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舒婭疆見習記者王楠)8月26日,中科院成都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信息”)披露2025年半年報。今年上半年,中科信息新簽合同額6.77億元,同比增長282.6%;實現營業收入1.42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76.75萬元;報告期內公司的研發投入為1702.71萬元,同比增長15.74%,核心競爭力進一步提升。
中科信息以高速機器視覺與智能分析技術為核心,三十多年來持續研究并將其應用于制造領域不同應用場景的算法、模型、軟件與硬件產品,幫助傳統制造行業在產品的高速生產過程中進行質量在線精準檢測,自動識別產品的缺陷狀況和分類剔除,或者自動控制溫度、濕度、添加輔料等,實現工業自動化和智能化。相關技術與產品已廣泛應用到印鈔、煙草、新能源電池、汽車玻璃、電子玻璃、半導體生產等高端連續制造業的產品質量檢測場景,還拓展應用到大型集中式現場會議選舉場景,以及油氣生產等高危生產場景。
緊抓“AI+”應用落地、賦能行業智改數轉是中科信息近幾年的核心任務。半年報顯示,公司持續推進戰略性新業務的技術與產品升級迭代,加快了智能視頻行為分析共性技術研發及成果轉化進度,在平臺軟件研發方面取得較好成效。除傳統機器視覺領域外,公司即將推出智能視頻行為分析系統,為其子公司、事業部、外部生態伙伴提供機器視覺技術解決方案。
在推進信創與國產化、實現關鍵技術“自主、安全、可控”方面,2025年上半年,中科極云平臺系列產品重點突破信創適配和用戶體驗問題,基于該平臺全新打造的“智慧人大”系列產品在四川省內多個地級市成功落地;智慧黨建、智慧接待系統也得到應用并推廣;國產化電子表決器、表決進程智能跟隨系統研發完成;公司構建的產業經濟大模型知識庫涵蓋4大類和15個具體場景的算法模型,為政府經濟部門的高質量發展和經濟精準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據介紹,中科信息的技術特長是AI算法與建模,以及高效的訓練和優化。公司在智能判廢、廢品智能分析以及符樣性檢測等離線應用領域的深度學習算法實現了進一步完善,研發了適用于多場景的通用型檢測系統;智慧機臺、智慧車間平臺逐步落地,將持續推動行業智能制造水平。智慧醫療業務的進展方面,隨著智能麻醉人首次臨床試驗的成功,公司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又開展了快速放療平臺相關技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