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準備發力高端啤酒悅己路線的珍酒李渡大漲!一個切入飲料行業二次創業的燕京啤酒大跌!牛市氛圍中,市場戰略是否“討喜”或許也正成為資金偏好的重要考量之一。在這一點上,吳向東似乎“成功”了,而耿超則暫時未得到市場認可!
珍酒李渡憑“牛市”啤酒大漲
8月以來,白酒動銷逐步改善,隨著茅臺中報業績展現韌性,白酒股市場偏好也有所轉暖。截至8月15日收盤,Wind白酒指數本周漲幅達到2.08%,以58860.75點報收。
從個股表現來看,珍酒李渡憑借“牛市”啤酒,吸引市場資金重點關注,周漲幅高達24.9%,股價表現搶眼,古井貢酒、山西汾酒以及舍得酒業周漲幅則在5%左右,同樣漲勢不俗,白酒板塊中,僅天佑德酒、*ST椰島和*ST巖石下跌。
開源證券也分析指出,市場已對白酒當前的困境有所預期,當前白酒呈現出市場預期低、估值低的特點,且籌碼結構較好,頭部酒企還具備高股息特征。預計中秋節后基本面可能更加接近底部位置。從長期投資視角出發,白酒板塊已具備長期投資價值,中報后可重點關注業績穩定、品牌力強的頭部白酒企業,進行長期布局。
燕京啤酒戰略“不討喜”?
非白酒板塊方面,業績報喜的燕京啤酒本周股價出現大幅下跌,周跌幅達到6.94%,不僅跑輸啤酒指數,還大幅跑輸A股主要股指。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珍酒李渡,公司中期業績大幅下滑,但近期宣布切入高端啤酒路線,股價本周漲幅約25%,資金炒作情緒熱烈。
有市場人士指出,兩者股價表現迥異,主要原因或是珍酒李渡戰略更貼近新消費概念。如今,新消費講述的便是品質消費、情緒價值悅己消費,珍酒李渡的“牛市”啤酒無論銷量幾何,但僅憑宣傳策略,無疑更貼近新消費投資邏輯;而燕京啤酒雖然凈利潤出現大增,但公司高端啤酒增幅較弱,且飲料戰略并未顯現出較強的競爭力,在啤酒夏季銷售旺季業績兌現后,投資邏輯不夠吸引人,導致股價下跌。
的確,雖然燕京啤酒今年上半年凈利潤好于預期,但是中高檔產品增幅卻降至個位數。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燕京啤酒的中高檔產品收入約為55億元,同比增長9.32%。不過,燕京啤酒中高檔產品在2023年上半年、2024年上半年的收入增速分別為12.81%、10.61%。對比不難看出,公司中高檔產品業績增速不再突出,增長力度開始顯現疲態。
同樣,作為燕京啤酒“創新戰略支點”的倍斯特汽水,目前收入不足億元,且營收占比不足1%,公司的飲料戰略能否在大窯、北冰洋等本土品牌包圍下脫穎而出,存有很大疑問。
因此,一邊是高端化進程邊際放緩,一邊是倍斯特汽水短期內難以貢獻顯著利潤,這自然會削弱投資者信心,導致短期股價出現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