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采政策持續深化及行業競爭加劇的雙重影響下,金城醫藥(300233.SZ,股價18.14元,市值69.63億元)充滿挑戰與機遇的半年“成績單”浮出水面。
8月20日晚間,金城醫藥發布的2025年半年度報告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6億元,同比下降22.6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減至4338.32萬元,同比下跌66.78%,扣非凈利潤同比降幅亦高達68.12%。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業績“失速”的背后,是頭孢側鏈醫藥中間體及部分制劑產品量價齊跌的嚴峻現實。然而,在傳統業務的“寒冬”中,金城醫藥在合成生物學、特色原料藥及新型煙草等新興領域的布局也初顯成效,部分產品如谷胱甘肽、腺苷蛋氨酸銷量實現同比增長,為公司在行業深度調整期保留了一抹亮色。
業績承壓,金城醫藥正站在轉型的十字路口,新興業務能否積蓄足夠動能,幫助公司力挽狂瀾、穿越周期?
主力產品風光不再,傳統板塊遭遇行業“逆風局”
金城醫藥2025年上半年的財務數據清晰地揭示了公司當前面臨的經營困境。
根據半年報,金城醫藥營業收入從去年同期的17.59億元降至13.6億元,同比減少22.65%;歸母凈利潤則從1.31億元驟降至4338.32萬元,同比大幅下滑66.78%。這一顯著的業績下滑,主要源于其傳統核心業務板塊的集體“失速”。
報告期內,金城醫藥的“基本盤”——頭孢側鏈活性酯系列產品和制劑產品,均遭受了市場的嚴峻考驗。
數據顯示,作為傳統優勢項目,金城醫藥的頭孢側鏈活性酯系列產品實現營業收入2.98億元,同比大幅下降32.20%,毛利率也下降了4.35個百分點。與此同時,涵蓋抗感染、婦科等領域的制劑產品板塊實現營收4.70億元,同比下降29.04%,毛利率更是減少了6.59個百分點。
結合半年報及近期投資者交流,金城醫藥明確指出,公司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是“頭孢側鏈醫藥中間體及頭孢粉針注射劑市場競爭加劇,部分產品銷量及價格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背后反映出國家藥品集中帶量采購政策的持續深遠影響。隨著集采的常態化推進,藥品價格被大幅壓縮,行業競爭進入“白熱化”,即便是像金城醫藥這樣在頭孢中間體領域占據領先市場份額的企業,也難免受到沖擊,盈利空間被嚴重擠壓。
在上述背景下,傳統業務量價齊跌,成了拖累金城醫藥整體業績下滑的最主要因素。
新業務亮點初顯,增長潛力待釋放
傳統業務面臨巨大挑戰,但好消息是,金城醫藥在新興業務領域的布局開始顯現出積極信號,為公司的未來發展注入了新的可能性。
報告期內,金城醫藥以合成生物學為核心的生物制藥及特色原料藥業務板塊展現出強大的韌性,成為業績中的一抹亮色。
數據顯示,該板塊實現營業收入2.30億元,同比增長10.12%,在其他業務板塊普遍下滑的背景下實現了逆勢增長。其中,核心產品谷胱甘肽和腺苷蛋氨酸的銷量均實現了同比增長,顯示出較強的市場需求和公司的競爭優勢。
金城醫藥在與投資者交流中透露,谷胱甘肽產能利用率達到80%以上,全球市場份額處于領先地位,并且在國家暫停進口日本協和發酵的谷胱甘肽后,公司的醫藥級產品完全具備替代能力和充足產能。
除了合成生物學,金城醫藥在新型煙草領域的布局也穩步推進。報告期內,公司生產的高純度煙堿產品市場銷售保持良好發展態勢,產銷兩旺。同時,公司持續跟蹤海外口含煙等新型產品形態,定位尼古丁療法和減害需求,為后續發展奠定基礎。
研發創新則是金城醫藥尋求突破的關鍵。今年上半年,公司產品研發取得積極進展,富馬酸比索洛爾、泊沙康唑腸溶片等3個產品獲得藥品注冊證書,另有多個產品完成國內發補或提交海外認證申請。
值得一提的是,金城醫藥國際化步伐也在加快,報告期內,與英國女性健康科技品牌企業Theramex簽署了1項產品引進協議,顯示出公司通過“BD(業務拓展)”模式擴充產品管線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