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華虹公司8月17日公告,正籌劃收購華力微控股權,明日起停牌
在秦健接任華虹集團董事長8個月后,華虹集團旗下華虹公司啟動了對華力微控股權的收購,公司股票自8月18日(星期一)開市起停牌,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10個交易日。
此前,華虹公司承諾,從科創板上市之日(2023年8月7日)起三年內,華力微將注入華虹公司。
近一個月來,華虹公司股價震蕩上漲。8月15日,公司股價大漲11.35%,以78.5元/股報收,最新市值為936億元。其近幾個月漲幅十分可觀。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華虹公司股東戶數超4.7萬。
正籌劃收購華力微控股權
華虹公司8月17日下午發布公告,為解決IPO承諾的同業競爭事項,公司正在籌劃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上海華力微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力微)控股權,同時配套募集資金。
根據相關法規,本次交易預計不構成重大資產重組,構成關聯交易,但不會導致公司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不構成重組上市。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的相關規定,經公司申請,華虹公司股票自2025年8月18日(星期一)開市起停牌,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10個交易日。
本次收購標的資產為華力微所運營的與華虹公司在65/55nm和40nm存在同業競爭的資產(華虹五廠)所對應的股權。目前,該標的資產正處于分立階段。
目前,華虹公司正與交易意向方接洽,初步確定的交易對方為上海華虹(集團)有限公司、上海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國投先導集成電路私募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最終交易對方以重組預案或重組報告書披露的信息為準。
華虹公司2023年8月在科創板上市,公司當時在其招股說明書中承諾,從科創板上市之日起三年內,按照國家戰略部署安排,在履行政府主管部門審批程序后,華虹集團將把旗下12英寸晶圓代工子公司華力微注入華虹公司。
這就意味著,按照上述承諾,在2026年8月7日前,華力微將注入華虹公司。
未來幾個季度的收入將持續增長
華虹公司近日發布公告,2025年二季度,公司產能利用率進一步提升至108.3%,環比提升5.6個百分點,繼續保持滿負荷運轉。
從業績來看,2025年二季度,華虹公司營收環比持續增長,整體實現銷售收入5.66億美元,同比增長18.3%,環比增長4.6%,符合此前指引的5.5億美元~5.7億美元的預期;歸母利潤為0.8億美元,同比增長19.2%,環比增長112.1%;毛利率為10.9%,盈利能力進一步增強,三季度指引也繼續上調。
對此,華虹公司在與機構交流時表示,公司今年第二季度的毛利超出預期是由以下因素導致:其一,公司進一步提高了產能利用率;其二,成本控制措施有了不錯的成效;其三,外部方面,銷售價格雖然無法全面復蘇,但不再“下降”了。
華虹公司稱,展望下半年,上述兩個內生的因素仍將持續,但產能擴張帶來的折舊壓力也需關注,價格在下半年可以預期有個位數的增長,因為部分在二季度進行的價格調整會在三、四季度顯現。總體而言,公司毛利仍將保持在10%~12%的水平,但四季度的情況有待更清晰地觀察。
華虹公司還表示,在收入方面,公司未來幾個季度的收入會持續增長,主要來源于9廠的產能爬坡,并且公司也在盡可能地利用好現有的工廠,比如7廠的12英寸產線,對9廠的爬坡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