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晚間,TCL科技(000100.SZ)發布公告,宣布將聯合廣州市政府方面,共同投資約295億元建設一條第8.6代印刷OLED顯示面板生產線(簡稱“t8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決策標志著TCL科技在戰略上的重大轉向。就在16個月前,該公司曾公開表示“無新建8.6代OLED產線的投資計劃”。
公告顯示,t8項目將落地廣州市,規劃月加工約2.25萬片2290mm×2620mm尺寸的玻璃基板,主要產品覆蓋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顯示器等中尺寸IT應用領域。
項目將由TCL華星與廣州市人民政府及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共同投資。項目總投資額295億元,其中147.5億元作為注冊資本金注入項目公司“廣州華星光電印刷顯示技術有限公司”。TCL華星將出資88.5億元,持有項目公司60%的股權;廣州方面協調的國企出資59億元,占股40%。根據規劃,項目建設周期為24個月,預計在2025年11月正式動工 。
近年來,為應對中尺寸IT產品向OLED升級的趨勢,海內外大廠已先行布局。
2023年11月,京東方宣布投資630億元在成都建設第8.6代AMOLED生產線;2024年5月,維信諾公告擬在合肥投資550億元建設同規格產線;更早之前,三星顯示也已公布相關投資計劃。這些廠商普遍采用的是“蒸鍍”技術。
與這些主流選擇不同,TCL押注的印刷OLED技術被認為在中尺寸領域更具成本優勢。TCL方面表示,印刷OLED的材料利用率可高達90%,超過蒸鍍技術約30%的水平,且在投資和制造成本上更低,有望解決中尺寸OLED長期面臨的“高成本、低良率”難題。
同時,業內信息顯示,蒸鍍路線的核心設備蒸鍍機產能有限,TCL選擇印刷路線或也意在規避這一供應鏈瓶頸。
巨額投資的背后,是中尺寸顯示市場的廣闊前景。據市場研究機構Omdia預測,到2030年,應用于筆記本電腦的AMOLED面板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33%,車載顯示器和桌上型顯示器的年復合增長率也將分別達到27%和19% 。
不過,雖然前景誘人且已有初步驗證,但印刷OLED作為一項尚未在IT等中尺寸領域進行過大規模商業化量產的技術路線,其最終的良率爬坡速度、成本控制能力和市場接受度仍是未知數。
TCL科技在公告中也提示了風險,指出新型顯示行業屬于強周期性行業,波動性較大,新項目在經營過程中可能因管理不善等問題,導致生產效率下降、產品銷售受阻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