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創新醫療“9天6板”,腦機接口技術何時能挑業績大梁?
8月15日,腦機接口概念股延續強勢,創新醫療(002173.SZ)開盤再度漲停,走出“9天6板”,報收于26.67元/股,并因當日換手率達到20%而登上龍虎榜。
8月14日,創新醫療發布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表示,該公司股票于2025年8月11日、12日、13日連續三個交易日內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20%。
一位業內天使投資人向中國基金報記者表示,腦機接口概念呈現典型的“預期驅動型行情”,核心矛盾在于產業生命周期與資本市場定價體系的割裂。
“當前,行業整體處于臨床前研究或小范圍試驗階段,技術商業化路徑尚不清晰,導致多數企業財務報表持續惡化。”上述投資人向記者表示,A股市場對“硬科技”標簽賦予極高風險偏好溢價,造成基本面與股價背離,本質是資本市場對前沿科技非線性成長特性的超前定價機制的體現。
“跨界”協同難度大
一家以醫院服務為主、靠參股切入腦機接口的公司,為什么能在題材起潮時充當情緒的風向標?
最新財報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創新醫療實現營收4.02億元,同比下降1.60%;扣非凈利潤虧損1288.41萬元。值得一提的是,自2019年起,創新醫療凈利潤連續虧損,2019年至2024年,該公司歸母凈利潤合計虧損超17.6億元。
對于2025年上半年業績虧損的原因,創新醫療并未在財報中披露,而是提及“得益于醫保回款同比增長,信用減值損失同比下降,公司虧損同比有所收窄”。
盡管半年報未明確指出虧損原因,但數據釋放出信息:2025年上半年,創新醫療披露的三家醫院所屬的子公司中,有兩家為虧損狀態,康華醫院凈利潤虧損68.1萬元,福恬醫院凈利潤虧損385.68萬元。
實際上,讓創新醫療股價翻倍的真實原因,是其子公司博靈腦機(杭州)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博靈腦機)涉及的“腦機接口”業務。上述交易異常波動公告顯示,2021年初,創新醫療參與投資設立博靈腦機,并持有博靈腦機40%股權,主要聚焦醫療康復領域,從事腦機接口核心技術研發和相關產品的設計生產。
截至上述公告日,博靈腦機產品尚未正式上市,僅因與科研機構合作而銷售少量產品。2023年及2024年,博靈腦機的經營虧損分別為660.17萬元、866.41萬元。
“作為醫療服務公司,其現有的醫院資產與腦機接口所需的神經外科資質、康復科室協同存在物理隔離,較難構建完整的診療閉環;上市公司試圖用傳統醫療服務業的資金周轉邏輯支撐硬科技創業的燒錢模式,兩者現金流特征的根本沖突有可能會導致持續失血。”上述天使投資人向記者表示,參股子公司雖布局腦電采集模塊等上游環節,但缺乏下游臨床應用開發能力,目前技術仍然停留在實驗室階段。
在股價上漲的過程中,創新醫療的部分高管和股東已進行減持套現。4月17日至5月15日期間,該公司第三大股東上海洸煥合計減持1177.48萬股,減持價格在8元至10.13元之間,套現金額超9400萬元;5月30日至6月19日期間,該公司非獨立董事阮光寅合計減持38.01萬股,減持均價為13.15元/股,套現金額為499.83萬元。
潛在技術“引領者”
8月7日,工信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動腦機接口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為腦機接口行業發展按下“加速鍵”。上述政策明確提出“2027年關鍵技術突破、2030年形成國際競爭力”的階梯式目標。
記者注意到,技術層面的突破進一步強化了腦機接口的商業化預期。賽諾醫療(688108.SH)是如今腦機接口賽道當之無愧的“寵兒”:8月7日,賽諾醫療發布公告稱,子公司產品獲得美國FDA(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突破性醫療器械認定,是全球首個顱內動脈粥樣硬化狹窄治療產品,也是首個獲得美國FDA突破性醫療器械認定的國產神經介入器械產品。
8月7日至13日,賽諾醫療股價連續5個交易日內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達到100%。8月14日,賽諾醫療發布股票交易嚴重異常波動公告稱,上述產品在美國獲得FDA突破性醫療器械認定,并不最終保障該產品后續在美國FDA的上市申請一定獲得批準。
此外,在非侵入式領域,翔宇醫療(688626.SH)于2025年6月獲批兩款二類注冊證,年內預計推出20至30款搭載腦機接口技術的康復設備;在侵入式領域,三博腦科(301293.SH)與頂尖醫院合作推進抑郁癥、癱瘓等適應癥的臨床研發。
上述天使投資人向記者表示,目前,全球范圍內尚未出現真正意義上的腦機接口標桿企業,但已分化出三類潛在引領者:一是掌握高密度電極陣列、無線傳輸等核心技術的技術先驅型企業;二是獲得FDA批準用于癱瘓患者控制外設,具備真實應用場景但規模化受限的臨床轉化型企業;三是開源硬件降低研發門檻,吸引科研機構共建生態,但商業變現能力待考的平臺生態型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