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由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指導,《21世紀經濟報道》主辦、浦發銀行聯合主辦的“2025資產管理年會”在上海浦東隆重舉辦。會議上,花旗全球宏觀和資產配置研究主管德克·威勒(Dirk Willer)通過線上方式參與大會,并就今年下半年全球主要市場的投資觀點進行了分享。他圍繞股票、債券、信貸、外匯及大宗商品等核心資產類別,深入剖析了市場趨勢與投資策略。
在股票市場方面,德克·威勒指出 “美國例外論” 已明顯回歸,這一點從其相對歐洲及全球其他地區的表現中可清晰看出,而核心驅動力是人工智能交易的回歸 —— 科技板塊的表現引領美國市場,成為關鍵支撐。
他進一步分析,美國正經歷資本支出的大幅繁榮。數據顯示,今年迄今為止,資本支出對 GDP 的貢獻已超過消費,這種情況相當罕見。對比 2000 年代美國為建設互聯網而出現的上一輪資本支出繁榮,盡管當時股市在峰值后大幅回落,但資本支出見頂與股市見頂之間僅相差 6 個月。不過,德克·威勒認為當前美國資本支出周期尚未結束:“最近的美國財報季顯示,今年剩余時間及明年的資本支出指引均十分強勁,這表明美國股市仍有上漲空間。”
同時,他提到美國股市估值雖不便宜,但在市場進入泡沫區域時,估值可能會比預期更易拉伸,且并非所有人都已做多美國股票 —— 此前多數投資者更偏好美國以外的市場(如歐洲、新興市場),這意味著后續仍有資金流入空間。
對于分散投資,德克·威勒認為歐洲是優質選擇。一方面,歐洲商業周期已出現轉向;另一方面,歐洲投資者是美國股票的最大持有者,若其選擇分散投資、將資金匯回本土,有望提振歐洲股市。此外,花旗駐倫敦策略師近期上調了中國股票評級,原因之一是中國是全球少數擁有規模化 AI 資產的市場。
在信貸市場,德克·威勒明確表示花旗低配歐洲和美國的投資級信貸。他解釋稱,當前歐美幾乎所有地區的信貸利差都已相當狹窄,這種配置策略可在 “美國經濟數據不及預期、市場重現增長擔憂” 時起到風險保護作用。
對于政府債券,德克·威勒持中性態度,他認為市場正受到兩種力量的拉扯:一方面,美聯儲有望在 9 月啟動降息 —— 修訂后的最近三次就業市場趨勢表現不佳,且通脹前景不足以阻礙此次降息(需通脹數據達到 0.4-0.5 左右才可能使降息落空);另一方面,美國國債的期限溢價仍需上升。
“基于對全球安全資產供需的詳細評估,考慮到未來 10 年美國財政赤字規模較大的供應前景,美國國債期限溢價應比當前高出約 50 個基點。” 因此,他傾向于對美國國債采取 “陡峭化交易” 策略 —— 前端受益于美聯儲政策重新定價,后端則因期限溢價壓力承壓。
在新興市場債券方面,德克·威勒持樂觀態度并選擇超配。他指出,當美元走弱且美國國債曲線前端未出現劇烈波動時,新興市場債券的久期表現通常較好,尤其看好墨西哥、巴西和南非等市場。而對于日本國債(JGBs),由于日本央行是當前全球唯一仍在加息的央行,加息通常會導致債券表現不佳,因此花旗選擇低配。
關于外匯市場,德克·威勒提出美元正面臨結構性與周期性的雙重看跌壓力,且當前兩者趨勢一致。
從結構性角度,自 “解放日” 以來,美元便呈現出特殊走勢:即使標普指數大幅下跌,美元仍走弱,這種不尋常的相關性意味著,對于由美國新聞驅動的風險事件,美元將不再具備對沖功能。“此前做多美國資產的投資者,若期望美元走強在美股回調時提供保護,這一假設已不再成立 —— 美元甚至可能在美股下次回調時進一步走弱,加劇損失。” 這導致多數美國股票的外國持有者需提高對沖比率,形成美元看跌的對沖資金流。
從周期性角度,考慮到美聯儲暫停加息的時間較長,其首次降息(預計 9 月)通常會引發美元走弱。因此,德克·威勒判斷,美元在年底前大概率持續走弱,且不僅針對歐元,新興市場的高息貨幣(如巴西、墨西哥、哥倫比亞、土耳其等)也值得關注 —— 這些貨幣的套息交易因子有望在今年底前發揮作用。
在大宗商品領域,德克·威勒表示花旗當前對所有大宗商品持中性態度,但仍堅持 “逢低買入” 策略。他強調黃金的結構性看漲邏輯依然成立:“各國央行正將儲備資產從美元分散配置,而黃金是少數能有效實現分散、且無需過多配置其他可能承壓的法定貨幣的優質選擇。” 不過,短期來看,若投資者看好股票,黃金未必跑贏市場,因黃金的 “保險屬性” 在此時往往不被投資者青睞。
與之相對,花旗選擇做多白銀。德克·威勒解釋,當美國期限溢價上升、股市上漲且美國國債曲線前端走低時,白銀通常表現良好,當前市場環境正符合這一條件。
最后,德克·威勒總結道,花旗對全球股票市場的持續機會持積極態度,尤其看好美國市場因其 AI 領域的高敞口;對美國債券更趨謹慎,因期限溢價需上升,同時更青睞新興市場債券;并仍維持看跌美元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