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星期一),今日報刊頭條主要內容精華如下:
中國證券報 證監會召開專題座談會 傾聽專家學者、財經媒體意見建議 共同推進資本市場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證監會10月20日消息,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吳清近日在北京召開進一步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專題座談會,與專家學者、財經媒體負責人代表深入交流,充分聽取意見建議。
規模超百億 23家公司參與首批回購增持再貸款
業內人士表示,這是市場首批回購增持再貸款案例,涉及金額上限近115億元。此舉標志著首期3000億元回購增持再貸款進入落地階段,將進一步提升上市公司回購股份和大股東增持股份的積極性,有助于改善上市公司估值,強化資本市場內在穩定長效機制,提振市場信心。
北交所、全國股轉公司與工信部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完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融資服務體系
根據戰略合作協議,北交所、全國股轉公司與工信部將加強協同聯動,從制度對接、企業培育、工作銜接三個方面開展合作,形成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的強大合力。
SWIFT重要會議在京舉行 金融業開放步伐加快
由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組織召開的Sibos年會于2024年10月21日至24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這是Sibos年會首次在中國內地舉辦,也意味著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步伐進一步加快。
上海證券報 證監會召開進一步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專題座談會 吳清:歡迎專家學者、媒體記者反映市場呼聲、建言獻策、開展監督
中國證監會10月20日發布消息稱,近日,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吳清在北京召開進一步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專題座談會,與專家學者、財經媒體負責人代表深入交流,充分聽取意見建議。他表示,歡迎專家學者、媒體記者及時向證監會反映市場呼聲、建言獻策、開展監督,共同推進資本市場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實現高質量發展。
首次落地中國內地 從中國視角審視全球支付體系發展 金融界“奧運會”今日在北京開幕
在全球金融機構的矚目下,由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主辦的“Swift國際銀行業運營大會”于10月21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開幕。
首批23家回購增持貸款案例落地 已簽署貸款協議或取得貸款承諾函
首批貸款回購增持案例在A股市場正式落地。10月20日,23家滬深上市公司披露公告,表示公司或大股東將使用銀行專用貸款資金用于股票回購或增持。
多方合力打出“組合拳” 數據顯示房地產市場正回穩
自9月底以來,住房城鄉建設部等多部門抓存量政策落實,抓增量政策出臺,打出一套“組合拳”,推動市場止跌回穩。同時,北京、上海、深圳、西安、天津等多地進一步優化當地房地產相關政策,降低居民購房成本,減輕還貸壓力,支持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目前來看,政策效果已經開始顯現。房地產開發投資、新建商品房銷售等主要指標降幅繼續收窄。上海證券報記者在北京等地調查看到,9月底以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新房的看房量、到訪量、簽約量明顯增加,二手房的交易量持續上升,市場出現了積極變化。
證券時報 證監會召開專家學者與媒體負責人座談會 推進資本市場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與會代表就資本市場下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具體建議,包括進一步增強資本市場制度包容性、適配性和精準性,打通制度執行“最后一公里”,推動更多優質科技企業發行上市、并購重組等案例落地;統籌推動融資端和投資端改革,逐步實現IPO常態化,積極培育耐心資本,大力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綜合施策提振資本市場,堅持在法治軌道上深化改革,進一步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改進和優化預期管理,加強投資者教育和服務,引導理性投資、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等等。
回購增持貸款首批案例落地 23家上市公司率先行動
10月20日,23家滬深上市公司先后披露公告,表示公司或控股股東已與銀行簽訂貸款協議或取得貸款承諾函,將使用貸款資金用于回購或增持。這意味著首批回購增持案例正式落地。
政策給力、服務得力、企業發力!高質量案例接連涌現 深市并購重組“新”風勁吹
近期,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支持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并購重組是支持經濟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市場工具。特別是在當前全球未來產業格局加速演變、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加快推進的背景下,亟須更好激發并購重組市場活力,助力企業提質、產業整合和科技創新。
三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共促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
10月20日,北交所、全國股轉公司與工信部在2024金融街論壇年會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完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融資服務體系。根據戰略合作協議,北交所、全國股轉公司與工信部將加強協同聯動,從制度對接、企業培育、工作銜接三個方面開展合作,形成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的強大合力。
證券日報 證監會召開進一步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專題座談會
座談中,大家一致認為,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召開以來,一攬子有針對性的增量政策接續發力,釋放了加力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積極信號,有效提振了資本市場投資者信心和活躍度,股市活力的提升也將促進“金融活、經濟活”正反饋效應的釋放。
金融管理部門“掌門人”發聲釋放了哪些積極信號?
10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云澤、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這三位金融管理部門“掌門人”在2024金融街論壇年會上齊發聲,釋放出穩經濟、提振市場的鮮明信號。
北交所、全國股轉公司與工業和信息化部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共同完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融資服務體系
根據戰略合作協議,北交所、全國股轉公司與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加強協同聯動,從制度對接、企業培育、工作銜接三個方面開展合作,形成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的強大合力。
穩股市提信心 首批23家上市公司公告回購增持貸款進展
10月20日,招商蛇口、中國石化等23家上市公司先后披露公告,表示公司或控股股東已與銀行簽訂貸款協議或取得貸款承諾函,將使用貸款資金用于回購或增持,這意味著首批回購增持案例正式落地。據記者梳理,23家公司公告的回購增持貸款額度上限合計超過110億元。
人民日報 自覺服從全局 完善宏觀調控
宏觀政策是保持經濟總量平衡、促進經濟結構優化的工具,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做好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加強預期管理。”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對做好當前經濟工作、實現全年目標任務意義重大。今日起,本版推出系列評論與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共同探討。
發揮以舊換新的“乘數效應”
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成效如何?前不久,有關部門在10余個省市開展調研,結果顯示八成以上消費者知道以舊換新政策,七成以上消費者愿意積極參與到這項政策中來。從消費者的參與度來看,政策正在發揮擴內需、促消費的帶動效應。
經濟日報 截至8月末 共有1463家上市公司實施回購——回購增持升溫釋放積極信號
今年以來,A股上市公司回購和重要股東增持升溫。其中,既有多家公司的注銷式回購優化股本結構,也有公司董監高、實控人“自掏腰包”的增持,實施頻次和落地速度也較以往有所提高。
9月份乘用車產銷結束5個月連續下滑勢頭——車市“金九銀十”結構性回暖
“金九銀十”是車企秋季新品密集上市季,也是傳統的汽車消費旺季。數據顯示,今年9月份,我國汽車產銷雖然同比有所下降,但環比實現兩位數增長。尤其是乘用車產銷結束5個月連續下滑勢頭,成為“金九銀十”新亮點。
21世紀經濟報道 首批回購增持貸款來了!23家 涉及金額超百億元!
10月20日,招商蛇口、中國石化等23家上市公司先后披露公告,表示公司或控股股東已與銀行簽訂貸款協議或取得貸款承諾函,將使用貸款資金用于回購或增持。
晶科能源擬發GDR募資不超過45億元 今年已有四家光伏公司籌劃境外上市
10月20日下午,光伏龍頭晶科能源(688223.SH)發布公告,擬發行全球存托憑證(GDR)并在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根據公告,該公司此次發行GDR的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人民幣45億元(或等值外幣),扣除發行費用后的凈額將用于美國1GW高效組件項目、山西二期14GW一體化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或償還銀行借款。
第一財經 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超六千億 上海如何用好公共數據
數據作為新的生產要素,是基礎性資源和戰略性資源,隨著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的頂層設計出臺,從中央到地方正采取系統化措施促進公共數據“供得出、流得動、用得好”。
近期,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勝選的概率有所攀升。高盛認為,近期資金流入黃金ETF,對美國大選前的投資組合進行重新定位。無論選舉結果如何,由于全球利率逐步下降以及央行需求結構性增加,黃金價格可能會進一步上漲。如果特朗普獲勝,金價可能會進一步上漲,原因包括美聯儲可能面臨的獨立性風險以及關稅等地緣政治風險。
經濟參考報 金融部門密集發聲 增量政策“組合拳”加快落實推進
展望未來一段時間,貨幣政策將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將繼續下行,預計年底前存款準備金率有望進一步下調,與此同時,圍繞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穩定資本市場和房地產市場、擴大金融高水平開放,一批政策舉措也正在加快落實。
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首批案例落地
10月20日,在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宣布設立兩日后,市場迎來首批落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