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晚間,衛光生物(002880.SZ)發布半年度報告。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18億元,歸母凈利潤1.08億元,扣非凈利潤1.06億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至此,血液制品上市公司中期報告已全部出爐。在上半年血液制品行業需求及價格雙降的背景下,衛光生物也成為少有利潤保持穩健的上市公司之一。
“十四五”期間,以國有血液制品企業為代表的行業整合加速推進,2024年血液制品五家國有企業產能占全國的36%、采漿量約占全國的39%。為盡快向千億目標邁進,2025年上半年,衛光生物有序推進智能產業基地項目重點項目,擬定增擴產破局產能瓶頸。此外,針對國內血漿利用率低、產品品種少等核心問題,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研發費用同比增長14%,管線研發穩步推進。旗下衛光生命科學園影響力顯著提升,物業出租收入增長28%,成為公司發展的重要補充動能,并有望助力公司加速平臺化產業生態的構建。
定增擴產筑牢行業地位,鑄就差異化血液制品先鋒
在行業整合、政策推動及下游需求的多重驅動下,血制品行業正處規模擴張及質量效益轉型的關鍵期。目前我國正在建設中的產能超5000噸,規劃中的產能數千噸,行業生產規模升級態勢明確,競爭格局加劇。
2025年7月,衛光生物公告擬定增擴產破局產能瓶頸,為長期增長蓄力。據披露,公司擬通過定增的方式募資不超過15億元,其中12億元將投向智能產業基地項目。該產業基地總投資23.08億元,建設周期4.5年,建成后年處理血漿能力將達1200噸,較現有產能(2013年建成生產線經改造后年投漿量650噸)實現近翻倍增長。“量變”同時,產業基地的建設也將推動公司在產品類目上實現“質變”。據悉,該智能工廠可生產人血白蛋白、靜注人免疫球蛋白等十幾類血液制品,既能緩解行業供需矛盾,更能助力公司擴大市場份額、提升行業地位。
對于血制品企業,血制品業務的競爭力,一方面體現在采漿量及產能擴容上,而另一方面則源自“噸漿收入”,代表了企業能從有限的血漿中提取多大的價值,其背后正是由研發創新所支撐的產品類目。據公司披露,近年來衛光生物先后實現人纖維蛋白原、人凝血因子Ⅷ、人凝血酶原復合物獲批上市銷售,已上市產品共計11個品種23種規格,位列全國血液制品行業前列。
作為華南區域唯一一家血液制品國有上市企業,衛光生物的此次擴產意義重大。光明區政府公示的遴選方案明確表示,項目落成可吸引一批生物醫藥產業領域人才落戶光明,推動光明區生物醫藥產業進一步發展,對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正向引領作用。
創新驅動發展,新品產業化穩步推進
就行業而言,大多數美西方血液制品頭部企業可生產15種左右血液制品,而我國優勢企業大多僅能生產10-11種血液制品,微量蛋白和部分凝血因子產品尚未上市,血漿綜合利用水平低。一手抓產能,一手抓研發,逐步縮小國內血液制品產業與全球產業的差距,也是血液制品企業的必答題。
公開資料顯示,在衛光生物7月份召開的運營分析會上,“以創新為引擎,加快研發轉化”被置于下半年五方面重點工作之首。公司表示,當前醫藥行業正處于深刻變革期,血液制品企業必須完成從規模擴張向質量效益的轉型。
近期,公司通過互動易平臺指出,公司正加速推進第四代層析工藝靜注人免疫球蛋白(四代靜丙)、人纖維蛋白粘合劑、人纖溶酶原等新產品產業化,目前四代靜丙已完成Ⅲ臨床試驗受試者入組與生產線建設,人纖維蛋白粘合劑已啟動Ⅲ期臨床,皮下注射人免疫球蛋白、人凝血因子Ⅸ、人抗凝血酶Ⅲ等新產品已完成臨床前研究,正加速推進注冊臨床。從財務數據上看,2025年上半年,公司逆勢加碼研發投入,研發費用同比增長14.22%,達到2383.45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衛光生物檢測中心成功通過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評審,獲得實驗室認可證書,標志著公司檢測中心的技術能力、質量管理水平及檢測數據權威性達到國際認可標準,有望進一步鞏固公司在技術研發層面的競爭優勢。
園區進入“收獲”期,打造平臺化生物醫藥新銳
衛光生物的半年報數據中,另一組數據同樣值得關注。上半年公司物業出租收入實現7367.47萬元,同比增長28.02%。截至報告期末,園區創業空間去化率達到約80%,入駐企業60余家。
衛光生命科學園作為衛光生物建設“平臺化生物醫藥新銳”的核心載體,在投入使用兩年后,不僅實現了經營業績的穩步提升,更吸引了深圳醫學科學院、深圳灣實驗室等灣區生物醫藥新銳,并建設了動物實驗平臺、CDMO公共技術平臺、mRNA疫苗以及創新生物藥技術平臺、合規注冊管理等公共服務平臺,成為大灣區生物醫藥產業的一顆明珠。
2025年7月,在第42屆全國醫藥工業信息年會上,衛光生命科學園成功入選“2025年中國特色生物醫藥產業園區優秀案例”并獲評“生態式園區標桿”稱號,成為深圳市唯一獲此殊榮的園區,與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天府國際生物城等業內頂尖園區同臺,彰顯其在產業孵化與生態構建上的標桿價值。
更值得關注的是,對衛光生命科學園而言,衛光生物不僅是“房東”,還是“股東”。據了解,公司目前已設立三支專項產業基金,配備專業投資及投后管理團隊,已投資企業包括漢騰生物、新陽唯康、粒影生物等園區入駐企業。據悉,衛光生物旗下產業基金重點投資生物醫藥、醫療器械、CXO等領域的優質項目,既力求通過投資獲得合理收益,更在積極尋求與主業的產業協同。公司指出,園區的孵化培育與資本賦能形成高效聯動,既為上市公司積累了產業資源,也在穩步推動衛光生物對新領域的探索。
據悉,衛光生命科學園正聚焦合成生物、AI制藥、細胞基因治療、高端醫療器械等四大方向,逐步構建起多元化產業鏈融合發展格局。隨著園區及其入駐企業的逐步成熟,衛光生命科學園有望成長為大灣區生物醫藥成果轉化的關鍵樞紐,也助力衛光生物構建起區別于傳統血制品企業的平臺化產業生態,以更為多元化的產業協同,為公司業務發展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