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星期三),今日報刊頭條主要內容精華如下:
中國證券報 國資委召開會議表示 央企原則上不得新設收購新參股金融機構
國務院國資委6月4日消息,國務院國資委黨委3日召開擴大會議。會議認為,要深入貫徹落實《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問責規定(試行)》,立足出資人定位,修改完善中央企業金融業務監管制度,突出嚴的基調,做到“長牙帶刺”、有棱有角。
國家能源局:科學確定各地新能源利用率目標
國家能源局6月4日就近日印發的《關于做好新能源消納工作保障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發布政策解讀。國家能源局表示,《通知》明確了加快推進新能源配套電網項目建設、積極推進系統調節能力提升和網源協調發展、充分發揮電網資源配置平臺作用、科學優化新能源利用率目標四項重點任務。
規模30萬億元九成五是固收 失衡的銀行理財結構天平
4月以來,銀行理財市場規模顯著增長引發市場廣泛關注。其中,流動性和收益性俱佳的固收類產品增長尤為迅猛。業內人士認為,這一增長現象主要源于“比價效應”引發的“存款搬家”。
景氣度有望提升 游戲行業迎發展新機遇
今年以來,游戲行業呈現穩定運行態勢,國內游戲市場恢復增長,手機游戲APP、微信小游戲月活躍用戶再創新高 。5月20日,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公布了5月國產網絡游戲審批版號名單,此次共有96個游戲過審。政策端,中國互聯網協會發布《未成年人網絡游戲服務消費管理要求》團體標準(征求意見稿),這是游戲行業首個未成年人消費管理和退費規范。
上海證券報 2024陸家嘴論壇將于6月19日至20日召開 證監會將發布資本市場相關政策舉措
上海證券報記者4日從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獲悉,2024陸家嘴論壇將于2024年6月19日至20日召開。據了解,本屆論壇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和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中國證監會共同主辦,由中國證監會主席與上海市市長擔任共同輪值主席。
國資委對央企金融業務“劃紅線” :不得新設、收購、新參股各類金融機構
對于中央企業涉足金融業務,國務院國資委再作重要部署。6月3日召開的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擴大會議明確,各中央企業原則上不得新設、收購、新參股各類金融機構,對服務主業實業效果較小、風險外溢性較大的金融機構原則上不予參股和增持。
對中國房地產市場態度轉暖 外資積極做多地產板塊
近兩個月來,高盛、摩根士丹利、貝萊德等外資巨頭紛紛對中國房地產市場轉投“信任票”。多家外資機構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當前,中國房地產市場政策面和銷售數據積極因素不斷積累,此前的不利形勢發生了轉變。另據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陸續有外資悄然買入房地產板塊及上下游產業鏈公司。
監管強光照出A股公司財務造假三大伎倆
有的公司自導自演財務造假“獨角戲”,有的公司玩轉“財技”試圖渾水摸魚,還有的公司與第三方機構“打配合”共同編織一張龐大的財務造假網……然而,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無論“財技”如何高超、手段如何隱秘、利益如何輸送,在當前市場穿透式監管的強光之下,造假者,終將自食其果。
證券時報 2024陸家嘴論壇“定檔” 證監會已備“政策禮包”
6月4日,上海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4陸家嘴論壇有關情況。證券時報記者從會上獲悉,2024陸家嘴論壇將于6月19日至6月20日在上海舉辦,該屆論壇由上海市政府和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中國證監會共同主辦,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與上海市市長龔正擔任共同輪值主席。
四部門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
6月4日,工信部等四部門公布首批進入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聯合體。聯合體由包括比亞迪、長安汽車在內的9家車企和相關的9家使用主體構成。相關準入和試點將在北京、上海、深圳等7個城市展開,試點產品覆蓋乘用車、客車以及貨車三大類。工信部表示,試點過程中將系統開展產品測試與安全評估工作,探索完善智能網聯汽車生產準入管理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體系。
國資委“升級”央企履行社會責任目標
6月4日,國務院國資委印發《關于新時代中央企業高標準履行社會責任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分別提出到2025年和到2030年推動中央企業高標準履行社會責任的工作目標。相較于2008年發布的指導意見,新版文件中有不少新意,如強調國資央企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信息披露要求,提出將逐步建立健全國有企業功能價值評價體系等。
A股市場加速出清 優勝劣汰效應進一步顯現
在資本市場新“國九條”、證監會發布《關于嚴格執行退市制度的意見》的大背景下,疊加年報季后因素,近段時間A股市場被實施風險警示的公司和退市公司數量均大幅增加,A股市場優勝劣汰出現加速趨勢。
證券日報 證監會:將在陸家嘴論壇期間發布資本市場相關政策措施
2024陸家嘴論壇將于6月19日至20日召開。6月4日下午,上海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上海市委金融辦常務副主任周小全介紹2024陸家嘴論壇有關情況。中國證監會辦公廳副主任王利在新聞發布會上透露,本屆論壇期間,證監會將發布資本市場相關政策措施。
國資委:中央企業原則上不得新設、收購、新參股各類金融機構
國務院國資委再次就中央企業金融板塊業務發聲。《證券日報》記者6月4日從國務院國資委獲悉,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在6月3日召開擴大會議時強調,從嚴控制增量,各中央企業原則上不得新設、收購、新參股各類金融機構,對服務主業實業效果較小、風險外溢性較大的金融機構原則上不予參股和增持。
聚焦券商2024年A股中期策略:未來半年或存較好投資機會
2024年即將過半,各大券商正密集召開A股中期策略會,對下半年的投資策略、行業配置等作出最新研判。各家券商投資策略的關鍵詞頗具特色,如“向新重塑,耐心資本”“尋找波動中的‘定力’”等。部分券商認為,A股未來半年或存在較好的投資機會;行業配置方面,券商普遍看好新質生產力、中國企業“出海”、紅利主題等相關板塊。
1萬億元增發國債落地步伐加快 相關項目開工建設穩步推進
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研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李超日前在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增發國債項目進展總體順利,各地正在抓緊推動項目開工建設,截至目前,在已落地的1.5萬個項目中,已開工建設的約1.1萬個,開工率超過70%。
人民日報 抓好“三大工程”建設 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日前召開的全國切實做好保交房工作視頻會議要求,“扎實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城中村改造和‘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三大工程’”。推進“三大工程”的意義是什么?目前工作進展如何?
前4月輕工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20.8%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近日發布數據顯示:今年前4月,輕工業實現營業收入近7萬億元,同比增長2.6%,實現利潤4112億元,同比增長20.8%。輕工業經濟運行延續回升向好態勢,對工業經濟穩定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經濟日報 今年以來金銀銅錫鎳等重要有色金屬漲幅均超30%—— 加強大宗商品價格風險管理
今年以來,國際大宗商品市場穩步回升。截至目前,金銀銅錫鎳等重要有色金屬漲幅均超30%。原油、農產品價格也大幅上漲。對于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原因,分析認為,一方面,全球經濟正發生諸多結構性變化,國際市場對美元信心有所下降;另一方面,為保護本國產業發展和刺激經濟,各國加大了對國內生產、綠色轉型的投資,導致原材料需求激增。
我國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 9個聯合體首批入選
按照《關于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工作的通知》有關工作安排,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組織研究確定了首批9個進入試點的聯合體。
21世紀經濟報道 債市醞釀新主線 如何“借基”穩妥上車?
從地產政策、新增社融數據披露到兩次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回顧債市的五月,一系列時點動態曾驅動著市場定價與投資者情緒的起伏。不過隨著二季度進入尾聲,市場震蕩走強的趨勢回歸,并有望在利空因素出盡后進入新主線邏輯。
A股600余家變更募投企業:“圈錢”藏匿嚴管中
日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獨家獲悉,有地方證監局要求上市公司上報募集資金使用情況,對每筆資金使用情況進行詳細說明,對于轉變募集資金用途的,需要解釋原因;存在問題的,則需上報調整措施。而且,此番募集資金嚴查并非僅針對IPO項目,而是包括定增、可轉債等各類募資。
第一財經 新能源消納新政發布!放寬利用率目標 強調跨省調節
消納能力不足已經成為制約新能源大規模發展的一大瓶頸,國家有關部門正致力于從多角度攻克這個難題。國家能源局4日公布的《關于做好新能源消納工作保障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提出,從加快推進新能源配套電網項目建設、積極推進系統調節能力提升和網源協調發展、充分發揮電網資源配置平臺作用等六個方面集中發力,旨在提升電力系統對新能源的消納能力,確保新能源大規模發展的同時保持合理利用水平,推動新能源高質量發展。
斯坦福團隊抄襲事件背后:中美AI研發競逐“貼身戰”
近日,一場斯坦福大學AI項目團隊抄襲中國大模型公司開源產品的鬧劇,在AI新時代下,為中美技術追趕局勢按下刷新鍵。
經濟參考報 四部門有序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
記者6月4日從工業和信息化部獲悉,按照《關于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工作的通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等四部門組織專家對首次集中申報的方案進行了初審和擇優評審,研究確定了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廣汽乘用車有限公司等9個聯合體進入試點。
補短板防風險 金融嚴監管釋放強信號
“長牙帶刺”與“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已成為今年金融領域關鍵詞。日前,中央高層會議以及金融監管部門五日內三度發聲,釋放出嚴監管與防風險將繼續升級的信號。針對重點領域,新一輪金融監管將以“嚴”字當頭,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關鍵點放在了彌補金融風險問責領域制度空白、提升監管執法效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