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加速滲透產業,AI人才市場供需兩旺,從頂尖人才到應屆生,互聯網大廠和頭部AI企業開出真金白銀招攬人才。近日,MiniMax啟動百萬美金期權激勵吸引人才,字節跳動也被傳出要針對Seed部門(豆包大模型團隊)發長達18個月的期權。另外,多家互聯網大廠在校招時都專門針對AI人才擴招或開辟專項計劃,其中今年百度校招AI職位占比超九成,阿里校招AI職位超六成。
近期,脈脈發布數據稱,截至2025年7月,人工智能相關崗位的平均月薪在4.7萬至7.8萬元之間,部分人工智能實習生的日薪達4000元。
但“高薪”成為人工智能代名詞的同時,參與應聘的求職者卻不一味選擇高薪和噱頭。針對今年秋招,不止一位參與者向南都N視頻記者表示,他們在反選企業時更看重企業的具體落地情況,比如企業的數據和場景是否足夠豐富。
大廠開出百萬美金期權,實習生最高日薪4000元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加速滲透產業,AI人才相關崗位的薪資也水漲船高。近期,脈脈發布數據稱,截至2025年7月,人工智能相關崗位的平均月薪在4.7萬至7.8萬元之間,部分人工智能實習生的日薪達4000元。
9月8日,南都N視頻記者從MiniMax方面了解獲悉,近期大模型企業MiniMax啟動百萬美金期權激勵吸引人才。根據員工對公司的貢獻程度不同,MiniMax將向員工提供幾十萬美元到幾百萬美元不等的激勵,以鼓勵員工大膽追求AGI。據悉,此次MiniMax的期權激勵將覆蓋技術、產品、職能等全崗位員工,只要符合人才激勵標準,均可參與到此次期權激勵中,甚至實習生當中都有獲得數十萬美金的案例。
9月4日,有消息稱,字節跳動為旗下關鍵的Seed部門(豆包大模型團隊)實施一項期權增發計劃,此次激勵主要對象是大模型方向的核心技術員工。從具體的激勵方案來看,此次增發將嚴格依據員工的綜合績效以及職級差異進行細致分配。員工每月有機會獲得價值分別為9萬元、11萬元以及13萬元人民幣的字節期權,并且以按月歸屬的方式發放,首批預計發放周期將長達18 個月。
除了發獎金發期權,近期,騰訊還啟動了活水專項,將原來需要活水員工工作滿一年的期限縮短至3個月,該規定專門針對混元大模型、元寶、微信電商、微信大模型四個部門。
百度AI職位占比超九成,阿里超六成
前程無憂近期發布的《2026屆校招市場AI人才需求報告》顯示,脈脈上人工智能新發崗位數量較去年同期增長超10倍,有超過1000家人工智能企業在平臺上招聘人才,相關在招崗位數量超過7.2萬個,除了技術崗位之外,設計、銷售、人事等多個非技術崗位也在熱招。
其中,阿里巴巴秋招計劃發出7000多個錄用名額,AI相關崗位占比超六成,部分AI業務部門占比更高,其中阿里云、阿里國際、釘釘占比80%,高德占比75%;百度今年計劃發出4000多個錄用名額,AI相關職位占比超九成,新增90個職位,覆蓋多模態、跨模態等方向,聚焦AI最前沿新興領域;美團今年校招計劃招聘6000人,三分之一以上為技術崗,還首次推出“AI產品經理提前批”專項;騰訊招聘相關負責人在今年啟動校招時表示,“AI+”領域將大幅增加對校招生的投入,開放更廣闊、更具前沿性的AI相關崗位。
除了常規秋招以外,大廠也開始關注頂尖AI人才。近期有消息稱,OpenAI著名研究者姚順雨已經加入了騰訊混元大模型團隊,他將在混元組建一支自己領導的研究團隊,年薪達上億元,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業內關注。不過,9月12日騰訊已經辟謠該消息。
大廠對頂尖AI人才自有一套招聘專門計劃。其中,阿里推出“阿里星頂尖人才招募培養計劃”、字節跳動先后設立了“筋斗云”和“Top Seed”人才計劃、美團延續開設多年已引進百名行業精英和頂尖作者的“北斗計劃”、騰訊推出“青云計劃”和AI產品經理培訓生項目兩個專項計劃。
南都N視頻記者關注到,上述大廠對頂尖AI人才的招聘計劃均面向高校碩博或相關人才展開,且都期待應聘者帶著論文成果或相關項目專利應聘。 除此以外,AI六小龍中月之暗面、MiniMax、智譜AI和階躍星辰都于近期啟動了2026屆校招。頂會、競賽經驗同樣成為了應屆生加入AI六小龍的硬指標。
應屆生開始反選企業,更注重AI是否落地
盡管AI在近年成為了高薪的代名詞,但不止一位今年秋招參與者表示,他們也看重企業的具體落地情況。
鄒滔今年秋招通過美團“北斗計劃”拿到大模型算法工程師崗的錄用通知。手握近十篇論文、畢業于清華的他今年參加秋招時面向互聯網大廠和頂級大模型初創企業投遞了20-30份簡歷,他坦言自己參加秋招初期也因為競爭激烈而感到焦慮。
但隨著自己對技術趨勢的深入理解,鄒滔在秋招時關注的重點開始轉向企業的技術落地能力,而非單純的高薪?!拔以谕哆f簡歷時會考慮企業的技術落地空間、資源投入力度和團隊文化氛圍等方面的因素,在面試中則更關注企業是否有真實場景的AI需求,而不是僅追求‘大模型噱頭’,因此我會優先考慮能提供‘大規模數據 + 復雜場景’的企業,美團豐富的業務場景為AI 技術迭代提供了天然試驗場,這是吸引我加入的重要原因。”
秋風今年秋招面試了包括大廠和AI六小龍在內共20多家企業,后續他拿到了幾個AI算法崗的offer(錄用通知)。按照他的說法,目前找數據豐富的場景已經成了許多求職者或者行業的共識,因為這會涉及企業的具體落地情況?!斑@個其實是求職者或者行業的一種共識,現在AI領域最重要的東西是數據,數據的好壞基本上就決定這家企業在通用能力或在垂直領域能做的東西的上限。”
上述前程無憂相關報告還指出,今年企業招聘AI人才的核心指標發生顛覆性變化:專業基礎和實踐能力是企業招聘 AI相關應屆生時最看重的因素,數學與算法基礎、實際項目/實習或競賽經歷比例分別為60.3%和52.5%。同時,精通當前熱門技術(34.6%)和軟硬件協同開發經驗(30.7%)作為 AI 領域關鍵技術能力,也是企業招聘時重點關注因素。但名校學歷(28.8%)重要性僅位居第五,“紙上談兵”式人才正在失去競爭力。
秋風透露,他今年在參與AI招聘時發現無論是校招還是實習崗位企業都要求先試一下再轉正。他認為目前AI行業需要從業者在極大的不確定性中去做出應該做的事情,但大家已經卷到沒有辦法區分出誰更加厲害的程度,因為非常需要驗證應聘者的“落地性”,驗證的方法就是先實習,看看是否能把工作做好。
他也進一步建議稱,目前AI技術迭代非???,可能三個月前大家還都熱火朝天在用的東西三個月后已無人關注,他建議秋招應聘者在求職時應該錨定具體要解決什么問題,而不是錨定技術?!翱赡芤朊靼椎降资且龌A模型能力的提升,還是解決具體領域的問題,總體來說就是你要想明白自己要用AI實現什么目標,這樣也許能更好找到定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