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百度創始人李彥宏發布內部信,宣布新一輪組織調整,在今年這一輪的高管輪崗中,金山云前CFO何海建正式加盟百度擔任集團CFO,何俊杰(Jackson)不再擔任代理百度集團CFO職務,輪崗負責百度集團人力資源及行政管理。百度老將崔珊珊退居二線,不再負責百度集團人力資源及行政管理,只是繼續擔任文化委員會秘書長。
值得關注的是,何海建不是來自百度集團內部的高管,而是從金山云空降而來,并且何海建還曾在高盛、美銀美林集團、花旗銀行等機構擔任要職,擁有較豐富的投行和并購經驗。
“百度從外部引入新CFO,主要是因為百度戰略轉型對能力提出新要求。”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員王鵬對《中國經營報》記者指出,當前百度聚焦AI技術深化與智能生態構建,需CFO具備戰略視野,理解技術趨勢對業務模式的影響,才能通過資本運作支持技術并購與生態布局。
百度尋找CFO
百度集團CFO一職在近些年頻繁變動。
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在百度集團擔任CFO近十年的李昕晢轉任百度資本CEO,之后余正鈞加盟百度擔任集團CFO;四年后,在2021年的百度高管輪崗中,余正鈞被調任至百度首席戰略官,羅戎加盟百度成為百度集團CFO;三年后,2024年的高管輪崗中,羅戎被調任擔任移動生態事業群組(MEG)負責人,何俊杰輪崗擔任百度集團代理CFO。
在近日的百度高管輪崗中,擔任代理百度集團CFO職務的何俊杰終于有了新去向,輪崗負責百度集團人力資源及行政管理。何海建則正式加盟百度正式擔任百度集團CFO。
對于何俊杰在代理CFO崗位期間的表現情況,李彥宏在內部信指出,何俊杰帶領財務團隊主動深入分析問題,致力于更有效地戰略落地和精益運營。
其實何俊杰在2019年加入百度之前,曾在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銀行部、美國華平投資集團、朗潤投資和拾玉資本等機構任職。何俊杰其實擁有豐富的投資并購經驗,但何俊杰并未在百度集團代理CFO這一崗位上轉正。
公開信息顯示,空降擔任百度集團新任CFO的何海建,2020年至2025年6月一直在金山云擔任CFO,期間領導金山云在美股和港股成功上市。更早之前,何海建還在高盛、美銀美林集團、花旗銀行等機構任職。
從歷史上來看,百度的前幾任CFO大多是從外部空降而來。余正鈞在加入百度前曾在新浪首席財務官的職位上任職超過十年,羅戎在擔任百度集團CFO之前是好未來教育集團的首席財務官,更早前曾在微軟、聯想、藝龍等公司工作。
數字經濟學者、壹通數字技術首席公關官羅富國對記者指出:“內部輪崗的高管往往熟悉公司內部流程,但可能在外部市場動態把握和國際財務戰略視野方面存在局限。而外部CFO通常能帶來新的財務理念、豐富的行業經驗和對資本市場的敏銳洞察。”
百度求變
百度自2011年開啟干部輪崗制度,在以大模型為核心的人工智能浪潮中,行業變革速度越來越快,近幾年百度高管輪崗的頻率明顯高于以往,最近的四五年,百度幾乎每年都有核心高管的輪崗。
其實不只是百度,包括華為、阿里、騰訊等多家企業通過引入新生力量、組織輪崗等方式擁抱變革。
王鵬對記者說道,高管輪崗旨在通過組織變革適應技術革命,構建動態競爭力。包括激發組織活力,打破部門壁壘與利益固化;培養復合型人才,提升高管綜合能力等。
“在業務協同方面,輪崗也能促進不同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合作,打破信息孤島,提高工作效率。”羅富國補充道,然而,高管輪崗也存在一些弊端。短期內可能會導致業務交接的不穩定,新上任的高管需要時間來熟悉業務和團隊,這可能會對業務的連續性產生一定影響。如果輪崗機制設計不合理,可能會引發內部競爭和人際關系的緊張,影響團隊的凝聚力。“但整體來說,高管輪崗的益處遠大于其弊端。”
需要看到的是,百度近些年在資本市場的表現并不盡如人意。曾經百度和騰訊、阿里巴巴一起,合稱互聯網BAT三巨頭,但時至今日卻已經遠遠落后于AT(阿里巴巴和騰訊)。以7月1日股市的情況來看,騰訊的市值突破4萬億港元,阿里巴巴市值超過2萬億港元,百度的市值僅2000多億港元,甚至不及騰訊音樂的市值。
過去四年,百度的年度總營收分別為1244.93億元、1236.75億元、1345.98億元和1331.25億元。可以看到百度的總營收基本上在1300億元左右,并沒有大幅的增長變化。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認為,百度試圖通過調整管理層,來尋找新的業績增長點,優化財務資源配置,以應對市場競爭和提升盈利能力。“近年百度頻繁更換CFO的行為,反映出在業績增長方面的焦慮,希望通過新的財務管理團隊帶來新的突破和增長動力。”
可以說,在技術快速迭代、市場競爭激烈的當下,百度正通過積極擁抱變化,試圖尋找新的增長機遇。如李彥宏內部信強調,此次“新老交替”旨在“激發組織創新活力”。
在這一輪的AI大模型浪潮下,百度AI業務的發展更是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和復雜的財務規劃。
王鵬指出,何海建上任百度CFO之后背負著清晰的使命,包括平衡AI技術投入的長期性與短期財務指標壓力、搭建支撐千億級AI生態的資本架構以及通過并購整合加速百度AI技術的商業化能力。
百度能否通過這一系列組織調整,在AI大模型的賽道實現突破,仍然需要時間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