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星期三),今日報刊頭條主要內容精華如下:
中國證券報 國辦:深入推進“信易貸” 開發信用融資產品
中國政府網4月2日消息,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統籌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建設提升中小微企業融資便利水平實施方案》。《實施方案》提出,健全數據基礎制度,加大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建設統籌力度,健全信用信息歸集共享機制,深入推進“信易貸”工作,深化信用大數據應用,保障信息安全和經營主體合法權益,推動金融機構轉變經營理念、優化金融服務、防控金融風險,為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提供高質量金融服務。
開辟新賽道 增強引領力 央企加速布局戰新產業
業內人士認為,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形成新型生產關系。中央企業在新質生產力重塑產業賽道背景下,加速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不斷破圈新技術、新產品、新賽道,將為我國經濟注入強勁推動力和支撐力。
最高檢將會同金融監管總局進一步完善行刑雙向銜接機制 加強執法司法協作 攜手維護金融安全
防范金融風險,懲治金融犯罪,維護金融安全,促進金融高質量發展,服務金融強國建設,是金融監管部門和檢察機關肩負的共同政治責任。4月2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舉行首次工作交流會商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圍繞加強金融領域執法司法合作、共同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懲治金融領域犯罪深入交流會商,進一步凝聚維護金融安全工作合力,更好服務金融高質量發展。
建立健全數據產權制度 加快數字中國建設
國家數據局4月2日消息,2024年全國數據工作會議4月1日召開。會議提出,建立健全數據產權制度,制定促進數據合規高效流通和交易的政策,建立數據要素收益分配機制,健全數據流通利用安全治理機制。提升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水平,持續探索企業數據、個人數據開發利用新路徑,全力推動“數據要素×”行動。
上海證券報 多項微觀指標擴張向好 宏觀經濟穩中有增
近期多項微觀高頻數據顯示,我國經濟內生動能持續修復,生產需求指標穩中有升,出口顯著改善,制造業新動能加快增長,整體經濟延續回升向好態勢。多部委近期還透露了新一步的政策部署。專家稱,一季度經濟料實現“開門紅”。
國辦發布實施方案 統籌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建設 緩解銀企信息不對稱難題
《實施方案》提出,健全數據基礎制度,加大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建設統籌力度,健全信用信息歸集共享機制,深入推進“信易貸”工作,推動金融機構為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提供高質量金融服務。
國家發展改革委和民企座談交流“以舊換新” 抓緊建立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機制
4月2日上午,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主持召開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第一次專題座談會,與民營企業溝通交流相關工作,并透露下一步將抓緊建立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機制,更好發揮政府引導作用,打好政策組合拳,讓企業和老百姓享有更多獲得感。
多家銀行超額完成“開門紅” 信貸投放“量穩質升”
一季度是銀行力爭“開門紅”的關鍵時點,企業有效融資需求是否提升?貸款投放節奏與往年相比有何變化?哪些領域得到重點支持?帶著這些問題,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了多位銀行一線信貸人士。
證券時報 2024年全國數據工作會議在京召開 健全數據基礎制度 以數字化賦能高質量發展
4月1日至2日,2024年全國數據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這是國家數據局正式掛牌后的首次全國數據工作會議。會議從著力健全基礎制度、釋放要素潛能、加快轉型賦能、促進科技創新、完善基礎設施、強化安全保障、推進國際合作、抓好試點試驗八個方面做出工作部署,奮力開創國家數據工作新局面。受訪專家認為,此次會議提出的多項舉措環環相扣,整體服務于數據資源的開發利用,對于更好發揮數字化在中國式現代化中的驅動引領作用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兩部門:大力推進“智改數轉網聯”新技改
4月2日,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關于開展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城市試點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發揮中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大力推進“智改數轉網聯”新技改,打造一批重大示范項目,促進企業設備更新、工藝升級、數字賦能、管理創新,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高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水平。
AI“作槳”賦能跨境電商 一臺戶外空調的出海故事
從前期的市場調研、營銷策略制定,到商品圖片視頻內容生成,再到海外客戶溝通與管理,證券時報記者多方采訪發現,AI已全面應用于跨境電商行業,成為助力中國跨境電商實現亮眼增長的一個動力源。一批“最早吃螃蟹”的商家已經吃到了AI紅利,正用AI“作槳”,助力中國產品和品牌走向更廣闊的海外市場。
投資高股息資產 應避開四大“誤區”
分紅本應是回饋股東、提振信心的重要手段,為何高股息公司股價依然會下跌,背后有何原因?本文將從二級市場、財務、股權、經營狀況等角度,結合股息率、分紅水平,對高股息公司進行交叉分析,重點探討高股息背后可能存在的四大投資“誤區”。
證券日報 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專題座談會 與民企溝通交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
記者從國家發展改革委獲悉,4月2日上午,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主持召開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第一次專題座談會,與京東集團、美的集團、海爾集團、格力電器、雅迪科技、格林美等6家民營企業負責人座談交流,認真聽取企業家對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的訴求建議,就下一步落實落細相關工作進行了深入交流討論。
2024年全國數據工作明確八項重點任務
據國家數據局4月2日消息,2024年全國數據工作會議4月1日在北京召開,梳理總結前一階段工作情況,安排部署今年重點工作,在新起點奮力開創數據工作新局面,更好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上市房企三張報表透露出行業“新三變”
參考上市房企披露的標志性財務指數變化曲線來看,筆者認為,開發商正摒棄靠“舊三高”(高杠桿、高負債、高周轉)模式拼規模,從重資產開發建造為主的單一模式,向構建開發、運營、服務多元化新模式轉型,在此過程中,有三大變化值得期待。
監管緊盯違規詢價 持續引導定價更趨合理
專家均表示,詢價合規、定價合理事關投資者切身利益和市場穩定。定價過高可能會讓投資者望而卻步,導致新股發行失敗;定價過低,則可能損害發行人利益,也不利于市場的健康發展。同時,不合理的定價還可能扭曲市場供求關系,不利于價值發現功能發揮,影響市場正常運行。
人民日報 消除痛點 向深化改革要動力
營商環境好不好,營商環境改革成效如何,最終要看經營主體的評價。解決問題的效率高不高?市場有沒有隱性壁壘?是否存在重復檢查和多頭執法問題?營商環境建設的方方面面,都與經營主體的感受緊密相連。在浙江,杭州錢塘區檢察院創新打造“營商環境檢察e站”,當地企業咨詢法律問題、解決糾紛有了便捷平臺。在西藏,截至2023年底,行政審批事項數量由347項減少到185項,辦理時間由16.1個工作日減少到12.4個工作日,經營主體和群眾滿意度大幅提升。優化營商環境,關鍵是要精準對接需求、提升質效,善于用改革的思維和辦法破除積弊、激發活力。因此,必須一切從實際出發,用事實和效果說話,讓經營主體看到變化、得到實惠,切實享受到營商環境改善帶來的紅利。
積極參與和引領人工智能全球治理
伴隨著人工智能技術飛速發展,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進程加快推進。作為人工智能大國,中國有信心有能力進一步參與并發揮引領作用,與各方一道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協力共同促進人工智能治理,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朝著正確方向前進。
經濟日報 三月份景氣指數為51.5% 一季度物流平穩開局勢頭向好
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總經濟師何輝表示,3月份供應鏈上下游活動趨于活躍,帶動物流需求恢復加快,業務總量指數、新訂單指數、設備利用率指數等指標有所回升,企業預期總體樂觀,一季度物流運行實現平穩向好開局。
精準施策破解房地產發展難題
住房城鄉建設部近日發布《關于做好住房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編制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科學編制2024年、2025年住房發展年度計劃,提前謀劃2026年至2030年住房發展規劃。
21世紀經濟報道 國辦發文推進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建設:原則上一個省份只保留一個
4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布《統籌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建設提升中小微企業融資便利水平實施方案》提出,依托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下稱“信用信息平臺”)建設全國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并聯通地方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形成全國一體化平臺網絡,作為向金融機構集中提供公共信用信息服務的“唯一出口”,部門向金融機構提供的本領域信用信息服務不受此限制。
茅臺年報出爐:擬分紅近388億創新高 系列酒崛起 i茅臺挑大梁
4月2日晚,貴州茅臺(600519.SH)披露了2023年年報:營業總收入1505.6億元,同比增長18%,其中實現營業收入1476.93億元,同比增長19%;利潤總額首次突破千億,達到1036.63億元,其中歸母凈利潤747.34億元,同比增長19%。貴州茅臺在年報中提出,2023年度利潤分配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308.76元,合計擬分紅387.86億元,超過上一年的325.5億元,再創新高。
第一財經 “國家隊”大手筆增持細節曝光 中長期資金入市強化市場信心
隨著公募基金2023年年報出爐,“神秘面紗”也隨之揭開。據第一財經統計,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在去年下半年共增持基金份額192.85億份,以區間成交量估算,此輪增持金額可能在500億元左右。從具體持倉來看,中央匯金加碼的對象大多為滬深300、上證50等寬基產品,如易方達滬深300ETF、華夏上證50ETF下半年加倉超過百億元。整體而言,“國家隊”引領作用明顯,不僅為市場止跌企穩注入了一定流動性和信心,其他機構投資者也有加倉舉動,股票型ETF市場迎來大量資金。
又一家信托公司破產重整 出險信托處置路徑有何不同
繼新華信托破產清算之后,四川信托也獲批進入破產程序。4月1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四川監管局同意了四川信托進入破產程序。不過,四川信托是破產重整而非破產清算,如重整順利公司主體還將繼續存續,信托牌照不會因此注銷。多位法律人士告訴記者,重整成功的關鍵一方面是有可靠的戰略投資人,國資背景往往較為重要,另一方面是有各方滿意的重整方案。
經濟參考報 新一輪國企改革進入關鍵年 優化布局與精準考核“共振”
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遴選確定首批啟航企業、深化精準考核……今年是深入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近日相關部門接連部署,釋放出改革全力攻堅的信號,相關重點任務獲得明確。其中,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核全面推開備受關注,多家上市公司近期也披露加強市值管理的相關計劃。業內人士認為,做好市值管理首先是強化企業內在價值,深化精準考核將與優化產業布局同頻共振。
新產品“攪動”市場 新能源車競爭升級
近期,國內新能源汽車企業動作不斷,小米汽車宣布推出首款產品SU7,帶動多家車企宣布降價,行業競爭再度升級。業內人士表示,國內新能源汽車產品面臨更全方位的競爭,企業也需要進一步加強自身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