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8月12日)24時,國內成品油調價迎來年內第四次擱淺。本輪調價周期內,國際油價先漲后跌,調價金額每噸不足50元,因此汽、柴油價格不作調整。
上周,美俄兩國元首可能會晤的消息,讓市場判斷地緣政治風險溢價消退,加之“歐佩克+”將于9月再次增產,國際油價應聲下跌,美油上周累計下跌5.12%,布油累計下跌4.42%,國際油價創下6月底以來最大單周跌幅。
供應方面,8月初“歐佩克+”宣布上調9月份原油日產量54.7萬桶,加劇市場供應壓力。需求方面,美國對多國實施新一輪加征關稅措施,引發全球經濟活動疲軟的擔憂,打擊原油需求。
更為關鍵的是,俄美兩國領導人將就結束烏克蘭危機進行談判,市場預期俄羅斯原油出口限制可能松綁。雖然這項協議存在極大的變數,但行業普遍認為,下一輪成品油調價下調的概率較大。
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監測中心認為,短期內“歐佩克+”維持增產立場及全球經濟欠佳的情況不會改善,將繼續對國際油價構成壓制。同時,需密切關注后續美國對印度和中國的關稅政策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