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記者廖蒙)8月27日,江蘇省人民政府官網消息,江蘇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日前舉行“堅決扛好經濟大省挑大梁責任”改革開放專場新聞發布會第二場。會上,蘇州市委常委、副市長顧海東介紹指出,蘇州數字人民幣交易額累計突破9萬億元,占全國70%,全市錢包開立超3000萬個,交易規模持續領先,多項“全國首創”從蘇州走向全國。
結合此前披露的信息,2025年以來,蘇州數字人民幣交易額達到2萬億元。2025年3月,蘇州市政府辦公室信息,截至2024年末,蘇州的數字人民幣累計交易金額達到7萬億元;全年累計發放數字人民幣貸款7.5萬筆,金額超3900億元,較上年增長40%;數字人民幣全年平均月活躍錢包數201萬個,數字人民幣受理商戶總數超77萬個。
蘇州開展數字人民幣試點工作已近六年。2019年末,數字人民幣率先在深圳、蘇州、雄安新區、成都及冬奧場景啟動試點工作,覆蓋商場超市、日用零售、餐飲消費、生活服務等眾多線下場景。2020年12月,蘇州市人民政府聯合中國人民銀行,面向所有符合條件的蘇州市民發放總計2000萬元的數字人民幣紅包,在電商平臺線上消費場景取得突破,并在全國范圍內率先實現了雙離線支付。
此后的幾年間,蘇州數字人民幣試點持續推進,使用場景從消費逐步拓展至公共交通、政務、稅務等。在活躍度持續提升、線下拓展不斷擴大的同時,蘇州數字人民幣的試點工作在重點領域的應用實現突破創新,包括智能合約應用、央行數字貨幣橋項目等。
談及蘇州數字人民幣發展的優勢條件,博通咨詢首席分析師王蓬博指出,一方面,蘇州自身有堅實的產業基礎、活躍的民營經濟、高效的政府協同機制以及豐富的場景生態構建;另一方面,政府也很重視對數字人民幣的推廣,通過將數字人民幣融入政務服務、民生消費、企業支付等高頻場景,有效提升了用戶使用黏性和商戶覆蓋率。
試點成果顯著,數字人民幣逐步融入蘇州居民日常生活。“蘇州數字人民幣氛圍十分濃厚,幾乎是隨處可見建議使用數字人民幣的提示,常規消費場景都能使用這一支付方式,例如在乘坐地鐵等公共交通時,使用數字人民幣非常便利。包括我任職的公司在內,許多公司都通過數字人民幣發放工資。這種背景下,蘇州本地居民對于數字人民幣的了解程度也很高。”有蘇州地區消費者告訴北京商報記者。
按照早前規劃,2025年蘇州將持續深入推進數字人民幣在全市域、全領域的應用。包括推動重點試點項目取得突破形成示范,再建設數字人民幣創新示范場景100個,圍繞試點以來數字人民幣在蘇州市各行業領域的創新成果和技術突破,推動制定15項數字人民幣相關領域團體標準、地方標準或行業標準,為在全省全國范圍內復制推廣蘇州數字人民幣創新經驗奠定基礎。
對于后續數字人民幣試點發展,王蓬博認為,數字人民幣應該逐步由規模擴張轉向質量提升,重點向B端和政務領域延伸,實現更深層次的產業融合與制度創新。對此,王蓬博建議,各試點地區應該在統一技術標準和基礎功能的前提下,依托本地經濟結構和資源優勢,探索差異化發展路徑,例如外貿活躍地區可深化跨境支付應用,制造業集聚區可拓展供應鏈金融場景,文旅城市則可借助智能合約優化消費補貼與票務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