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星期二),今日報刊頭條主要內容精華如下:
中國證券報 年報收官!十大“盈利王”“分紅王”出爐
截至4月29日23時30分,A股共有5256家上市公司對外披露2023年年報,3031家上市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683家上市公司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剔除金融股影響,中國石油、中國移動、中國海油、貴州茅臺、中國石化、中國神華、中國建筑、寧德時代、美的集團、中國中鐵10家上市公司問鼎A股“盈利王”。
利好!五大行中期分紅!
4月29日晚,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均披露有關2024年度中期利潤分配相關安排。公告中,多家國有大行均表示,2024年度中期股息總額占集團當期實現的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的比例不高于30%。
險企投資成績怎么樣?一季報透露……
截至一季度末,中國太保投資資產23447.93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2%。一季度,中國太保投資資產凈投資收益率為0.8%,同比持平;總投資收益率為1.3%,同比下降0.1個百分點。截至一季度末,中國人壽投資資產達59318.95億元,較2024年初增長4.8%。簡單年化總投資收益率為3.23%,簡單年化凈投資收益率為2.82%。截至一季度末,新華保險投資資產為13666.69億元。一季度,新華保險年化總投資收益率為4.6%;年化綜合投資收益率為6.7%,上年同期為5.7%。中國平安一季度實現保險資金投資組合年化綜合投資收益率為3.1%,年化凈投資收益率為3.0%。中國人保一季度實現投資收益24.94億元,去年同期為80.73億元;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3.7%,較去年同期下降1.3個百分點。
萬科一季報出爐 持有貨幣資金逾830億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15.9億元,同比下降10.0%。其中,房地產開發業務貢獻營業收入466.7億元,同比下降13.8%;經營服務業務貢獻營業收入109.5億元,同比增長12.0%。受結算規模下降和開發業務毛利率下滑的影響,萬科一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3.6億元,上年同期為盈利14.46億元。
上海證券報 2天之內 馬斯克、特斯拉傳來數個大消息 特斯拉股價又爆發!
4月29日晚,有接近百度的人士對上證報記者證實,特斯拉將使用百度地圖提供的高級輔助駕駛地圖,用于中國版FSD(Full-Self Driving,全自動駕駛)。有關專家表示,特斯拉和百度此次合作有望實現雙贏。
茅臺換帥!
4月29日,貴州茅臺公告,根據貴州省人民政府相關文件,推薦張德芹為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董事長人選,建議丁雄軍不再擔任公司董事長、董事職務。
寶明科技62億元大項目 突然終止
對于項目終止的原因,寶明科技表示,因公司投資規劃發生變化,為避免項目資源投入的浪費,切實維護公司及全體股東利益,經審慎研究并與馬鞍山市寧馬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管委會、馬鞍山市橫望產業園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協商一致,公司擬解除與兩家機構簽訂的相關項目合同,終止該生產基地投資項目。
*ST新紡涉嫌重大違法 或強制退市!證監會出手
被證監會立案一個多月后,*ST新紡涉嫌信披違法違規一案有了最新進展。28日晚,*ST新紡公告稱,公司當日收到證監會出具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簡稱《告知書》)。經調查,公司涉嫌虛增、虛減營業收入,虛減、虛增營業成本,虛增存貨,虛增研發費用,導致2016年至2022年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經計算,2016年至2021年新野紡織共虛增利潤總額23.95億元,2022年虛減利潤7.63億元。
證券時報 大反轉!日元巨震 日本政府出手
日元大幅波動之際,日本政府坐不住了。周一,日元出現大幅波動。在亞洲交易時段,美元兌日元一度接近160的34年新高。據消息人士稱,日本金融當局干預了外匯市場。日本政府曾在2022年進場干預日元走勢。
三大行一季報出爐 服務新質生產力加力提速
4月29日晚間,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發布了2024年一季度業績。從營收、凈利等核心表現看,今年一季度,三家國有大行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不過,今年一季度,三家銀行繼續發揮國有銀行在服務實體經濟過程中的主力軍角色,科技金融成為各家大行的加速布局領域,同時,在各自的優勢領域,各大行的發展成效進一步凸顯。
深夜官宣!茅臺將換帥 51歲張德芹擬出任董事長(附簡歷)
貴州茅臺發布公告稱,根據貴州省人民政府相關文件,推薦張德芹為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董事、董事長人選,建議丁雄軍不再擔任公司董事長、董事職務。
“以舊換新”成樓市新風向 效果到底如何?
為提高樓市活躍度和一二手房聯動性,不少城市提出了“以舊換新”的政策方向,通過直接收購、中介合作、發放補貼等多種方式,幫助居民賣舊買新。由于二手房交易、評估時間較長,目前多地住房“以舊換新”整體的落地效果還有待觀察,許多交易堵點仍有待疏通。為此,證券時報記者走訪深圳市場,對“以舊換新”政策實施情況進行調查采訪。
證券日報 106.11億元!比亞迪第一季度研發費用同比增七成
4月29日晚間,比亞迪披露2024年一季報。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比亞迪實現營收1249.44億元,同比增長3.97%;實現歸母凈利潤45.69億元,同比增長10.62%;實現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102.28億元。在穩坐新能源汽車冠軍位置的同時,比亞迪繼續大手筆投入研發。一季報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公司研發費用達到106.11億元,同比大增70.10%,主要是職工薪酬及物料消耗增加所致。
“五一”假期機票價格為何臨時跳水?
“五一”機票價格跳水的現象是市場競爭和消費者選擇多元化的結果。于航空公司而言,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優勢并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將是一個需要不斷思考和探索的問題。而對于消費者來說,選擇合適的出行方式和時間,也是實現旅游價值最大化的關鍵所在。
“四大行”亮出中期分紅方案
四家銀行2024年度中期利潤分配相關安排如下,根據審閱的2024年上半年財務報告,合理考慮當期業績情況,在2024半年度具有可供分配利潤的條件下,實施2024年度中期分紅派息,年中股息總額占2024年半年度集團實現的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的比例不高于30%。
武漢光谷開設全國首個“低空經濟服務窗口”
4月29日,武漢光谷召開低空經濟服務窗口新聞發布會,即日起在武漢光谷政務服務中心開設全國首個“低空經濟服務窗口”。該窗口集多方力量支撐,旨在開拓線下便捷服務通道,前期主要為企業及群眾提供相關業務咨詢及幫辦服務。
人民日報 一季度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超三成 我國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穩步提升
“今年一季度,全國能源消費持續增長,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穩步提升,能源供需總體平穩。”4月29日,國家能源局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展規劃司副司長趙莉介紹,我國持續加大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力度,一季度,原油、天然氣產量同比分別增長2.3%、5.2%;能源庫存保持高位,地下儲氣庫充分發揮峰谷調節功能,有效滿足采暖季用氣需求;能源進口基本穩定,主要能源價格穩中有降。
資源回收企業可“反向開票” 進一步降低經營成本
國家稅務總局近日印發《關于資源回收企業向自然人報廢產品出售者“反向開票”有關事項的公告》,明確了“反向開票”的具體措施和操作辦法,為資源回收利用行業全產業鏈加快發展營造良好的稅收環境。自4月29日起,有“反向開票”意愿的回收企業,即可向稅務機關提交相關資料,履行完規定程序后,便捷實現“反向開票”。
經濟日報 中國新能源發展惠及世界
文章指出,中國新能源發展,幫助解決了多國用能問題。目前,中國已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綠色能源項目合作。中國新能源發展,為全球創造了顯著減排效應。根據國際能源署數據,2022年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直接減少碳排放約22.6億噸,出口的風電光伏產品為其他國家減少碳排放約5.7億噸,合計減排28.4億噸,較2012年增加2.2倍。據估算,中國對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實現碳減排的貢獻度達到41%,分別相當于美國、加拿大、印度、德國的2.5倍、4.1倍、7.0倍、8.6倍。中國新能源發展引領全球能源結構調整,推動可持續發展目標實現,這是了不起的成就。中國新能源發展,持續引領了全球能源變革。長期以來,中國不斷推動新能源技術創新,很多核心技術都是由中國企業率先推出或投入大規模使用。在光伏領域,中國光伏發電技術快速迭代,多次刷新電池轉換效率世界紀錄;在風電領域,中國在大容量機組研發,長葉片、高塔架應用等方面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并在大功率風機、超低風速風機、深遠海風電技術等領域不斷取得突破;在裝備制造領域,中國已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和具有競爭力的新能源產業鏈供應鏈,培育出一批國際一流能源裝備制造企業。
發揮資本市場服務綠色發展作用
近年來,證券監管部門積極推動資本市場服務綠色發展。2016年綠色債券試點啟動,2018年,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發布《綠色投資指引(試行)》,其中提出,推動基金行業發展綠色投資,改善投資活動的環境績效。去年12月,證監會和國務院國資委聯合發布《關于支持中央企業發行綠色債券的通知》,優化資本市場服務綠色領域融資,支持央企發行綠色債券融資,帶動民營經濟綠色低碳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在一系列政策指引與推動下,資本市場服務綠色發展呈現良好發展態勢。截至2023年底,交易所市場累計發行綠色債券超過7000億元,募集資金投向資源節約與循環利用、污染防治、清潔能源、生態保護等領域,有效引導要素資源更多配置到綠色領域。
21世紀經濟報道 金融監管總局發文!200多家財務公司迎發展新規范:防止異化為企業集團對外融資通道和工具
4月29日,金融監管總局發布《關于促進企業集團財務公司規范健康發展提升監管質效的指導意見》,共分5部分20條,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證監會重拳整治政商“旋轉門”:重點人員離職入股禁止期延長至10年 直系親屬入股同步受限
日前,證監會發布《證監會系統離職人員入股擬上市企業監管規定(試行)》(以下簡稱《離職人員監管規定》),對離職人員入股擬上市企業作出嚴格規范,這被視為從嚴從緊整治政商“旋轉門”的又一有力舉措。
第一財經 國際資金回流中國股市 北向年內凈流入超700億元
近期,國際資金回流中國股市,港股在上周出現罕見暴漲,恒生指數5天連漲8.6%,恒生科技指數連漲12.5%,漲幅頗為罕見,年內北向資金回流A股的金額已超去年全年。高盛認為,這一復蘇得到了幾個因素的支持——一季度宏觀表現好于預期(部分機構開始上調2024年實際GDP增長預測)、“國家隊”提供的“看跌期權”保護、2023年第四季度業績較強、中美在外交和商業層面的接觸廣泛重啟,以及“國九條”推出。
匯率急速貶值下的日本黃金周:海外游客敢花 日本民眾要“省”
此次日元匯率波動對黃金周安排的影響已體現在此前的民調中。日本調查公司英德知(INTAG)23日公布的有關黃金周的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六成的受訪者認為物價高漲及日元貶值會對假期安排造成影響,比如減少預算和出行等。關于黃金周如何安排,境內游為15.6%,出境游為1.0%,與去年相比分別只增加了1.2和0.2個百分點;哪兒也不去的“宅家”占比最高,達34%。
經濟參考報 總體趨勢穩中向好 龍頭公司表現優異 逾千家深市公司年報營收凈利雙增長
A股年報披露進入尾聲。截至4月29日記者發稿,納入Wind統計的2846家深市公司中,近2700家2023年業績表現相繼出爐。綜合來看,過去一年,面對復雜的市場環境形勢,深市諸多細分行業領域龍頭企業經營韌性凸顯,業績總體趨勢穩中向好。另外,有1002家公司實現了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的雙增長,跑出了業績增長的“加速度”。
資金加力支持制造業 設備更新促轉型
日前,人民銀行等四部門聯合召開工作推進會,要求“切實提升金融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能力和質效。”這意味著,擁有萬億市場的制造業設備更新有望成為銀行信貸投放的重要增量。伴隨近期政策利好信號接連釋放,多路資金正加速涌入制造業,推動制造業擴大投資和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