中藥飲片的蒸、炒、炙、煅等炮制技術的應用及中成藥保密處方產品的生產”。
并購重組市場持續升溫帶來新變化
今年以來,上市公司并購重組進入活躍期,特別是在新“國九條”發布后,A股市場的并購重組案例逐月增長。數據顯示,5月份至8月份,A股市場披露的上市公司并購重組數量分別為362單、435單、448單和629單,其中,重大資產重組項目分別為7單、8單、9單和14單。
碳酸鋰主力合約盤中跌破7萬元/噸 未來有望加速去庫存?
9月6日,碳酸鋰期貨主力合約盤中一度跌破7萬元/噸整數關口。截至當日收盤,該合約以7.12萬元/噸報收,創上市以來歷史新低。多位業內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8月份在以舊換新政策驅動下,新能源汽車消費表現亮眼,帶動鋰電池需求持續提升,但由于供給端產能充裕,碳酸鋰供過于求的格局仍然存在。預計隨著下游排產擴張及消費旺季驅動,碳酸鋰未來有望加速去庫存。
預約人數超200萬!華為三折疊屏手機開啟預訂 帶動產業鏈發展
9月7日,華為三折疊手機MateXT非凡大師已開啟線上線下預訂。同時,三折疊手機的外觀細節也正式揭曉,部分門店甚至已有展示樣機。盡管尚未公布價格,但這似乎沒能影響消費者的熱情。截至記者發稿,華為商城顯示該產品預約人數已超230萬。“預訂火爆程度超出預期,生產端目前已經在緊急排產,后期還有可能加單。”一位接近華為的人士透露。
人民日報 更好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撬動作用
用好政府性融資擔保,撬動更多金融資源,要注重發揮各類政策工具合力。政府性融資擔保是財政職能的延伸,也是金融資源精準流向實體經濟的橋梁和紐帶。要通過不斷深化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建設,加強銀擔合作、政擔合作,放大財政資金的乘數效應。長遠看,持續為實體經濟給養補血,擔保只是其中一環,還需銀行、保險、證券、基金等各類金融機構共同發力。要進一步強化財政、貨幣、科技、產業等政策協同,推動政策提質增效,讓更多資源流向薄弱環節和重點領域,更好促進宏觀政策向微觀主體傳導,實現政府和市場的同頻共振,從而提高整個金融體系的穩定性和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制作工藝不斷“上新” 產品款式更加多樣 黃金消費有新變化
由于具有收藏屬性,寓意美好,黃金產品頗受消費者的歡迎。中國黃金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黃金消費量523.753噸,其中黃金首飾270.021噸,金條及金幣213.635噸。目前,我國黃金市場有哪些新變化?消費者在購買黃金產品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記者進行了采訪。
經濟日報 定好位方能正風氣 券商營利要服從功能發揮
文章稱,作為金融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券商具有功能性和營利性雙重屬性,營利要服從功能發揮。但一些機構在經營理念上存在偏差,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甚至為了短期金錢誘惑置公司和市場長遠發展于不顧。糾正此類不良之風,券商還需校正定位偏差,端正經營理念,把功能性放在首位,堅持以義取利,突出價值創造和股東回報,在踐行金融報國、金融為民的發展理念中,實現服務經濟民生的功能性與業績驅動的營利性的雙贏。券商要嚴肅認知、擺正位置、珍惜羽毛,從端正作風做起,努力打造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為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專業力量。
充分發揮政府采購調控作用
經濟日報文章稱,政府采購有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支持鄉村振興、促進綠色發展、鼓勵科技創新等政策功能。要穩步擴大采購規模,優化公平競爭環境,充分發揮政府采購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調控作用。政府采購發展空間廣闊。通過持續深化改革、完備政策功能,政府采購在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1世紀經濟報道 世界級鹽湖產業集團來了?800億巨頭大動作 實控人擬變更
若本次轉讓實施完成,公司控股股東將由青海國投變更為中國鹽湖集團,公司實際控制人將由青海省政府國資委變更為中國五礦。
漫話資產配置(六)丨美林時鐘:探索大類資產配置的律動
隨著經濟周期輪動,各類資產表現“風水輪流轉”,美林時鐘可以作為我們的投資參考,在理性客觀判斷經濟周期所處位置后,把握大類資產起落的律動,自上而下進行資產配置,審時度勢對配置組合進行靈活調整。
第一財經 制造業限制“清零”、醫療領域試點擴大 中國對外開放更進一步
與2021年版相比,2024年版全國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刪除了制造業領域僅剩的2條限制措施,一是“出版物印刷須由中方控股”,二是“禁止投資中藥飲片的蒸、炒、炙、煅等炮制技術的應用及中成藥保密處方產品的生產”。本次修訂后,全國外資準入負面清單的限制措施由31條壓減至29條,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全面取消。
一財社論:提高御寒能力 正視美聯儲降息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美聯儲即將降息確實正在改善中國經濟的外部環境,并為央行以需定供、隨需而變的降準等支持性貨幣政策大開方便之門,當前中國經濟要固本強元,必須首先要活血化瘀,唯有活血化瘀才能激活存量,使經濟保持流水不腐的健康狀態,并提高經濟金融體系的御寒能力。
經濟參考報 新版負面清單出爐 制造業外資準入限制“清零”
9月8日,《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4年版)》正式發布,這也是2024年版全國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外資準入領域的負面清單被看作是我國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一直備受各界關注,清單上的每一個“減法”都是對外開放的“加法”。本次負面清單修訂后,我國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實現“清零”,標志著高水平對外開放再有新進展。
多項指標增勢良好 裝備制造業釋放“向新力”
最新發布的多項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裝備制造業發展態勢良好,成為拉動工業增長的重要力量。看增加值,7月份,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3%,高出規上工業制造業增加值2.2個百分點,對全部規上工業生產增長的貢獻率達47.9%。看投資規模,1至7月份裝備制造業投資增長10.7%,增速比全國固定資產投資高7.1個百分點。看企業利潤,1至7月份,裝備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6.1%,為規上工業利潤恢復提供重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