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達仁堂(600329.SH)發布2025年半年度報告,營收與凈利潤呈現“剪刀差”走勢引發市場關注。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6.51億元,同比下降33.15%;歸母凈利潤19.28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93.08%,扣非凈利潤5.96億元,同比下降5.93%。這一業績表現主要受非經常性損益驅動,若剔除出售天津史克股權帶來的同期投資收益影響,扣非凈利潤同比增長12.86%。
記者注意到,達仁堂上半年營收下滑的主因是戰略調整帶來的合并范圍變化。2024年末,達仁堂將醫藥商業板塊子公司中新醫藥全部股權作價增資至控股股東旗下津藥太平醫藥,今年起不再合并報表。報告期內,公司工業主營收入26.45億元,同比增長0.87%。
上半年,達仁堂核心產品心腦血管領域的速效救心丸實現銷售額11.28億元,同比增長5.45%;潛力品種清咽滴丸銷售額2.89億元,同比激增52.28%,成為增長亮點。公司通過“三核九翼”戰略聚焦心腦血管、皮膚創面修復、精品國藥三大核心領域,報告期內完成4745家終端醫院開發,渠道下沉效果初顯。
盡管達仁堂上半年研發費用同比增長31.94%至6155萬元,但創新成果產出有限。值得關注的是,公司將傳統中藥技術與現代科技結合,開發出“京萬紅因子”并應用于護膚品領域,7月上市的“舒韌安膚系列”為大健康業務開辟了新賽道。“中藥跨界”模式雖具創新意義,但短期內對業績貢獻有限。
2025年,中藥行業迎來政策密集期,新版《中國藥典》實施等持續影響行業格局。3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提升中藥質量促進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為加快提升中藥質量、促進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指明路徑。
達仁堂作為中藥現代化先行者,近兩年積極拓展川芎、金銀花、五味子等道地藥材的GAP種植基地,通過申報“三無一全”標準和推動GAP延伸檢查,建立達仁堂藥材追溯系統,不斷提升供應鏈源頭質控管理能力。
此外,達仁堂以品牌引領為核心,上半年開展了一系列品牌活動,成功強化鞏固了品牌形象。據披露,截至2025年年中,公司已累計注冊商標1319件,為品牌建設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達仁堂通過資產剝離實現利潤騰挪,但核心業務的內生增長動能尚未充分釋放。速效救心丸作為占營收40%以上的主要單品,其5%左右的增速能否在老齡化趨勢下突破瓶頸,取決于適應癥拓展和循證醫學證據的積累。長期來看,創新藥研發進展、大健康業務拓展及終端渠道下沉效果將決定其能否從“老字號”蛻變為“新國藥”標桿。
公開資料顯示,達仁堂業務涵蓋中藥材、中成藥、化學原料及制劑、營養保健品的研發制造及藥品零售等眾多領域,公司擁有22個劑型的599個藥品批準文號,其中國寶級中藥2個,速效救心丸為國家機密品種,京萬紅軟膏為國家秘密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