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星期一),今日報刊頭條主要內容精華如下:
中國證券報 證監會全面動員貫徹落實資本市場新“國九條” 加快推動“1+N”政策體系落地實施
證監會4月13日消息,證監會近日召開貫徹落實“1+N”政策文件動員部署會暨政策培訓會,深入學習《國務院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及配套文件,研究部署證監會系統貫徹落實工作。會議提出,加快推動資本市場“1+N”政策體系落地實施。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體系,著力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
“新奇特”亮相消博會 折射消費升級新趨勢
拿到全球首個適航三證的無人駕駛載人飛行器、超高通量基因測序儀、可移動全屋智能“未來之家”……4月13日,多家企業攜帶“黑科技”產品,在第四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上亮相。專家表示,本屆消博會聚焦全球“新、奇、特”消費精品,匯聚國內外優質商品和服務,折射出我國消費升級新趨勢。
筑牢“第一道防線” IPO監管再加碼
國務院日前發布的《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新“國九條”)提出,嚴把發行上市準入關。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認為,監管部門進一步完善發行上市制度、強化發行上市全鏈條責任、加大發行承銷監管力度,IPO監管再加碼,將筑牢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第一道防線”。
機器人企業撤回IPO申請頻現 毛利率波動、業績真實性受到重點關注
今年以來,機器人產業鏈多家公司主動撤回發行上市申請。從問詢情況看,“毛利率波動”“業績達成真實性”“內部控制是否規范”等成為交易所關注的重點方向,部分公司在未進行回復的情況下宣告IPO終止。
上海證券報 證監會:加快推動“1+N”政策體系落地實施
中國證監會4月13日發布消息稱,證監會近日召開貫徹落實“1+N”政策文件動員部署會暨政策培訓會,深入學習《國務院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稱新“國九條”)及配套文件,研究部署證監會系統貫徹落實工作,提出要加快推動資本市場“1+N”政策體系落地實施。
強化法治建設提升違法成本 資本市場生態將持續凈化
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法治護航。日前,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稱新“國九條”),其中提出,推動加強資本市場法治建設,大幅提升違法違規成本。 中國證監會公布了2024年立法工作總體部署,立法重心聚焦加強資本市場重點領域監管,維護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切實保護廣大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
市場化加速A股優勝劣汰 這些公司面臨“面值退市”+“市值退市”風險
隨著2023年年報進入密集披露期,一批業績乏力或治理不善的公司股價紛紛跌破1元,退市風險逐漸加劇。據上海證券報記者統計,截至4月12日收盤,已有10家A股上市公司股價低于1元;3家公司已鎖定退市。而今年以來,已有9家公司“面值退市”,去年同期僅為4家,可見市場化“出清”威力正在加速顯現。
多家上市公司發聲響應新“國九條”:合規做企業 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打好微觀基礎
日前,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稱新“國九條”)強調,加大并購重組改革力度,多措并舉活躍并購重組市場;嚴格上市公司持續監管,構建資本市場防假打假綜合懲防體系,嚴厲打擊各類違規減持。
證券時報 新“國九條”定調公募:從規模向投資者回報導向轉變
近日,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此次頒布的《意見》共9個部分,被稱為新“國九條”。一經發布,新“國九條”便引發了整個資本市場的熱烈討論。
第四屆消博會“科技感”滿滿 新質生產力引領消費提質升級
乘坐一輛“空中的士”上下班,借助人工智能(AI)輔助康養傳感器檢測家中老人的狀態,運動時戴上一副防水防汗的骨傳導耳機……在第四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以下簡稱“消博會”)上,一批“吸睛”的展品集中展出,打造了多種互動體驗的高科技消費場景。
2024年一季度經濟學家問卷調查結果顯示 經濟平穩增長可期 穩市場政策感受積極
近期,證券時報發起“時報經濟眼:2024年一季度經濟學家問卷調查”,受訪者包括來自政府部門、研究機構、知名院校的權威經濟學家。希望調查結果有助于準確把握經濟運行態勢,并為下一階段穩定經濟大盤提供決策參考。
熱衷調研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基金經理“買票上車”多了起來
4月上旬,盡管撞上了清明假期,但基金經理的調研熱情不減。數據顯示,基金公司總共調研上市公司達1919次,汽車制造板塊的標的最受關注,比如宏發股份、北特科技等。其中,關注宏發股份的機構就有336家,高毅資產鄧曉峰、路博邁基金魏曉雪等知名投資人士同時參與了宏發股份的調研。
證券日報 筑牢基石 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
近日,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新‘國九條’”)提出,推動上市公司提升投資價值。上市公司是資本市場的基石,上市公司質量和投資價值直接關系到投資者利益,影響投資者回報和對市場的信心。此外,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和投資價值,也是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的核心所在。
提升上市公司投資價值 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新“國九條”明確提出,要推動上市公司提升投資價值。上市公司和投資者是資本市場最核心的組成部分,公司投資價值的提升將帶來市場投資理念的變化,吸引更多的長期投資者,給資本市場帶來質的突破。
上市公司2023年年報展現券商重倉股變化
隨著上市公司2023年年報密集披露,備受市場關注的券商重倉股也浮出水面。艾文智略首席投資官曹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券商重倉股的布局對投資者來說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3月份商品豬銷售均價環比上漲 生豬養殖上市公司圍繞成本展開博弈
生豬市場經過漫長的磨底后,復蘇曙光初現。最新數據顯示,上市生豬養殖公司牧原股份、溫氏股份、大北農、金新農等,3月份商品豬銷售均價紛紛實現環比上漲,延續了1月份至2月份的漲勢。
人民日報 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 ——從新能源汽車看高質量發展
高質量發展是“首要任務”,已經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旋律。作為現代工業技術集大成者,汽車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正是這一主旋律中的動人樂章。
我國連續7年保持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 出口國際市場份額連續15年全球第一
記者近日從商務部獲悉:2023年,我國進出口5.94萬億美元,連續7年保持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在世界經濟艱難復蘇的大背景下,我國保持了國際市場份額的總體穩定,顯示出較強的發展韌性。
經濟日報 擴大新能源汽車產業優勢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鞏固擴大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領先優勢。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在高速增長過程中,逐步積累起一些明顯優勢。
財稅杠桿撬動以舊換新大市場
財稅政策在推進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要使寶貴財政資金用在刀刃上,一方面,要強化監管,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的針對性有效性。另一方面,要嚴肅財經紀律,嚴防伸向財政資金的“黑手”。
第一財經 新“國九條”開啟A股新十年 投資者權益提至空前高度
第三個“國九條”重磅發布,開啟中國資本市場新的十年。4月12日,《國務院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或新“國九條”)正式發布,證監會及交易所緊跟著發布了二十余個配套文件,資本市場“1+N”政策體系陸續落地。
汽車、家具、家裝三大賽道 如何抓住以舊換新機遇
14日,在第四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舉辦期間,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出席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主題活動,他在致辭中表示,商務部將消費品以舊換新作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將大力推動汽車換“能”、家電換“智”、家裝“煥新”,促進居民耐用消費品綠色更新和品質升級,加快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推動可持續發展。
經濟參考報 趨利避害 證監會加強程序化交易監管
記者從證監會獲悉,為加強證券市場程序化交易監管,促進程序化交易規范發展,維護證券交易秩序和市場公平,中國證監會起草了《證券市場程序化交易管理規定(試行)(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管理規定》),并于4月12日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新增貸款超9萬億 利率保持歷史低位 一季度金融支持實體“成色”足
一季度人民幣貸款新增9.46萬億元,處于歷史同期較高水平;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390.32萬億元,同比增長8.7%;廣義貨幣(M2)余額304.8萬億元,同比增長8.3%……人民銀行最新數據顯示,一季度金融支持實體“成色”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