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以來,各大車企中期“成績單”陸續揭曉。《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上半年北汽藍谷(600733.SH)虧損逐步收窄。
財報數據顯示,上半年北汽藍谷實現營業收入95.17億元,同比增長154.38%;歸母凈利潤為-23.08億元,同比增長10.24%,較上年同期減虧2.46億元;整體毛利率為-5.47%,上年同期為-10.98%。從數據中可以看到,北汽藍谷雖然仍處于虧損之中,但其盈利能力已有了一定的改善。
北汽藍谷業績改善背后的邏輯是什么?北汽藍谷方面表示,在市場深度調整的2025年,北汽藍谷“極狐+享界”雙品牌戰略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一方面,享界撬開了高端市場。另一方面,深耕主流市場的極狐品牌通過聚焦細分場景打造差異化優勢提高了銷量,憑借規模效應攤薄成本,助力北汽藍谷上半年業績的改善。
研發與渠道投入吞噬利潤
2020年以來,北汽藍谷一直處于虧損中。2020年至今年上半年,北汽藍谷累計虧損已超過300億元。
2025年上半年,北汽藍谷實現銷量6.7萬臺,同比增長139.73%。其中,極狐品牌銷量為5.32萬臺,同比增長198.06%。
銷量的增長雖助力北汽藍谷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154.38%和10.24%,但受產品研發投入力度加大以及銷售渠道的擴張,北汽藍谷上半年仍處于虧損之中。
財報顯示,北汽藍谷旗下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上半年營業利潤虧損35.37億元,凈利潤虧損35.47億元。另一家全資子公司北京藍谷極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為57.25億元,凈利潤為1820萬元。
研發與渠道等方面的投入在短期內吞噬了北汽藍谷的利潤。
北汽藍谷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北汽藍谷研發費用為10.7億元,同比增長62.94%。在渠道擴張方面,截至今年6月30日,享界門店總數已超700家。上半年,極狐品牌通過鼓勵經銷商在空白城市、西部地區及汽車商圈建設新渠道及衛星店,進一步增加渠道覆蓋廣度和深度。截至6月30日,極狐品牌累計運營一級門店數量已達370家。與此同時,極狐品牌全國服務中心已增加至325家,覆蓋30個省份、188個城市,并已累計建設并運營140座極狐充電站。這些舉措的落地都需要真金白銀去支撐。
一直以來,盈利問題都是不少新能源汽車企業的“痛”,這幾年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雖然得以迅速擴張,但先后遭遇了原材料價格上漲以及“價格戰”因素影響。多重壓力之下,迄今為止已經盈利的新勢力企業并不多。
對于單個企業而言,必須要賣更多的車,才會有實現盈利的可能。
記者注意到,北汽藍谷正在不斷豐富產品線。8月18日,享界S9T開啟預訂,預售價32.8萬元起,預計9月正式上市。享界是北汽藍谷與華為合力打造的高端新能源品牌,也是北汽藍谷沖擊豪華市場、提升溢價能力的主要平臺。從2024年8月到今年8月,享界在一年時間內共推出了旗艦電動轎車享界S9、S9增程版以及享界S9T三款車型。8月22日,A0級純電小車極狐T1亦正式宣布開啟預售,預售價區間6.88萬—9.38萬元,北汽藍谷產品結構得以進一步完善。
北汽藍谷方面表示,下半年北汽藍谷有望憑借享界S9T、極狐T1以及極狐品牌增程產品,拉高公司銷量。除了豐富產品布局外,北汽藍谷也將通過強化成本管控相關舉措提升經營業績。“隨著規模效應及降本等舉措的穩步推進,北汽藍谷盈利能力將持續優化。”
極狐+享界雙品牌“組合拳”發力
面對競爭激烈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北汽藍谷當下的思路是清晰的,即持續推進“極狐+享界”雙品牌戰略。
記者了解到,北汽藍谷旗下雖有享界、極狐和BEIJING三大品牌,但當前北汽藍谷主要將資源向享界和極狐兩個品牌傾斜。
經過多年技術沉淀與市場培育,極狐品牌已成功度過產品導入期,進入規模化增長新階段。上半年,極狐以“精準上新”保持市場熱度:4月集中投放2025款阿爾法S5、阿爾法S6、阿爾法T6;6月跟進推出2025款阿爾法T5,通過密集的產品迭代持續強化競爭力。隨著極狐T1的上市,極狐品牌已構建起囊括A0-C級大眾市場的完整產品線。
享界品牌的表現是北汽藍谷業績能否好轉的關鍵因素。記者關注到,享界品牌首款車型享界S9上市后迅速打開局面,4月增程版上市后交付量亦持續攀升,6月享界品牌全系交付首破4000臺大關,達4154臺,環比增長94.7%,在30萬級豪華純電轎車細分市場排名第一。
8月18日,享界旗下新車型享界S9T開啟預售,預售價32.8萬元。官方數據顯示,享界S9T預售開啟1小時小訂就突破了1萬臺,24小時小訂突破2萬臺。
享界作為鴻蒙智行“五界”之一,聚焦的是30萬—50萬元級別高端市場,全面對標BBA(奔馳、寶馬、奧迪)。
平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汽車行業首席分析師王德安認為,當下汽車產業的高端化已經有了非常好的土壤,可以說是到了一個黃金期。“目前國內汽車行業高端市場優質供給仍顯不足,這就存在著大量的機會和空間,留給自主品牌去挖掘。”王德安指出,高端市場的競爭維度更加多元,而且競爭壁壘不容易攻破,這是車企無論從經營質量維度考慮還是從品牌長期發展維度考慮,都應該去做的一件事情。
“目前,公司聚焦北汽極狐和享界兩大品牌,產品圍繞中高端及個性化品類打造。”北汽藍谷方面表示,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增長,行業競爭態勢不斷升級,呈白熱化趨勢。國家監管部門正在持續加大力度整治市場非理性競爭行為,但市場集中度持續提升,馬太效應日益凸顯。對此,北汽藍谷聚焦享界和極狐兩大品牌,持續打造差異化產品優勢。
西部證券在最新發布的研報中指出,通過聚焦極狐&享界雙品牌戰略,多維聯手華為賦能北汽新能源轉型升級,北汽藍谷將開啟新一輪產品向上周期,全面實現“三年躍升”計劃。西部證券判斷,預計2025—2027年北汽藍谷銷量將分別達到22.5萬輛、39萬輛和50萬輛,分別同比增長102%、73%和28%。預計未來伴隨享界品牌高端車型起量、自身銷量規模不斷攀升、海外占比持續提升,將帶動北汽藍谷盈利能力持續改善,預計2025—2027年北汽藍谷綜合毛利率將分別達到2.8%、11.8%和14.7%。
記者了解到,接下來,北汽藍谷將從多個維度著手改善公司的盈利能力:一是致力于實現銷售的進一步上量。以規模效應作為降本增效的基礎,通過產品矩陣拓展、渠道優化等一系列舉措,夯實盈利改善根基。二是推動產品結構優化。提升盈利能力高的產品及海外高毛利市場銷售占比,加速極狐國際化認證,推進海外市場布局,爭取盡快擴大海外銷量貢獻。三是多維度降本。北汽藍谷今年正在逐步落實降本舉措,嚴控材料成本、管理和營銷費用等,在保障研發總體投入基礎上提高研發效率,同時推進零部件自制比例。四是構建全方位盈利生態。除整車銷售主業外,北汽藍谷正通過技術輸出、后市場服務體系構建等多元業務布局,持續拓展盈利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