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江西省南昌縣的江西佳時特數控股份有限公司“5G+智慧車間”里,自動搬運車搭載著原材料往來穿梭,超快速換刀機、機械臂等自動化設備高速運轉……通過整合AI算法、自動導引運輸車與高精密機床,佳時特打造了“客戶只需提供圖紙”的無人化生產模式,可實現24小時自主運行,生產效率提升30%,人力成本降低40%。
“今年4月,在北京舉行的第十九屆中國國際機床展覽會上,我們與華中數控聯合發布的智能立式五軸加工中心,搭載了集成人工智能芯片與大模型的智能數控系統,成為展覽會上AI技術與機床融合的典范。”江西佳時特數控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事務代表張吉濤說。
這家企業20年前只是普通的機床維修商。憑借自主創新,佳時特完成了從維修服務到高端制造的跨越,S7系列機床獲得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際先進水平”認證,產線柔性配置、人機協同制造、工藝動態優化三大場景成為行業標桿,五軸加工中心入選國家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目錄……
“企業的創新發展,離不開縣里的創新支撐體系。”張吉濤說,2020年,佳時特面臨研發資金短缺困境時,南昌縣通過基金及時注資5000萬元,并協助企業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南昌縣建立“普惠+特惠”政策體系,通過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政策惠及534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對重點企業實施“一企一策”精準扶持。
在平臺建設方面,南昌縣著力構建“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高成長性企業”的梯次培育體系,引進大院大所共建科研平臺。江西省智能產業技術創新研究院、江西省納米技術研究院、南昌大學國際食品創新研究院等相繼落戶,為企業科研搭建共享平臺。
南昌縣還推廣“揭榜掛帥”機制,讓企業技術需求面向全國張榜。
“咸鴨蛋生產分鹽水腌制和黃泥腌制兩種工藝。鹽水法生產周期長、蛋白過咸;黃泥法雖出油率高,但微生物和重金屬超標風險大,改良工藝是行業升級的關鍵。”在與南昌縣對接“揭榜掛帥”科研攻關項目時,江西梅氏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熊茂偉拋出了企業的科研難題。這家以禽蛋制品加工為主營業務的龍頭企業希望通過技術攻關實現雙重突破:改良傳統鹽水法降低鹽度、縮短周期,同時研發成分明確的安全涂泥替代黃泥。
今年5月,南昌縣發布2025年首批13項企業技術需求榜單,吸引了包括武漢理工大學、東南大學在內的35個科研團隊參與攻關。截至目前,全縣已推進4批次“揭榜掛帥”項目,帶動研發投入1.86億元,有效推動了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
從一家企業的創新突圍到全域創新生態的構建,南昌縣正以“政策—平臺—機制”協同創新的生態體系,推動科技創新“關鍵變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最大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