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晚間,中礦資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礦資源”或“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于與多家機構投資者進行了路演活動并召開了電話會議。在活動中,中礦資源透露,公司2025年上半年業績呈現“營收擴張與利潤承壓”的二元格局。報告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2.67億元,同比增長34.89%,但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驟降81.16%至8912.89萬元。業績分化的核心在于:稀有輕金屬(銫、銣)板塊表現強勁,營收同比增長50.43%,其中甲酸銫租售業務營收增幅達107.63%;而鋰鹽業務受市場價格下行沖擊明顯,疊加江西年產3萬噸鋰鹽技改項目停產影響。
中礦資源向投資者介紹了公司2025年上半年的財務數據情況。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26,672.53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4.89%;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912.89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1.16%;實現基本每股收益0.1235元/股,比上年同期下降81.16%。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總資產1,731,156.19萬元,比上年度末增長0.6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1,191,496.59萬元,比上年度末下降2.19%。
2025年上半年,公司稀有輕金屬(銫、銣)板塊實現營業收入和利潤的大幅增長,進一步夯實行業龍頭地位,共實現營業收入7.08億元,同比增長50.43%;毛利5.11億元,同比增長50.15%。其中,銫銣鹽精細化工業務實現營業收入4.07億元,同比增長24.93%,毛利3.11億元,同比增長26.63%;甲酸銫租售業務實現營業收入3.01億元,同比增長107.63%,毛利2.01億元,同比增長110.63%。
2025年上半年,公司自供原料實現鋰鹽銷量17,869噸,同比增長約6.37%。同時,公司充分發揮自有礦產能優勢直接銷售自產鋰輝石精礦,上半年共對外直接銷售自產鋰輝石精礦34,834噸。在成本端,公司充分發揮資源優勢,調整原料供給結構,提高鋰輝石/透鋰長石精礦配比,從而降低鋰鹽生產成本。
2025年6月,為進一步降低鋰鹽業務生產成本,加速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模式,江西中礦鋰業對年產2.5萬噸鋰鹽生產線進行綜合技術升級改造,投資建設年產3萬噸高純鋰鹽技改項目,預計停產檢修及技改時間為6個月。項目建成投產后,公司將合計擁有418萬噸/年鋰精礦和7.1萬噸/年電池級鋰鹽產能。
中礦資源向投資者介紹了銅、鍺業務進展情況。近年來,公司主動調整固體礦產勘查業務方向,一方面對自有礦山提供技術支持,在保障采礦業務順利進行的前提下,對自有礦區周圍區域進行勘查和尋找潛在資源,提高公司資源儲量;另一方面充分發揮固體礦產勘查專業優勢,在新資源的并購過程中有效提高公司并購效率并降低并購成本,為公司礦權開發業務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助力公司多金屬業務戰略布局的順利實現。
2024年,公司收購贊比亞Kitumba銅礦項目65%股權,啟動了投資建設Kitumba銅礦采選冶一體化項目,采選工程項目設計規模為原礦350萬噸/年,冶煉項目設計產能為陰極銅6萬噸/年。目前,Kitumba銅礦采選冶一體化項目已完成初步設計工作,采礦、選礦廠工程已于2025年3月、7月開工建設;330KV輸變電線路完成EPC招標工作;生活區完成一期建設,具備使用條件,項目整體建設進度按計劃正常推進。
2024年8月,公司收購納米比亞Tsumeb項目98%股權,啟動了投資建設20萬噸/年多金屬綜合循環回收項目,設計產能為鍺錠33噸/年、工業鎵11噸/年、鋅錠1.09萬噸/年。目前,火法冶煉工藝的第一條回轉窯安裝建設工作順利進行。
在8月21日晚間發布的2025年半年度業績報告中,中礦資源透露,報告期內,鋰鹽市場博弈加劇,價格重心較2024年進一步回落,沖擊部分企業成本線。2025年一季度,春節過后鋰鹽廠逐步復工復產,下游需求回暖,碳酸鋰價格在7萬元/噸之上運行;二季度,鋰鹽產量逐步增加,澳大利亞鋰礦價格開始下行,美國關稅政策導致下游出口預期下降,碳酸鋰價格進入快速下行區間。鋰鹽市場與價格受供需錯配、庫存周期等因素影響,可能導致短期內價格劇烈波動,進而可能對公司的凈資產、凈利潤造成不利影響。
此外,公司營業收入部分來源于海外,并以外幣進行結算。匯率的波動受到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變化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人民幣與外幣的匯率變化或外幣間的匯率變化都可能使公司產生匯兌損益,使公司以外幣計價的資產和業務收入受到影響。同時,匯率波動可能對公司的凈資產、凈利潤及任何換算成外幣的價值造成不利影響。為了規避海外結算業務的匯率波動風險,公司在開展海外業務時,盡量采用匯率相對穩定的貨幣作為結算貨幣或提高當地法定貨幣結算支付的占比以達到轉移貨幣貶值的風險。同時,通過合同條款的設置降低匯兌風險或根據外匯市場情況適時參與外匯交易,將部分當地法定貨幣兌換成穩定貨幣,以減少匯率波動對公司經營成果產生的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