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28日,A股五大上市險企皆已發布2025年半年度報告。《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公開數據梳理,上半年,這五大A股上市險企共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81.93億元,同比增長3.7%。
從承保業務來看,五大上市險企的人身險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明顯;同時,財產險業務綜合成本率同比都呈下降趨勢,承保利潤持續改善。從投資業務來看,上半年險資加大權益市場布局,取得了較好的投資收益。
歸母凈利潤“四升一降”
上半年,A股上市險企整體取得了較好的經營業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呈“四升一降”態勢。
其中,上半年,中國平安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80.47億元,凈利潤規模最大;中國人壽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09.31億元,同比增長6.9%;中國太保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78.85億元,同比增長11%;中國人保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65.30億元,同比增長16.9%;新華保險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8億元,同比增長33.5%,同比增速最高。
從承保業務來看,上市險企人身險業務的新業務價值普遍明顯提升。例如,中國人壽上半年新業務價值實現快速增長,較2024年同期重述結果同比提升20.3%,達285.46億元。
上半年,中國平安的壽險及健康險業務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39.8%,新業務價值率(按標準保費)同比上升9.0個百分點;代理人渠道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17.0%,人均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21.6%;銀保渠道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168.6%。
中國人保旗下的人保壽險上半年新業務價值率可比口徑下同比提升4個百分點,期交業務新業務價值率可比口徑下同比提升7.1個百分點。在8月28日舉行的2025年中期業績發布會上,中國人保副總裁兼人保壽險總裁肖建友表示,新業務價值的提升主要是基于兩方面的原因,一是主動優化業務結構,壓縮躉交高成本業務規模,同時注重期交業務的發展,上半年首年期交規模保費同比增長25.5%;二是積極推進“降本增效”,下調產品預定利率,嚴格落實“報行合一”,壓降費用成本,多措并舉實現經營提質增效,推動產品新業務的價值率提升。
此外,上半年,新華保險實現新業務價值61.82億元,同比增長58.4%。中國太保旗下的太保壽險實現新業務價值95.44億元,同比增長32.3%。
在A股五大上市險企中,中國人保旗下的人保財險、中國平安旗下的平安產險以及中國太保旗下的太保產險開展財產險業務經營。上半年,上述3家公司的綜合成本率同比皆有所下降,承保利潤有所提升。
具體來看,上半年人保財險的財產險綜合成本率為95.3%,創近10年同期最好水平。
同時,上半年平安產險整體綜合成本率為95.2%,同比下降2.6個百分點,持續保持良好的盈利能力。其中,車險的綜合成本率為95.5%,同比下降2.6個百分點。在近日舉行的中期業績發布會上,中國平安副總經理兼首席財務官付欣表示,這得益于費用以及賠付有效的控制,其中包括AI(人工智能)在內的科技力量為綜合成本率的下降做出了較大貢獻。
此外,上半年太保產險綜合成本率為96.3%,較去年同期下降了0.8個百分點。該公司著力優化成本結構,堅決壓降高風險、高虧損業務,加強營運管理,賠付率與費用率實現雙降,綜合成本率有效改善,承保利潤大幅增長。
加大權益投資力度
在投資方面,上半年上市險企繼續保持大類資產穩健配置,并提升權益投資比例,在促進資本市場回升向好的同時,也有效提升了公司自身的投資收益。
中國人壽穩步推進中長期資金入市,截至上半年末,公開市場權益規模較年初增加超1500億元,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累計出資350億元,以實際行動支持資本市場發展。積極參與黃金等創新品種投資,拓寬保險資金投資渠道,增強投資組合多樣性。上半年,該公司實現凈投資收益率2.78%、總投資收益率3.29%。
在8月28日舉行的中國人壽2025年中期業績發布會上,中國人壽副總裁、首席投資官、董事會秘書劉暉表示,目前權益投資的比例符合公司資產配置的中樞,將積極落實中長期資金入市的要求,持續優化權益配置的結構,重點關注新質生產力和優質高股息股票的配置,不斷提升權益配置的穩健性和長期回報的潛力。
中國人保副總裁才智偉表示,上半年,該公司加大了資金入市力度,穩步提升A股投資資產規模和占比。截至6月末,中國人保全集團A股投資資產規模較年初增長了26.1%,在總投資資產占比提升了1.2個百分點。
他進一步表示,下一步將繼續發揮好保險資金長期資本的作用,做好資本市場的穩定器,持續加大資金入市力度;不斷優化權益投資策略,把握好絕對收益與相對收益、當期收益與長期收益、價值投資與成長投資的均衡關系。同時,落實好長周期考核要求,進一步完善激勵約束機制,不斷增強投資業績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