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星期三),今日報刊頭條主要內容精華如下:
中國證券報 國家發展改革委詳解一攬子增量政策發力重點 明年繼續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并優化投向
對于一攬子增量政策的主要內容,鄭柵潔表示,包括加大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擴大國內有效需求、加大助企幫扶力度、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提振資本市場等五個方面。
指數化投資熱潮漸起 ETF成增量資金“蓄水池”
今年以來,指數型股票基金發展迅速,逾8000億元資金通過ETF流入A股市場,ETF重要性與日俱增。作為市場資金流動的風向標、長期資金入市的新引擎,ETF為權益資產注入流動性,降低市場波動;為投資者提升配置效率,搭建穩健的交易環境;為資本市場增強內在穩定性,促進資本市場與實體經濟良性互動。
勇立改革潮頭 三維度透視新國企新氣象
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激發著國資央企的活力與競爭力:今年前7個月,央企戰略性新興產業完成投資超1萬億元;已累計完成28組50家企業重組整合,新組建和接收央企15家。截至2023年底,央企資產總額達86.6萬億元,是2012年底的2.8倍。
多組數據勾勒假日經濟活力圖景
一組組數據折射出國慶假期居民消費需求旺,消費市場活力足的圖景。專家表示,在一系列促消費政策支持下,我國消費需求潛力有望加快釋放。
上海證券報 努力提振資本市場各項政策正在加快推出
10月8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系統落實一攬子增量政策扎實推動經濟向上結構向優、發展態勢持續向好”情況。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在會上介紹,針對當前經濟運行中的新情況新問題,黨中央、國務院科學決策、果斷出手,在有效落實存量政策的同時,圍繞加大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擴大國內有效需求、加大助企幫扶力度、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提振資本市場等五個方面,加力推出一攬子增量政策,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債券市場 蹺蹺板效應凸顯 企穩仍需時日
受A股持續上行影響,債市自9月下旬以來陷入大幅調整之中,其中交易最為活躍的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已經升至2.2%附近。不少機構表示,由于“蹺蹺板”效應的存在,債市企穩仍需時日。
一線反映行情火!多家券商開戶忙
記者了解到,自此輪行情啟動以來,多家券商的開戶量、咨詢量激增,有券商喊出“7×24小時極速開戶”口號,還有券商鬧市“擺攤”為投資者提供咨詢服務。年輕群體成為新開戶主力,其中大多為“90后”乃至“00后”的身影,受此影響,線上開戶增幅顯著。
拼搶四季度 長三角各地重大項目建設忙
重大項目是穩經濟的“強引擎”。進入第四季度,長三角各地重大項目“加力提速”,不少地區國慶假期也不停工,為今年經濟目標奮力沖刺。
證券時報 私募節前火速加倉 希冀漲升行情“慢一點 走得遠”
節后首個交易日,A股市場再度出現天量成交。后市走勢,備受市場關注。私募排排網最新數據顯示,私募管理人對10月的行情信心大增,信心指數達129.1,較9月增加14.39%。此外,私募基金9月底已火速加倉,股票多頭策略平均倉位為78%,較8月底增加5個百分點。
跨界并購漸趨活躍 “產業邏輯”須前置
《關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市場改革的意見》(即“并購六條”)9月24日發布后,A股重大資產重組相關案例接連出現。不少公司股價連漲,顯示出二級市場資金對于此類運作的樂觀預期。
我國計劃2026年底基本建成國家數據標準體系
10月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等部門印發《國家數據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指南》以數據“供得出、流得動、用得好、保安全”為指引,從基礎通用、數據基礎設施、數據資源、數據技術、數據流通、融合應用、安全保障等7個部分,加快構建數據標準體系。
多家公司三季報業績預增 半導體人工智能景氣向好
10月8日晚,A股多家上市公司三季報預告出爐。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車、服務器等領域需求提升,多家上市公司訂單充足,前三季度凈利潤預增。
證券日報 國家發改委:出臺有力有效系列舉措 努力提振資本市場
10月8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人介紹“系統落實一攬子增量政策扎實推動經濟向上結構向優、發展態勢持續向好”有關情況。這也是國慶假期后,國新辦舉行的首場新聞發布會。較為引人注目的是,此次出席人員包括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以及國家發展改革委其他四位副主任,分別為劉蘇社、趙辰昕、李春臨、鄭備。
9月份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環比回升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副總經濟師胡焓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9月份,供應鏈上下游進一步復蘇,公路、鐵路、航空和電商快遞等物流實物量穩步增長,業務總量指數、新訂單指數、業務活動預期指數連續回升,保持擴張區間運行,反映出三季度以來物流供需保持適配增長、內生動力韌性回升,物流“金九”如期而至。
實體經濟夯實股市信心底座
10月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人介紹“系統落實一攬子增量政策扎實推動經濟向上結構向優、發展態勢持續向好”有關情況。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表示,從宏觀全局看,面對更加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環境,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民生保障不斷加力,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取得新的積極進展,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社會大局保持穩定。
滬深北證券交易所緊扣“兩強兩嚴”目標 三季度對291起違法違規行為采取監管措施
證監會主席吳清在國新辦9月24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證監會將堅持強本強基、嚴監嚴管,堅持以改革促發展、保穩定,不斷健全投資和融資相協調的資本市場功能,更好服務中國式現代化。重點抓好“三個突出”。其中之一便是,突出保護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堅決打擊財務造假、操縱市場等違法違規行為,同時在代表人訴訟、先行賠付等方面爭取落地更多示范性案例。
人民日報 今年前8月水利建設完成投資創新高 國家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不斷完善
水利部副部長王寶恩介紹,水利部每月調度會商,在保證工程建設質量安全前提下,全力推動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前8月,我國水利建設落實和完成投資、實施水利工程數量、吸納就業人數等均超去年同期,為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15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共同參與 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扎實推進
9月20日,一列中歐班列緩緩駛出陜西西安國際港站。班列滿載汽車配件、家具家電、太陽能光伏產品等,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霍爾果斯口岸出境,經哈薩克斯坦、阿塞拜疆、格魯吉亞、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匈牙利、斯洛伐克、捷克最終到達德國曼海姆,全程1.1萬多公里。這是“跨里海國際運輸路線”國際協會15家成員單位首次在中國組織聯合發車,是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生動縮影。實踐證明,共建“一帶一路”站在了歷史正確一邊,符合時代進步的邏輯,走的是人間正道。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必將行穩致遠。
經濟日報 鞏固樓市企穩回升勢頭
經濟日報文章指出,10月是房地產市場傳統銷售旺季。國慶假期后,預計一些外出旅游的居民返回后,部分城市特別是剛剛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的一線城市還會有一個購房需求釋放的過程。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不斷發揮作用,房地產項目的資金狀況得到改善,保交房工作在各地持續推進,將大大恢復居民購買新建商品住宅的信心。在“買漲不買跌”心理驅使下,預計一些有購房需求且一直觀望市場的居民會選擇出手購房。隨著房地產相關政策的進一步調整優化并持續落地見效,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的勢頭有望進一步鞏固。
瞄準降能耗加快更新改造
經濟日報頭版文章指出,支持高耗能高排放設備更新改造,要注重激勵和約束措施并重。既要嚴格落實法律法規,加快淘汰落后設備,也要完善財稅、金融等政策,著力降低企業設備更新的投入成本,形成高耗能高排放設備更新改造的長效機制。這樣才能既推動節能降碳,又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綠色低碳水平,推動生產力不斷發展和躍升。
21世紀經濟報道 止跌回穩進行時 北上廣深樓市“銀十”開門紅
中指院續稱,目前“銀十”開局表現“超預期”,核心城市市場“回穩”態勢明顯,居民置業信心開始恢復,預計短期內新政將繼續顯效,10月市場銷售數據或將出現明顯增長。接下來,推動經濟基本面改善仍是穩地產、穩預期的關鍵,四季度若政策持續發力、經濟加快復蘇,核心城市樓市或將筑底企穩,全國市場企穩亦可期。
消費貸最低利率降至“1”字頭 “借貸炒股”踩紅線遭遇急剎車
業內人士強調,銀行信貸資金嚴禁違規進入股市,這是商業銀行必須堅持的金融監管紅線。
第一財經 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發改委詳解一攬子增量政策
10月8日,國慶長假后的首個工作日,國務院新聞辦召開發布會,國家發改委主任鄭柵潔和副主任劉蘇社、趙辰昕、李春臨、鄭備同臺亮相,共同介紹“系統落實一攬子增量政策扎實推動經濟向上結構向優、發展態勢持續向好”有關情況。
一財社論:投資者須充分認識市場規律及風險
股市后面是漲是跌,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很多分析的方法,本身也與許多因素相關聯,比如支持政策的持續出臺和兌現,經濟基本面是否得到真正改善,以及流入流出資金的情況等。看多有看多的道理,看空有看空的理由。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投資者的情緒化并不利于做好投資。
經濟參考報 一攬子增量政策推動經濟“向上向優”
記者從8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獲悉,我國圍繞加大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擴大國內有效需求、提振資本市場等方面,加力推出一攬子增量政策,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下一步,相關部門將提前謀劃并下達明年部分“兩重”建設項目清單和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盡快出臺合理擴大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支持范圍的具體改革舉措。
我國計劃2026年底 基本建成國家數據標準體系
記者8日從國家數據局了解到,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等部門近日聯合印發《國家數據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提出到2026年底,基本建成國家數據標準體系,圍繞數據流通利用基礎設施、數據管理、數據服務、訓練數據集、公共數據授權運營、數據確權、數據資源定價、企業數據范式交易等方面,制修訂30項以上數據領域基礎通用國家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