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連連數字(2598.HK)發布2025年中期業績報告。2025年上半年,公司總收入7.83億元,毛利為4.1億元,同比增長26.8%、25%;經營性利潤同比增長85%至6300萬元,毛利率51.9%與去年同期持平。
連連數字成立于2009年,2011年獲得央行支付牌照,在全國開展互聯網支付、移動電話支付業務。支付新規后,支付業務許可證登記的業務類型對應調整為儲值賬戶運營Ⅰ類,其主要業務包括數字支付服務(全球支付和境內支付)、增值服務及其他。2025年上半年,連連數字總支付額(“TPV”)2.1萬億元,同比增長32%。
分業務條線看,全球支付業務TPV為1985億元,同比增長94%;全球支付業務總收入4.7億元,同比增長27%。境內支付業務TPV為1.87萬億元,同比增長27.6%;境內支付業務總收入為2.1億元,同比增長24.6%。增值服務總收入8959萬元,同比增長34.2%。
對于上半年支付業務區域變動,連連數字執行董事兼財務總監魏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傳統的歐美市場其實還是比較穩定,新興市場的增速更快。從產品的角度看,主要貢獻除了傳統的歐美成熟市場外,B2B、服貿增速也很快。此外,中亞、東歐、拉美今年增速也都不錯。我們在深化歐美核心區域業務滲透的基礎上,同步在開拓東南亞、中東及拉美等區域的增量市場空間。”
伴隨著中國企業全球化浪潮的持續推進,支付出海成重要趨勢,多家專注于國內業務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也開始積極布局海外市場,跨境支付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據魏萍在中期業績溝通會上介紹,在跨境領域,連連數字持續拓展全球業務的網絡,同時重點突破B2B及服貿領域;在境內支付上,重點突破某些行業的全鏈路支付解決方案,把一個行業做深做透,根據行業的需求特點,為其做好上游下游的資金聯動,以及私域流量運營相關的數字化轉型工作。
據了解,連連數字目前建立了由65項支付牌照及相關資質組成的全球支付牌照布局,并持有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頒發的數字資產交易平臺(VATP)牌照,提供服務范圍覆蓋超過100個國家及地區,支持逾130種貨幣的交易結算。
值得關注的是,連連數字上半年研發費用為1.9億元。剔除股份薪酬開支后,經調整的研發費用為1.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9.5%。財報表示,主要系持續投資于創新業務,特別是在提升技術能力及拓展區塊鏈及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應用場景,尤其是web 3相關投入。此前,連連數字完成3.94億港元港股配售。所得款項凈額中50%將用于區塊鏈等創新技術在全球支付領域的創新及應用。
魏萍表示,“基于對行業的深度認知,以及對 WEB3 支付未來潛力的判斷,我們認為該領域需要進行長期深度布局,屬于一項系統性工程。未來,我們將根據實際需求開展必要投入。目前,我們已經做了一些行業研究以及基礎能力建設,有較長時間的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