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馬智行方面預期Robotaxi(無人駕駛網約車)總數在年底達到1000臺。
8月12日,自動駕駛公司小馬智行(NASDAQ: PONY)披露未經審計的2025年第二季度財報。財報顯示,公司第二季度實現營收1.54億元,同比增長75.9%,環比增長53.5%;凈虧損3.82億元(5330萬美元),2024年第二季度凈虧損為3090萬美元;截至二季度末,公司現金等價物及長短理財投資為53.56億元。
針對營收上漲,小馬智行方面表示,隨著Robotaxi業務商業化和量產落地,Robotaxi收入在第二季度翻倍增長,帶動公司整體營收持續上漲。
值得一提的是,小馬智行在第二季度毛利率達到16.1%,而2024年第二季度為-0.3%。
公司管理層在財報電話會上表示,毛利率的顯著提升主要因公司專注于Robotaxi等服務中的高毛利業務,以降低毛利率的波動性。同時公司在優化Robotaxi單位經濟效益方面也取得了扎實進展,例如車輛遠程協助員數量大幅減少、車輛保險下降等帶來的成本改善。
備受市場關注的Robotaxi業務方面,小馬智行二季度Robotaxi業務收入達1090萬元,同比增長157.8%,其中來自乘客端的車費收入實現同比增長超過300%。公司稱這一增長得益于用戶覆蓋范圍擴大、一線城市用戶需求攀升,以及Robotaxi運營車輛規模增長。
目前,小馬智行旗下Robotaxi數量已達到500臺。小馬智行創始人、CEO彭軍表示,非常有信心在2025年底實現千臺Robotaxi的目標。
彭軍提到,2025年是小馬智行Robotaxi大規模量產的關鍵之年。
他介紹,自今年6月起,小馬智行與北汽、廣汽的合作啟動第七代Robotaxi量產,已完成產能爬坡并進入穩態生產,在兩個月內生產超200臺Robotaxi車輛。
此前,小馬智行宣布第七代Robotaxi采用100%車規級零部件,自動駕駛套件成本較前代大幅下降70%,擁有10年或60萬公里的設計壽命,這些重大突破是其今年加大一線城市Robotaxi部署、提速商業化的基礎。
小馬智行對Robotaxi量產的持續押注在二季度初見成果。多款第七代Robotaxi車型順利通過多地智能網聯汽車檢驗標準和測試要求,獲批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的L4級自動駕駛測試許可。第七代車型已在四大一線城市開啟公開道路上累計測試超200萬公里。
全球化布局方面,小馬智行與迪拜道路交通管理戰略合作,2025年實現首批Robotaxi路測,計劃在2026年實現全無人商業化運營;在歐洲,小馬智行6月率先在盧森堡倫寧根市啟動測試并計劃擴展至更多地區;在亞洲,小馬智行已取得韓國頒發的國家級別自動駕駛測試許可。
小馬智行表示將繼續擴大Robotaxi運營范圍和車隊規模。小馬智行管理層強調,展望未來,增加核心區域的車輛密度仍舊是公司的首要任務。公司預期車輛的可達性提升將進一步改善用戶體驗,反過來刺激更高的用戶需求,進一步增加公司Robotaxi車隊的部署和生產。
針對近期屢次傳出的赴港IPO傳聞,小馬智行管理層回應稱,對此不作評價,但將密切關注市場狀況,也將繼續努力實現股東價值最大化。
截至發稿,小馬智行美股跌超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