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修訂版正式實施已近兩個月,“車企60天賬期”整改情況如何?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納入統計范圍的16家上市乘用車企業(A股+H股)的應付賬款和應付票據(以下簡稱“應付貿易款項”)合計0.95萬億元,較2024年年末減少6.21%,其中,13家車企的應付貿易款項呈現下降趨勢,表明車企占用供應商的資金情況有所緩解。
對此,有券商分析人士指出,車企長期占用供應鏈資金現象突出,國家有關部門要求車企縮短賬期旨在以切實行動推動上下游資金高效流轉,助力產業鏈良好協同發展。從整車廠角度來看,強制縮短賬期可能會倒逼管理創新、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從整個產業生態角度來看,頭部車企以賬期承諾彰顯領軍擔當,行業由“成本轉嫁”轉向“生態共建”,有助于產業生態的健康完善。
車企60天賬期政策漸顯效
此前,車企利用自身地位占用供應商資金現象突出,引發社會廣泛關注。應付貿易款項是觀察上市車企占用供應商貿易款項的重要評估指標。
具體來看,行業巨頭比亞迪(002594.SZ)、上汽集團(600104.SH)、吉利汽車(00175.HK)這三家車企的應付貿易款項均在下降。
其中,吉利汽車下降最快。2025年上半年,吉利汽車應付貿易款項達1051.61億元,較年初的1131.85億元下降7.18%。從結構角度看,截至2025年6月30日,吉利汽車應付賬款由年初的862.73億元下降10.66%至770.73億元;應付票據由年初的269.12億元上升至279.88億元,上升約4.0%。具體來看,對第三方的應付款項下降明顯,由2024年年末的599.52億元下降至2025年年中的539.84億元,降低約9.95%。
其次是上汽集團。今年上半年,上汽集團期末應付貿易款項為2305.53億元,較2024年年末減少約4.39%。上汽集團的應付賬款主要包括應付整車款、材料款、配件款等。上汽集團應付關聯方等未結算項目主要來自合營及聯營企業,分別達到56.69億元和19.05億元,比去年年末分別下降30.72%和41.74%。
從絕對的占用資金規模來看,比亞迪仍居行業第一。今年上半年,比亞迪期末應付貿易款項減少3.01%,由去年年末的2440.27億元減少至2366.86億元。從應付賬款和應付票據的比例來看,應付賬款仍然占其賒購能力的絕大部分,應付賬款占應付貿易款項的比例為99.38%。從應付賬款的結構來看,應付賬款的下降主要來自于1年以內應付賬款的降低,由2024年年末的2404.18億元下降2.80%至2336.88億元;其余期限結構的應付賬款均有增加,比如,1年至2年期限結構的應付賬款由去年年末的6.68億元上升至9.17億元,增長約37.39%。
龍頭車企應付貿易款項總額減少,直接拉低行業整體平均值,但一些車企的應付貿易款項不減反增。例如,截至今年6月30日,小鵬汽車應付貿易款項為306.87億元,較2024年底增加32.96%,增速位居16家車企之首。其次是零跑汽車,期末應付貿易款項為233.28億元,較2024年底增加23.41%。絕對金額增加或與公司業務規模擴大有關。
從應付賬款周轉角度來看,今年上半年,16家車企中有10家車企應付賬款周轉天數較2024年同期減少,車企數量占比為62.5%。長城汽車、理想汽車、賽力斯等車企應付賬款周轉天數同比均增加。特別是賽力斯,今年上半年的應付賬款周轉天數為266.22天,較2024年同期的165.18天增加了101.04天,其增幅位居16家車企之首。
財報顯示,2024年,賽力斯經營活動現金流出合計1392.11億元,月均經營活動現金流出為116.01億元。截至2024年末,公司貨幣資金合計459.55億元,交易性金融資產為40.49億元,其中使用受限的貨幣資金余額為396.22億元,公司期末可自由支配資金余額為103.82億元。據此,賽力斯2024年末現金覆蓋月數為0.89(103.82/116.01)個月,公司資金緊張狀況可見一斑。目前,賽力斯在全力推進H股上市融資事宜。
賒購能力現結構性分化
整體來看,2025年上半年,16家上市車企應付貿易款項平均數為595.29億元,較年初下降6.21%;中位數為304.45億元,較2024年年底增加3.95%。這表明頭部車企現金流改善、主動壓降對供應商負債,是“降大頭”的主力,而體量居中或偏小車企對上游占款仍在擴張,資金鏈依舊緊繃。
比如,2025年上半年,小鵬汽車應付貿易款項為306.87億元,較2024年年末增加約32.96%。具體來看,2025年上半年,應付賬款達到169.59億元,較去年年末增加約11.71%。從應付賬款的賬齡結構來看,3—6個月賬齡比例大幅增加。由2024年年末的3.28億元增加到2025年上半年的10.27億元,增幅213.63%;0—3個月賬齡比例增長約7.24%,由去年年末的143.78億元增加至154.19億元。應付票據方面,2025年上半年,公司應付銀行承兌票據為137.28億元,較去年年末的78.99億元增加約73.8%。結構方面,0—3個月賬齡為87.85億元,較去年年末54.48億元增長約61.26%;3—6個月賬齡為49.43億元,較去年年末增長約101.67%。
今年上半年,零跑汽車的應付貿易款項為233.28億元,較2024年年末的189.03億元上升約23.41%,增量主要來自于應付票據的增加。2025年上半年,零跑汽車應付票據由2024年年末的73.28億元增加至114.73億元,增加約56.68%。零跑汽車表示,應付票據的到期期限介乎3至6個月之間,發行該等應付票據由若干受限制現金、短期銀行定期存款及應收票據擔保。
同時,也有車企的應付貿易款項下降明顯。例如,今年上半年,長安汽車期末應付貿易款項余額合計較年初降低約30.62%,由今年年初的786.46億元下降至545.61億元。公司期內應付賬款由去年年末的438.36億元下降42.46%至252.2億元,應付票據由年初的348.11億元下降至293.36億元,下降約15.73%。長安汽車解釋稱,應付賬款變動主要是由于縮短供應商支付賬期所致。
業內人士表示,工信部提出將鞏固新能源汽車行業“內卷式”競爭綜合整治成效,國家監管部門正在持續加大力度整治市場非理性競爭行為,但市場集中度持續提升,賒購能力也呈現出分化狀態,“馬太效應”日益凸顯,尾部企業仍面臨不小的生存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