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興利
在當前零售消費市場逐步回暖、體育用品行業競爭加劇的背景下,李寧有限公司于8月21日交出了一份扎實的中期成績單: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收入148.2億元,同比增長3.3%;毛利74.1億元,同比增長2.5%,整體毛利率穩定在50.0%;凈利潤達17.4億元,凈利率為11.7%。
這份成績的背后,是李寧對于“穩健務實”經營思路的堅定踐行。從業務布局來看,公司在專業運動領域的持續深耕、科技研發的不斷加碼,以及與頂級專業運動資源的重磅合作,不僅共同構筑了李寧在行業中的核心競爭力,也為企業的長期價值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
面對當前挑戰與機遇并存的市場環境,李寧集團執行主席兼聯席行政總裁李寧先生表示:“當前市場挑戰與機遇交織,我們將保持審慎的態度,繼續夯實業務基本盤,同時緊密關注市場動態,積極捕捉并把握可能出現的結構性機遇,通過一系列戰略舉措推動集團實現長期可持續增長,致力于成為消費者首選的專業運動品牌。”
穩健務實貫穿發展,戰略深化彰顯韌性
在競爭激烈的運動品牌市場中,李寧始終堅守“穩健務實”的發展基調,以“單品牌、多品類、多渠道”戰略為底層邏輯,不斷夯實業務基礎。從上半年財報數據來看,無論是核心品類的持續領跑、新興品類的潛力釋放,還是健康可控的庫存管理,都充分印證了這一戰略的有效性與前瞻性,彰顯出公司在長期發展中的強勁韌性。
上半年,李寧品牌持續深耕跑步、籃球、綜訓、羽毛球、乒乓球和運動休閑六大核心品類,同時積極把握市場趨勢拓展新運動品類。
核心品類的持續突破,是李寧“單品牌、多品類、多渠道”戰略見效的直接體現,更是其穩健增長的核心動力。今年上半年,跑步、籃球、綜訓三大運動品類零售流水占比達到67%,成為業績“壓艙石”,其中,以跑步品類為例,上半年,實現零售流水增長15%,李寧全渠道專業跑鞋銷量突破1400萬雙,以綜訓品類為例,科技賦能產品升級,實現零售流水同比增長15%。
新興品類的加速布局,凸顯了李寧“單品牌、多品類、多渠道”戰略的前瞻性,更彰顯出其長期發展視野。實際上,作為少數能夠在綜合多運動品類(跑步、籃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均獲得市場認可的運動品牌,李寧不僅實現了在多元化運動品類構建競爭壁壘,更展現出出色的品類擴展能力,得以迅速切入戶外、網球、匹克球等新興細分市場。
李寧集團聯席CEO錢煒透露,網球與匹克球是李寧近一兩年才開始布局的新品類。目前,網球品類已在產品和渠道建設方面取得突破;而在匹克球領域,李寧應該是中國市場最早介入的綜合性運動品牌,現已初步完成產品、渠道及運動資源整體匹配的業務搭建。
他強調,盡管這些品類仍處于發展初期,但李寧憑借其在科技研發方面的積累,尤其是在持拍運動品類上的技術支撐,有望推動這些品類實現有效拓展,從而獲取更好的成長動力。
聚焦核心資源投入,戰略定力鑄就長期回報
2025年上半年,李寧公司交出的不僅僅是一份財報,更是一份展現中國體育品牌專業化發展的路線圖。通過戰略性投入頂級專業運動資源、持續強化科技研發、深耕專業運動市場,李寧正在夯實品牌發展基石,為長期發展蓄力。
最為亮眼的一筆是,憑借在專業運動領域長期的品牌勢能與技術積淀,李寧品牌成為2025—2028年中國奧委會及中國體育代表團官方合作伙伴,將通過高品質的產品和高效率的服務,全方位支持中國體育代表團征戰國際賽場。上半年,圍繞這一頂級運動資源,李寧品牌推出“中國榮耀,李寧同行”主題營銷活動,并已在全國超過5200家門店高效落地,向消費者呈現中國奧委會合作伙伴身份,強化品牌作為中國體育堅定支持者的專業形象。
針對李寧再度與中國奧委會(下稱“COC”)合作未來可以釋放的效能以及是否有下一步進展的問題,錢煒稱,李寧是一個綜合運動品牌,我們希望將與COC的合作,作為李寧品牌整體運動資源的核心主軸,圍繞這一核心主軸,布局更全面的運動資源體系,通過運動資源的持續投入、推廣,帶動更多消費者對李寧品牌專業性的認知以及品牌認可度的提升。
同時,錢煒特別強調了這一合作的長遠屬性,指出李寧對COC合作的定位,不是短期的、即時性的,不是今天投入、馬上就有回報,而是將其作為一家綜合性專業運動品牌對中長期發展投入的重要戰略舉措。
針對市場關心的下一步合作進展,錢煒透露,李寧正式與中國奧委會簽約以后,已經把這個奧運周期內,2028年奧運會、2026年的冬奧會以及亞運會等重大賽事節點進行梳理和規劃,根據不同賽事的級別和節點,匹配產品、渠道、推廣在內的整體業務的規劃,為品牌帶來更多提升的同時,也希望各種節點帶來持續的熱度,加強消費者對李寧品牌的關注。
事實上,除了與中國奧委會合作外,李寧也在不斷加碼頂級運動資源布局,構建專業運動品牌心智。
比如,在與國家運動隊伍合作方面,李寧自1991年起攜手中國射擊隊、1992年起合作中國跳水隊、2000年起搭檔中國乒乓球隊,累積了豐富的頂級賽事與運動隊伍服務經驗,深化了對不同運動項目需求的理解。
以籃球品類2023年簽約的球員楊瀚森在今年入選NBA為例,華源證券研報指出,“伴隨楊瀚森入選NBA并在NBA夏季聯賽表現亮眼,短期看,有望推動品牌中與其相關聯的產品銷售,長期看,有望推動籃球運動在國內熱度的邊際改善,進而推進公司籃球產品整體銷售景氣度的上行,品牌有望借助自身產品設計能力及楊瀚森的影響力推進相關品類/產品的銷售。”
研發投入構筑長期壁壘,專業科技從實驗室到賽場與市場
當前體育用品行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同質化競爭。“科技創新”已成為突破市場內卷、構建長期競爭力的核心關鍵詞,具有技術壁壘的產品不僅能夠避免陷入價格戰,還能建立品牌的差異化優勢,提升品牌力。
多年來,憑借對科技研發的長期堅守與高效轉化能力,李寧在行業中樹立了科技驅動發展的標桿,2025年上半年,李寧研發投入同比增長8.7%,近10年來,李寧累計研發投入已超過38億元。這份“十年磨一劍”的堅持,為其積累了深厚的技術儲備,也成為夯實專業運動品牌定位、提升產品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支撐。
更值得關注的是,李寧并非止步于“研發投入”,而是同步構建了從科技成果到產品應用的高效轉化體系,讓實驗室里的技術能快速走進消費者的運動場景。正如錢煒所言:“作為一個專業的運動品牌,針對科技、針對研發的聚焦是李寧品牌一直以來堅持做的事情。”這種“堅持”不僅體現在技術突破上,更體現在“讓技術落地”的行動力上。
以2024年推出的超科技為例,已應用于多款2025新品,并收獲市場認可——“越影5 PRO”作為首款搭載超科技的慢跑鞋款,進一步完善了李寧專業跑鞋矩陣的技術布局;結合超科技推出的實戰籃球鞋“ULTRALIGHT 2025”,抓住籃球輕量化市場機會,成為籃球品類全新生意爆品。
與此同時,李寧還通過跨界合作拓寬科技邊界。2025年上半年,其與國家航天局新聞宣傳中心達成合作,推動航天科技與運動裝備的創新融合,將先進的航天科技應用于李寧專業運動裝備,促進航天科技在專業運動領域的應用轉化,上半年,應用于專業運動裝備的“航天速干”和“航天防曬”兩項科技轉化成果亮相,并收獲市場的良好反饋。
從市場經營來看,科技驅動的產品力已直接轉化為業務增長引擎。財報數據顯示,專業產品收入占比超60%,驅動業務增長。這一數據背后,是科技賦能的產品對消費者需求的精準滿足,以專業跑鞋為例,上半年全渠道專業跑鞋銷量突破1400萬雙,其中核心三大跑鞋IP半年銷售突破526萬雙,持續增長;在2025北京半程馬拉松中,李寧跑鞋以61.35%的占比成為90分鐘內完賽跑者中穿著率TOP1的品牌。
更值得關注的是,李寧并未將專業科技局限于專業品類,而是正逐步推動其向更多產品線延伸,讓更多消費者有機會使用到專業級產品:正如錢煒所說,后續將進一步深化超科技在跑鞋系列的應用,同時把與COC合作的相關科技,延伸至運動休閑品類,并在今年下半年至明年逐步推出。
在業內看來,這種從專業運動裝備到大眾體育用品、從競技賽場到日常生活的科技拓展,不僅讓科技創新惠及更廣泛的消費群體,更通過擴大專業技術的應用場景,為品牌積累了更深厚的用戶基礎與市場空間,成為驅動品牌長期發展的重要價值支撐。
在運動品牌競爭加劇的當下,李寧用實踐證明:持續的科技投入不是成本支出,而是對未來競爭力的戰略投資。它以研發投入夯實技術根基,以高效轉化激活產品價值,最終實現了品牌形象、市場經營與用戶體驗的多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