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公安部網安局公布8起涉民生領域網絡謠言典型案例,其中包括上海一男子陳某為博眼球吸粉,編造 "工行假金條" 謠言被依法追責。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引發關注的 "金條疑似有雜質" 投訴客戶與編造謠言被抓的陳某非同一人。
據公告顯示,上海公安網安部門查明,陳某為46歲男性,為博取關注、吸粉引流,在某短視頻平臺發布內容為“工行假金條,官方發通告!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的謠言信息,誤導大量網民關注和討論,對相關單位正常經營產生影響。目前陳某已被依法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金條疑似有雜質" 涉事銀行系工商銀行上海嘉定支行,該支行回應稱,近期,一位客戶在上海嘉定區轄屬南翔支行購買了兩款金條。5月7日,網傳在上述金條剪開加工過程中發現疑似雜質,經核實,該情況不屬實。
上述支行表示,經檢測,兩款金條檢測報告均記載“檢測結論:金含量為99.99%”,無質量問題。經上述質檢機構以專業方式清洗,疑似雜質已脫落,應為金條售出后的外部附著物。以上結論均獲客戶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