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星期五),今日報刊頭條主要內容精華如下:
中國證券報 持續加力匯聚合力 穩樓市打出組合拳
近期,住房城鄉建設部會同財政部、自然資源部、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等部門,指導各地迅速行動,抓存量政策落實,抓增量政策出臺,打出一套組合拳,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
布局戰新產業 優化資源配置 央國企重組整合動作頻頻
近日,鞍鋼集團將控股凌鋼集團,國家電投旗下電投產融、遠達環保宣布籌劃重大資產重組,甘肅能源并購重組項目成功過會……隨著并購重組支持政策加快落地,央國企重組整合活躍度進一步提升。數據顯示,9月央國企上市公司重大重組規模達1151.5億元,創2022年以來單月新高。
存量房貸利率調整在即 銀行人忙成“24小時客服”
“最近咨詢存量房貸利率調整業務的客戶非常多,這段時間不分節假日,不分上下班,每天都在盡可能為客戶解答疑問,幾乎忙成‘24小時客服’。”興業銀行北京分行個貸客戶經理小安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目前,多家銀行正在加班加點做好存量房貸利率調整各項準備工作。
“活水”潤良田 長錢多點灌溉科創領域
銀行系資金股權投資政策的放寬趨勢日益顯現。此前專注為國有企業降低杠桿率的金融資產投資公司(AIC),如今更加側重對科創企業的直接投資支持。近期,多個試點城市落地與AIC合作的股權創投基金。對于創投市場來說,銀行系資金這一長錢活水正在加速入市。
上海證券報 讓企業安心發展 支持民營經濟頻出招
加快民營經濟促進法立法進程,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幫助企業渡過難關。近期,多部門頻頻出招支持民營經濟,為民營企業鼓勁提氣。
市場化改革釋放活力 落實“并購六條”尚需把好質量關
近期,中國證監會發布《關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市場改革的意見》(下稱“并購六條”),進一步對并購重組進行松綁。“并購六條”提出,將支持運作規范的上市公司圍繞產業轉型升級、尋求第二增長曲線等需求開展符合商業邏輯的跨行業并購,對私募投資基金投資期限與重組取得股份的鎖定期限實施“反向掛鉤”,促進“募投管退”良性循環等。
195份三季報預告發布 近三成公司業績倍增
2024年三季報密集披露即將到來,不少上市公司爭相預告業績向好。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0月17日收盤,共有195家A股公司預告了前三季度業績情況,其中161家公司業績預喜,包括預增、略增、扭虧、續盈等。
多只高位股尾盤巨震 資金博弈加劇
昨日,臨近尾盤,常山北明、軟通動力、海能達等多只高位股紛紛炸板。雙成藥業走出了“天地天”走勢,14時22分股價快速跳水,并觸及跌停板,14時27分股價再度封回漲停。
證券時報 深交所規范并購重組七大關鍵環節——摒棄高承諾、高估值定價模式 從嚴監管“殼公司”盲目跨界并購
記者獲悉,深交所日前編發《并購重組導刊》,宣傳解讀最新并購重組政策,引導優質上市公司深耕產業鏈上下游,借助資本市場實現培育產業增長極、提升核心競爭力,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優化資源配置的作用,持續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
五部門詳解推動房地產止跌回穩政策“組合拳” 新增100萬套舊房改造 “白名單”信貸規模增至4萬億
在10月17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住房城鄉建設部、財政部、自然資源部、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等五部門詳解了推動房地產止跌回穩的政策“組合拳”。住建部部長倪虹將“組合拳”概括為“四個取消、四個降低、兩個增加”。其中,“兩個增加”政策備受關注,即新增實施100萬套城中村改造和危舊房改造,“白名單”項目信貸規模增加至4萬億元。
中金所推動商業銀行參與國債期貨交易 助力多層次債券市場發展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證監會等部門《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促進期貨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對我國期貨市場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系統謀劃和安排。10月17日,中金所發文指出,要穩步推動更多符合條件的商業銀行參與國債期貨交易試點,建設高質量國債期貨市場。
中國新能源產業百花齊放 完善供應鏈拓展全球市場
從一個小小可手提式的戶外電源到展開后有7米高的太陽能照明燈塔,從一個小巧可愛的電動三輪車到能馳騁四海的高端新能源汽車……在第136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以下簡稱“廣交會”)上,證券時報記者看到了一個正“百花齊放”的中國新能源產業。
證券日報 多路增量資金有望持續助力A股穩健運行
近期,多項重磅利好政策出臺,A股在經歷多次急漲后,走勢趨于平穩,市場情緒也趨于穩健。同時,大量投資者的關注點從政策面轉向了基本面和資金面。從長遠看,上市公司業績的持續回暖以及源源不斷的增量資金,是A股走向理想中“慢牛”的關鍵因素。
10月份LPR有望迎來下調 兩個期限品種或同步降20個基點
隨著近期降息的落地,10月份即將發布的新一期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有望迎來下調。9月27日,中國人民銀行(以下簡稱“央行”)發布公告,為加大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支持經濟穩定增長,從9月27日起,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由此前的1.70%調整為1.50%。公開市場14天期逆回購和臨時正、逆回購的操作利率繼續在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上加減點確定,加減點幅度保持不變。
直擊2024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構建協同發展新生態 汽車產業智能化轉型提速
10月17日,2024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以下簡稱“大會”)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北京亦莊)開幕。來自全球的252家智能網聯領域企業攜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亮相。
華為鴻蒙生態崛起成市場焦點 相關產業鏈受資本青睞
華為鴻蒙生態的崛起成為中國科技領域的重要亮點。近日,隨著鴻蒙系統的不斷升級和生態構建加速,鴻蒙再次成為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并帶動相關A股上市公司股價走強。
人民日報 兩部門印發通知 推動重點地區做好科技金融服務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科技部聯合印發《關于做好重點地區科技金融服務的通知》,指導和推動北京、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科技要素密集地區做好科技金融服務。
抓存量政策落實 抓增量政策出臺 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
9月26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推動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在10月17日舉行的國務院新聞辦發布會上,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了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有關情況。
經濟日報 政策組合拳力促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
在10月17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財政部、自然資源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等部門聚焦房地產市場面臨的堵點難點,介紹了一系列含金量高、操作性強、力度大的舉措。預計各部門將持續推進政策落地見效,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
爆雷財報凸顯芯片產業市場扭曲
當地時間10月15日,荷蘭半導體設備制造商阿斯麥公司的一份財報意外泄露,導致其股價大幅下挫。當天,阿斯麥美股收盤跌幅超過16%,并帶崩了一眾半導體企業的股價。這份爆雷的財報提醒市場,半導體產業的產能消化之路并不平坦,美國政府的限制政策帶來的不利影響也越發凸顯。
21世紀經濟報道 多省市取消住房限購:拉動剛需住房市場 持續刺激購房需求存在不確定
10月17日,住建部等五部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有關情況,會上提出了“四個取消”,即充分賦予城市政府調控自主權,城市政府要因城施策,調整或取消各類購房的限制性措施,主要包括取消限購、取消限售、取消限價、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標準。
不良貸款轉讓業務三季度已破千億元 批量個人業務同比近翻番
10月16日,銀登中心在其官方公眾平臺公開了2024年第三季度不良貸款轉讓業務數據,三季度成交額為645億元(未償本息口徑),成交量為213單,無論是從成交總額還是成交數量上,業務整體運行同比、環比齊齊走高。
第一財經 產業園招商困難、企業撇清關系 風評直下的預制菜怎么了
曾經的風口行業預制菜,如今正令不少人避之不及,一些將其作為主導產業的地方政府,也開始態度曖昧。“現在是只做不說。”10月初,中部某縣城的當地官員馮震(化名)對第一財經記者說,雖然當地已經將預制菜列入主導產業,新規劃了5000多畝預制菜產業園,但現在政府卻不敢公開宣傳了。
微軟將終止中國個人Azure OpenAI服務 僅企業客戶可用
10月17日,多位開發者收到微軟郵件稱,由于當地監管要求,微軟Azure OpenAI服務將于10月21日關停,未來在中國大陸只有企業客戶才能訂閱Azure的OpenAI服務。
經濟參考報 助推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 多部門打出“組合拳”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在10月17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住建部會同財政部、自然資源部、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等部門,指導各地迅速行動,抓存量政策落實,抓增量政策出臺,打出一套“組合拳”,推動市場止跌回穩。
市場融資余額持續攀升 電子、非銀金融等行業受關注
自9月24日以來,伴隨著市場回暖,投資者利用融資融券工具參與投資的熱情明顯升溫,A股市場兩融余額呈現持續攀升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