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晚間,冀東水泥(000401.SZ)發布2025年半年度報告。報告顯示,面對上半年房地產市場底部調整、基礎設施投資增速放緩導致的水泥行業需求下滑,以及市場競爭加劇的復雜環境,公司通過發力精益運營、強化戰略布局、加快轉型升級等舉措,實現經營狀況顯著改善。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7.61億元,同比增長4.8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4億元,同比減虧80.94%,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12.87億元,同比大增54.59%,整體經營穩中向好。
聚焦市場營銷強化行業引領穩住發展大盤
在行業需求承壓背景下,冀東水泥將市場營銷作為穩增長核心抓手,通過多維度舉措鞏固市場優勢。一方面,公司加強與行業協會、主要競合企業及政府部門的溝通協作,凝聚行業共識,推動精準錯峰、剛性錯峰與聯動錯峰落地,上半年產品銷售均價同比上漲1.83%,有效維護區域市場生態穩定,緩解行業惡性競爭壓力。
另一方面,以統一大市場建設為基礎,根據京津冀、東北、西北等核心區域市場特點,靈活調配生產與銷售資源,實施“水泥+骨料+商混+外加劑”全產業鏈融合銷售模式,強化產品組合競爭優勢,提升客戶黏性與綜合收益。同時,針對水利、機場、核電、油田等細分領域需求,大力拓展特種水泥與定制化水泥市場,推出高附加值產品,進一步占領高端市場價值高地,推動產品結構優化升級。
深耕精益運營降本增效釋放管理潛能
報告期內,公司以“保效益、優布局、穩增長”為目標,制定69項務實舉措,通過全鏈條精細化管理深挖發展潛能。在成本管控方面,公司開展采購、生產、財務專項管理行動:原燃材料采購成本同比下降20.44%,水泥熟料單位銷售成本同比下降9.72%,有效對沖原材料價格波動影響;財務費用同比下降15.12%,資金使用效率顯著提升。
在運營優化上,公司強化經營分析與對標管理,針對生產、銷售、庫存等關鍵環節短板制定改進方案,推動生產設備運行效率提升,同時通過財務共享系統實現流程標準化、處理自動化,進一步壓縮管理成本。多維度降本與運營提效疊加作用下,公司綜合毛利率同比提高6.67個百分點,其中核心產品水泥毛利率同比提升9.28個百分點,盈利水平持續改善。
優化戰略布局完善產業鏈夯實發展根基
為強化長期競爭優勢,冀東水泥上半年加快戰略布局調整,通過并購整合與資源儲備完善產業鏈條。股權收購方面,公司收購遼寧恒威水泥集團有限公司及其關聯企業股權,進一步鞏固在泛東北市場的話語權與市場影響力,提升區域市場集中度。資源儲備上,通過外部并購、礦山界內增儲等方式,新增礦山資源儲量2.93億噸,為水泥、骨料業務長期發展提供充足原材料保障。
產業協同方面,在京津冀、陜西、山西等重點區域配套建設骨料及混凝土生產線,新增骨料產能650萬噸、混凝土產能180萬立方米,進一步完善“水泥-骨料-混凝土”縱向產業鏈布局,實現產業聯動發展,降低單一業務波動風險。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年熟料產能1.10億噸、水泥產能1.84億噸、骨料產能9020萬噸,在北方特別是京津冀地區市場占有率超50%,行業龍頭地位持續穩固。
加速轉型升級科技創新驅動動能轉換
科技創新成為冀東水泥上半年轉型升級的核心引擎。產品研發方面,公司聚焦國家能源安全設施建設、高鐵及機場建設等場景需求,加快新型膠凝材料、鈣基非膠凝材料等新產品、新材料技術研發與應用,構建場景化、定制化產品圖譜,新產品與新材料收入占比顯著提升,為業績增長注入新動能。
數智化轉型上,公司深化專家控制、能源管理、智慧礦山等智造系統應用,擴大招采平臺、云采平臺使用范圍,同時增強財務共享平臺自主優化與靈活開發能力,有效提升生產效率與管理精度。報告期內,公司成功躋身首批國家數字化供應鏈成熟度貫標認證“集成互聯級”(L3)企業,累計擁有5家國家級智能工廠(含2家卓越級工廠)、2家國家5G工廠,數智化水平行業領先。
展望下半年,隨著政治局會議穩增長政策落地,以及中國水泥協會“反內卷”“穩增長”的行業倡議正積極推進,水泥行業市場秩序與需求環境有望逐步改善。冀東水泥表示,將繼續深化市場協同,推動價格合理回升與跨區域資源調配;聚焦經營效益,嚴格全鏈條成本管控與現金管理;加快“十五五”規劃落地,推進資源擴儲與“水泥+”項目建設;強化創新驅動,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與綠色低碳發展。依托產能規模、技術研發、區域布局等核心優勢,公司有望在行業復蘇周期中進一步鞏固市場地位,實現高質量發展。(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