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 CEO承認存在AI泡沫:有人損失慘重,也會有人賺得盆滿缽滿
8月15日消息,OpenAI CEO奧爾特曼(Sam Altman)在接受媒體聯合采訪時,承認當前AI市場存在泡沫,并將其與90年代互聯網泡沫相提并論。當時互聯網初創企業的估值在短時間內大幅飆升,并于2000年出現崩盤。他指出,盡管AI技術確實重要,但市場興奮已超越理性邊界,“一些 AI 初創企業僅僅只有三個人和一個想法,卻能獲得極高估值融資,這種現象并不理性”,奧爾特曼預測有人將因此損失慘重,也會有人會賺得盆滿缽滿。
點評:隨著最近兩年AI熱潮的興起,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討論行業是否過熱,是否正處于AI泡沫破裂的邊緣。過去一年內,全球已經有多個AI初創企業籌得巨額資金,其中也包括由 OpenAI 聯合創始人伊利亞(Ilya Sutskever)領導的 Safe Superintelligence。對于 OpenAI 自身,奧爾特曼顯得信心十足,他表示,在不遠的將來,OpenAI會在數據中心建設上投入數萬億美元。
消息人士:DeepSeek R2在8月內無發布計劃
近日有市場傳言稱,國產大模型公司深度求索旗下DeepSeek R2 有望在8月15日至30日期間發布。8月13日,據澎湃新聞等媒體消息,DeepSeek 內部人士表示,上述消息不屬實,DeepSeek R2在8月內并無發布計劃。值得一提的是,未經確認的消息傳開之時,當日早盤人工智能概念股集體拉升。其中,每日互動早盤一度大漲12%。DeepSeek-R1 推出之初,該股由18元/股附近開始起漲,短短幾個交易日便突破了70元/股。
點評:市場期盼 DeepSeek R2 已經有一段時間,而在GPT-5 發布之后,市場對此的預期更盛。在這之前,市場已有過幾次傳聞,此前路透社報道,DeepSeek 正在加速推出其 R2模型,該公司最初計劃在5月推出。今年6月,The Information 消息稱,DeepSeek 團隊近幾個月一直在密集推進 R2 模型開發,但CEO梁文鋒目前對模型的能力仍不滿意,內部仍在繼續提升性能。業內普遍認為,一旦面世,DeepSeek R2有望在國內大模型市場中繼續形成技術與價格的雙重競爭力。
米哈游聯創蔡浩宇的AI 游戲發售,不到30元
8月15日消息,米哈游聯合創始人蔡浩宇成立的 AI 公司 Anuttacon 新作《Whispers from the Star》(暫譯《星之低語》)發售,Steam 國區定價33.99元,首發八折27.19 元,顯然,《星之低語》并不是為賺錢而來,只計算調用大模型token(詞元)的成本,這款游戲每小時就要“燒”掉數美元。開發團隊為這款游戲開創了一個全新的類型定義——FPT(First-person Talker),即第一人稱對話游戲。該玩法的核心在于通過實時語音對話驅動情節發展和角色互動,在游戲中玩家通過和身處太空的遇險同伴對話來拯救她,沒有預設的對話樹,只有由 AI 聊天驅動的開放式對話。
點評:自2022年底ChatGPT掀起AI浪潮以來,國內外游戲行業或多或少都有布局AI+游戲領域,不少游戲開始將AI應用于配音、作畫、作曲等。網易的《逆水寒》手游等也都開始用AI打造NPC行為模式。在大部分公司將AI用以提升游戲的制作效率的同時,《星之低語》探索的方向是用AI改變游戲形態。不少行業人士告訴記者,目前這一探索還在早期。
xAI 聯合創始人離職
北京時間8月14日,馬斯克旗下xAI的聯合創始人伊戈爾·巴布什金(Igor Babuschkin)表示,他將離開這家人工智能初創公司,創辦自己的風投公司。這位AI大牛在120天的時間里,打造出世界最大AI 超算 Colossus,還訓出了比肩 OpenAI、谷歌的多模態 Grok 4。 “今天是我在 xAI 的最后一天,這家公司是我2023年與馬斯克共同創立的。” 巴布什金在X 平臺上回憶,仍記得第一次見到馬斯克那天,一起聊了幾個小時的人工智能和未來可能的樣子,他們都認為,需要一家擁有不同使命的新人工智能公司。馬斯克則回應稱,感謝他幫助創建了xAI。
點評:巴布什金曾是谷歌 DeepMind 的研究工程師和OpenAI的技術人員。接下來巴布什金將創辦巴布什金風投公司,支持人工智能安全研究,并投資 “推動人類進步、解開宇宙奧秘的人工智能和智能主體系統領域初創企業”。而在巴布什金離去后,xAI 的原始12人初創團隊,如今剩下了9人,其中華人學者占比超 1/5。
騰訊股價站上600港元/股,AI投入加碼
8月14日盤中,騰訊控股漲2.39%,股價600港元/股,這是騰訊股價近4年來首次站上600港元/股。此前一日,騰訊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業績,該季度騰訊營收1845.04億元,同比增長15%,經營利潤(Non-IFRS)692.48億元,同比增長18%。一些業務受到AI驅動,例如該季度騰訊營銷服務業務收入增長,主要是由于AI驅動廣告平臺改進和微信交易生態提升,企業服務收入增長則得益于企業客戶對AI相關服務的需求增加。
點評:從最新披露的財報看,AI可以用于提高騰訊廣告、游戲等既有業務的效率。此外,騰訊管理層表示,公司為用戶提供免費的AI工具,后續會進一步探索變現模式。從這份財報還可以看出,AI為騰訊帶來收入增量的同時,該公司也為AI增加了相應開支。例如,為了支持AI相關業務發展而增加研發開支,促使該季度一般及行政開支同比有所增長,該季度資本開支也同比增加。
谷歌:中國開發者成全球創新中堅力量
8月13日,2025 年谷歌中國開發者大會在上海召開,在大會的開幕演講中,谷歌大中華區及韓國總裁陳俊廷也提到,中國出海開發者已成為全球創新舞臺上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Google Play年度最佳榜單顯示,12 家中國開發者團隊的 13 款應用和游戲,在全球不同市場斬獲了 14 項“年度最佳應用”大獎。“每次我來中國都會發現,這里的初創企業以及開發者的創新方式和速度是我在其他國家從未見到過的。”谷歌亞太地區開發者生態系統負責人Sami Kizilbash也對第一財經表示,中國的創新創業熱潮非常踴躍。
點評:谷歌開發者大會是谷歌每年最重要的一個大會,通常會首先在總部美國舉辦,隨后在中國分會場舉辦一次,從這一大會往往也能看出谷歌目前的重心和未來的方向。在中國,以往最重要的主題都是出海,但這兩年AI成為了一個更突出的關鍵詞,也能從越來越密集的人潮感覺到, AI帶動了更多開發者參與的熱情。
蘋果計劃推出桌面機器人
科技爆料人馬克·古爾曼(Mark Gurman)周三表示,蘋果計劃通過推出多款新設備“重返”AI領域,其中包括一款桌面機器人。這款桌面機器人將作為用戶的虛擬伙伴,配備逼真的Siri,具備與用戶全天候互動的能力,計劃于2027年上市。據爆料,在本月一次全體員工大會上,蘋果CEO庫克對員工表示,雖然不能詳細描述,但即將推出的產品線“太棒了”,其中一些產品能很快看到,還有一些產品會在以后推出。為了適配這些新的家用設備,蘋果正在對Siri進行革新。但蘋果尚未回應上述市場消息。
點評:綜合現有消息,蘋果仍將升級Siri的AI功能作為重要工作,在產品形態上則開始著眼于更多品類,包括攝像頭、機器人。在此之前,蘋果在人工智能領域有落后的跡象,遲遲未能推出重大的Siri AI功能更新。去年蘋果在WWDC開發者大會上公布了AI戰略,包括將Apple Intelligence集成到包括Siri在內的一系列程序中,然而,今年WWDC開發者大會上,Siri AI功能缺席。如果這些新品能成功面世,蘋果的產品線將得到極大擴充。
OpenAI將投資一家腦機接口公司
有消息稱,OpenAI及OpenAI CEO山姆·奧爾特曼(Sam Altman)準備投資一家腦機接口公司。這家公司名為Merge Labs,這家公司計劃以8.5億美元的估值發起價值2.5億美元的融資,其中大部分新資金將來自OpenAI的風險投資部門,但相關談判還處于初期階段。Merge Labs將與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旗下的Neuralink展開競爭。
點評:此前Neuralink已在腦機接口領域取得多項進展,近期Neuralink還準備在英國啟動一項關鍵的臨床試驗,以便驗證腦機接口芯片。Merge Labs將在腦機接口領域追趕Neuralink。就技術的進步,山姆·奧爾特曼年內曾在一篇博客中展望稱,人們可能很快就會擁有“高帶寬腦機接口”。
百川智能開源醫療增強大模型Baichuan-M2
8月11日,百川智能發布開源醫療增強大模型Baichuan-M2。據介紹,Baichuan-M2在HealthBench上獲得60.1的高分,以32B的較小尺寸反超OpenAI最新開源模型gpt-oss 120b(得分57.6),也超過了Qwen3-235B、Deepseek R1、Kimi K2等開源大模型。
點評:醫療是大模型的主要應用領域之一。在醫療場景,AI可以輔助醫生進行診斷,或回答用戶關于健康的提問。除了百川智能聚焦大模型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國內做醫療大模型的廠商還包括訊飛醫療科技,OpenAI此前發布的GPT-5也改進了在健康領域的表現。
xAI宣布Grok 4可免費試用
8月11日,馬斯克旗下的AI企業xAI表示,大模型Grok 4現已面向全球用戶免費開放。免費用戶每天允許進行有限次數的查詢,超出次數則需要付費訂閱,非訂閱者每天僅能發出五次請求。Grok 4還引入新的使用模式,包括自動設置和專家模式。此次Grok4免費是有限期的,但xAI并未說明何時結束免費。
點評:Grok 4 模型具備深度推理能力,此前埃隆·馬斯克曾稱Grok 4是 “全球最強大的AI模型”。近期OpenAI和xAI之間的競爭趨于激烈。OpenAI的GPT-5發布后不久,Grok4就免費了。上周GPT-5發布后,埃隆·馬斯克還表示,Grok 4在ARC-AGI基準測試中擊敗了GPT-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