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貨幣政策調整如何影響人民幣匯率走勢?如何看待部分中小銀行債券投資較為激進?下階段貨幣政策如何走?7月14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國人民銀行介紹2025年上半年貨幣信貸政策執行及金融統計數據情況。
央行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上半年,人民幣各項貸款新增12.92萬億元,顯示金融體系對實體經濟信貸支持保持較高水平。分借款主體看,企(事)業單位貸款是信貸增長的主體,占全部新增貸款的89.5%,占比較上年同期提高了6.6個百分點;新增貸款主要投向制造業、基礎設施業等重點領域。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鄒瀾表示,從經濟理論和實踐經驗看,貨幣政策的傳導是需要時間的,已經實施的貨幣政策的效果還會進一步顯現。下階段,人民銀行將繼續實施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密切關注評估前期已實施政策的傳導情況和實際效果,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運行情況,把握好政策實施的力度和節奏,更好地推動擴大國內需求、穩定社會預期、激發市場活力,支持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和任務。
談及美聯儲貨幣政策變化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鄒瀾表示,中國不尋求通過匯率貶值獲取國際競爭優勢。人民銀行的匯率政策立場是清晰和一貫的,將繼續堅持市場在匯率形成中的決定性作用,保持匯率彈性,同時強化預期引導,防范匯率超調風險,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
貨幣政策支持實體經濟的效果比較明顯
對于最新出爐的上半年金融數據,鄒瀾在發布會上表示,貨幣政策支持實體經濟的效果是比較明顯的。
一是金融總量合理增長。6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長8.9%,廣義貨幣供應量M2同比增長8.3%,人民幣貸款同比增長7.1%。如果把地方專項債置換地方融資平臺貸款的影響進行還原,按可比口徑,貸款同比增速還要更高一些。
二是社會綜合融資成本低位下行。1-6月,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大約為3.3%,比上年同期低約45個基點,新發放的個人住房貸款利率約3.1%,比上年同期低約60個基點。
三是信貸結構持續優化。
四是金融市場韌性增強。在外部環境和全球金融市場發生較大變化的背景下,股債匯等主要金融市場保持平穩運行。
“總體看,上半年金融總量合理增長,有力支持實體經濟回升向好。”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閆先東表示,從上半年金融總量數據來看,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平穩增長,同經濟增長、價格總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
強化利率政策執行和監督,進一步健全市場化的利率調控機制
央行在發布會上給出了下一階段貨幣政策的方向。
鄒瀾表示,下階段,人民銀行將進一步落實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抓好各項已出臺的貨幣政策措施執行,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
總量方面,把握好政策實施的力度和節奏,保持流動性充裕,使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增長同經濟增長、價格總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持續營造適宜的金融總量環境。
結構方面,突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重點方向,聚焦科技創新、擴大消費、民營小微等方面,強化政策協同聯動,用好用足各項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加力支持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傳導方面,強化利率政策執行和監督,更好發揮行業自律作用,維護銀行業市場競爭秩序,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防范資金空轉,把握好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和保持自身健康性的平衡。
完善貨幣政策框架方面,進一步健全市場化的利率調控機制,優化貨幣政策中間變量,不斷完善貨幣政策工具體系,健全可置信、常態化、制度化的政策溝通機制,更好服務高質量發展。
中小銀行的債券投資也需要保持合理的“度”
央行在發布會上回應了對部分中小銀行債券投資比較激進的看法。
央行金融市場司負責人曹媛媛表示,債券投資是銀行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銀行的參與對財政政策的實施和實體經濟的發展形成了有力的支撐。中小銀行基于自身資產配置的考慮,選擇適當增持債券,增加安全資產配置,平滑經營利潤波動,應該說在監管允許范圍內是合理的。同時銀行自發買賣債券,對市場也會起到穩定器的作用。它自己的利潤,也能夠保持銀行自身支持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
“當然,我們認為,中小銀行的債券投資也需要保持合理的‘度’。要把握好投資收益和風險承擔的平衡。對于個別債券投資較為激進的金融機構,應該關注債券面臨的利率和信用風險。人民銀行將持續加強市場監測,及時將監測到的高風險機構的信息共享給機構監管部門,關注資本充足率以及市場風險,同時人民銀行將持續加強市場建設,不斷豐富利率和信用風險管理工具,發揮好市場機制作用,切實防范金融市場風險。”曹媛媛表示。
中國不尋求通過匯率貶值獲取國際競爭優勢
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持續升值,但對一攬子貨幣匯率處于低位,人民幣匯率走勢和匯率政策成為關注焦點。
鄒瀾表示,近期,美國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但物價水平仍然高于美聯儲的目標水平,關稅政策又進一步增加了美國通脹走勢的不確定性,影響美聯儲降息節奏和路徑。美元指數、美債收益率波動加大,對全球金融市場都產生了一定溢出效應。
“中國不尋求通過匯率貶值獲取國際競爭優勢。人民銀行的匯率政策立場是清晰和一貫的,將繼續堅持市場在匯率形成中的決定性作用,保持匯率彈性,同時強化預期引導,防范匯率超調風險,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鄒瀾表示。
他表示,影響匯率的因素是多元的,比如經濟增長、貨幣政策、金融市場、地緣政治、風險事件等。當前,美元走勢仍然有不確定性,但中國國內基本面持續向好,人民幣匯率保持雙向浮動、基本穩定具有堅實的基礎。
一是國內經濟進一步回穩向好。
二是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下半年重啟降息。主要發達經濟體處于降息周期,市場對美聯儲重啟降息的預期升溫,中美貨幣政策周期的錯位將得到改善,中美利差趨于收窄。
三是國際收支基本平衡。
四是外匯市場建設取得長足進步。
進一步健全金融支持民營和小微企業政策體系,持續加大金融資源要素投入
談及下一步繼續做好民營和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工作,央行信貸市場司司長彭立峰表示,一是進一步健全金融支持民營和小微企業政策體系。
具體來說,開展金融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引導普惠小微貸款、民營經濟貸款合理增長。健全民營中小企業增信制度,充分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信息共享、金融衍生品等的積極作用,提升企業融資可得性。
二是持續加大金融資源要素投入。實施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用好支農支小再貸款、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促進供應鏈金融規范發展,加大對民營中小微企業金融支持力度。
三是助力企業高效融資對接。加強與行業主管部門的溝通合作,幫助金融機構提升融資對接效率。全面推廣全國中小微企業資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支持信貸資金精準直達信用白戶、支早支小等普惠領域。
他表示,近年來,央行聚焦民營和中小企業等普惠金融重點領域,從政策引導、資金支持、能力建設等方面入手,持續健全金融支持體制機制,提升企業融資可得性、普惠性和便利度。截至今年5月末,普惠小微貸款余額是34.42萬億元,同比增長11.6%,近5年的年均增速超過20%;私人控股企業貸款余額是44.95萬億元。2025年5月新發放的普惠小微企業貸款、私人控股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分別是3.69%和3.45%,較去年同期分別下降0.66和0.6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