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上市公司半年報密集披露,其控股或參股公募基金公司的經營成績單也漸次浮出水面。東海證券2025年半年報披露,其參股子公司東?;鹕习肽陮崿F營業收入3269.04萬元,同比增長21.06%,合并報表后凈利潤虧損93.6萬元。
值得關注的是,東?;鹑涨跋颉度A夏時報》記者澄清:虧損主因是財務報表合并了子公司東海瑞京資產,若僅看母公司單體,則保持了約30萬元的盈利。
合并報表致虧損,公募業務保持微利
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東?;饐误w報表口徑實現凈利潤30.04萬元,同比由虧轉盈;合并報表口徑實現營業收入3269.04萬元,同比增長21.06%;凈利潤虧損93.6萬元,同比收窄82.82%。
針對半年報顯示的虧損,東?;鹧杆僮龀鼋忉?,明確表示合并口徑的凈利潤包含了全資子公司東海瑞京的業績。剝離子公司影響,僅以母公司單體財務數據衡量,東?;鹪趫蟾嫫趦葘嶋H實現了30.04萬元的凈利潤。這表明核心公募基金管理業務仍具備一定的盈利韌性。
公開數據顯示,東海基金單體報表口徑在2023年、2024年兩個年度均實現盈利。2021年至2024年期間,東?;饐误w報表口徑凈利潤復合增長率為100.16%,合并報表口徑凈利潤復合增長率為80.99%。
子公司東海瑞京資產的背景值得關注。公開信息顯示,東海瑞京資產是一家專注于不良資產收購與處置的資產管理公司,其業務模式與銀泰集團及江西國資存在密切聯系。2024年,該公司曾以19.6億元收購捷信消金260億元個貸不良資產包,創下行業單筆交易規模之最。然而個貸不良資產處置周期長、成本高的特性,導致其業績持續承壓,2024年凈利潤僅約0.6億元。
債基撐起非貨規模,權益產品長期疲軟
Wind數據揭示了東?;饦I務結構的鮮明特征。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其管理的非貨公募基金規模達284.20億元,行業排名第91位。支撐這一規模的幾乎全部是債券基金,規模高達280.88億元,在公司非貨基中的占比超過98%。正是依賴債券基金規模的持續攀升,東海基金近年才得以接連跨越百億、兩百億的管理規模門檻。
然而,硬幣的另一面是權益投資能力的顯著短板。部分權益產品長期業績表現堪憂,例如東海祥龍A、東??萍紕恿兩只基金,截至2025年8月14日,過去3年的單位凈值跌幅均超過20%,東海核心價值的同期跌幅逾35%。權益產品線的孱弱,債基“單腿走路”的模式,雖在短期內撐起了規模,其長期可持續性及抗風險能力仍存隱憂。
“中小基金公司資源有限,‘重債輕股’是常見的生存策略,短期內能穩住規模基本盤?!币晃毁Y深基金研究專家向《華夏時報》記者分析道,但過度依賴單一資產類別,尤其當債市波動加劇或費率下行趨勢延續時,盈利壓力會陡然增大。
面對市場質疑,東?;饛娬{“資產配置”仍為其中長期核心戰略。據披露,其固定收益及資產配置類產品近三年實現正收益客戶占比超98%。具體來看,資產配置類產品秉持絕對收益理念,今年上半年平均收益率7.18%,較業績基準超額收益達6.42%;固收類標桿產品東海祥蘇近三年收益率9.59%,夏普比率4.13,同類排名前1.08%。
值得關注的是,東海基金自2023年起已著手權益布局優化:以SMARTβ增強型指數策略為核心,年內新發兩只權益產品。這種戰略調整能否突破“債基依賴”瓶頸,仍有待市場檢驗。
股權變更持續推進,治理結構面臨重塑
東?;鸾陙淼牧硪粭l主線是股權層面的變動與波折。東海證券半年報提及,2024年2月,東?;鸪晒σ胩K州市相城區江南化纖集團有限公司及常州市城市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兩家新股東,合計增資1500萬元。增資完成后,東海證券持股比例調整為45.8468%。但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相關的工商登記變更及監管備案程序仍在進行中。
更棘手的挑戰來自原股東深圳鵬博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所持股權的處置。因涉及債務糾紛,深圳中院于2024年1月出具執行裁定書,凍結了鵬博實業持有的東?;鹑?7.3053%股權。這部分股權隨后被拆分為4.7026%和22.6027%兩筆進行司法拍賣。其中,常州交通建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于2024年5月成功競得4.7026%的份額。然而,評估價值逾3773萬元的22.6027%股權(后調整拍賣起拍價至3018萬余元)在京東資產交易平臺上卻遭遇了三次流拍的冷遇。
東海基金在回應中表示,將持續關注股權事項進展,并通過健全的公司治理、穩健的業務經營、及時的信息披露保護基金份額持有人的合法權益。上述事項不會對東?;鹑粘=洜I造成重大影響。
長期關注公募行業股權治理的法律專家指出:“中小基金公司股權頻繁流拍或折價轉讓,反映了市場對其盈利預期和估值認可度的低迷。股權長期懸而未決或頻繁變更,可能對公司治理結構的穩定性、戰略執行的連續性以及核心人才團隊的保留帶來潛在干擾。新股東引入和股權爭議的最終解決,將是東海基金未來能否輕裝上陣、聚焦發展的關鍵變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