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周瀟梟北京報道8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1—7月經濟數據。
數據顯示,1—7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8.82萬億元,同比增長1.6%(按可比口徑計算)。其中,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1.5%。從環比看,7月份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下降0.63%。
1—7月份投資同比增長1.6%,該增速較1—6月份回落1.2個百分點,回落幅度不小。具體來看,1—7月份,制造業投資增長6.2%,較1—6月份回落1.3個百分點;基礎設施投資增長3.2%,較1—6月份回落1.4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12%,降幅較1—6月份擴大0.8個百分點。
8月15日,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1—7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6%,若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速在4%—5%左右。1—7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名義增速較1—6月份出現回落,既有部分地區高溫暴雨頻發、影響項目工程施工的短期因素,也有外部環境復雜多變、國內企業競爭加劇、投資收益下降的影響,還有我國轉型發展過程中傳統行業投資動能在減弱,新興行業成長尚難以完全對沖的原因。
付凌暉進一步表示,盡管投資名義增速有所回落,但扣除價格因素的實物工作量并不低,尤其是在創新驅動發展引領下和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帶動下,投資結構持續優化,繼續為經濟轉型升級創造有利條件。
比如,隨著制造強國建設穩步推進,傳統制造業改造升級,新興制造業加快發展,支撐制造業投資較快增長,1—7月份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6.2%,明顯快于全部投資增速。1—7月份,汽車制造業投資增長21.7%,通用設備制造業投資增長14.8%。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新質生產力培育壯大帶動高端行業投資增長。1—7月份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33.9%,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投資增長16%,信息服務業投資增長32.8%,均保持較快增長。隨著我國能源供給綠色轉型持續深入,清潔能源相關投資不斷擴大,有力支撐和保障我國能源安全。1—7月份,太陽能、風力、核力、水力發電投資同比合計增長21.9%,保持較快增長。
付凌暉表示,總的來看,我國投資規模繼續擴大,投資結構不斷優化,投資增長面臨的壓力是階段性的,對此要全面看待。從未來發展看,我國投資空間潛力依然巨大,我國人均資本存量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未來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補齊民生短板都需要加大投入。下階段,要堅持高質量發展不動搖,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調動各方面投資積極性,激發民間投資活力,擴大有效投資,促進供給結構持續優化,推動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下半年需要重點關注投資,一方面投資收益下降帶來投資增速回落,另一方面反“內卷”短期也會拖累相關投資參數,因此穩投資政策還需進一步加力。為了平抑這些短期的收縮效應,下半年在一些公共投資領域可以適當加大力度。下半年要更大力度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預計下半年會有相關政策陸續推出,一方面幫助房地產去庫存,改善開發商流動性,緩解債務壓力;另一方面培育新需求,包括棚戶區改造、城市更新等,部分地方可以通過給予一定補貼,來推動改善性住房需求的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