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刺”輕響,火花閃動。焊裝車間里,機械手臂群騰挪如飛、運轉不休。
這里是坐落于重慶兩江新區的賽力斯超級工廠,超3000臺機器人分工有序,關鍵工序已實現100%自動化。科技創新,令產品附加值不斷溢出:2024年,賽力斯新能源汽車銷量42.7萬輛,同比增長182.8%。
2024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考察時指出:“重慶制造業基礎較好,科教人才資源豐富,要著力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強調:“抓科技創新,要著眼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重慶錨定建設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中心目標,積極構建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推進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加快轉型。2024年,重慶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3%;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12.3%,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34.6%,較上年提高2.4個百分點。
——科技創新能力向“高”攀升,激活高端制造引擎。
一片厚度僅0.55毫米、摸上去薄如蟬翼的透明玻璃,每平方毫米面積卻能承壓743公斤——這是重慶鑫景特種玻璃有限公司開發的高強度耐摔產品。
“通過自主攻關,我們實現了高端特種玻璃量產化,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獲得者、企業首席科學家姜宏說,“公司已申請專利400余項,產品廣泛應用于手機屏幕、航空風擋等領域。”
數據顯示,重慶已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10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41家。
——產業體系向“智”而行,豐富數字生產場景。
走進重慶宗申動力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發動機生產車間,操作工只需掃描平臺標識,系統即可將復雜的加工參數自動匹配到設備。
“忽米網與宗申合作搭建的動力系統協同共生未來工廠,已鏈接300多家上下游關聯企業,讓整個產業鏈效率提升近20%,供應鏈能耗降低14%。”宗申動力首席信息官江文說。
不僅改造“智能單元”,還要搭建“生態系統”,引導鏈主企業帶動產業鏈中小企業協同轉型,像這樣的“未來工廠”,重慶計劃到2027年建成超40個。
——評價機制向“質”轉變,推動行業綠色發展。
重慶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屋頂上,一排排光伏板如同“藍海”,年發電量達3000萬千瓦時。“我們投資超10億元建設廢水廢氣治理系統等,每年節水超千萬噸,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超6萬噸。”京東方重慶區域副總經理周旻果說。
改變過去以規模體量論英雄的模式,重慶市出臺制造業“畝均論英雄”改革等政策舉措,從能源、用地、金融等7個方面提出17條資源要素差別化配置政策,與畝均效益深度掛鉤,倒逼企業“騰籠換鳥”、提質增效。
重慶各級政府的服務能力也在提質升級。整合市、區縣、鎮街園區三級1119家單位,重慶市經濟信息委上線“企業吹哨·部門報到”平臺,“點對點”服務企業近6萬次,從解決個性問題到優化共性事項,讓企業輕裝快跑、加速前進。
加快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中心,重慶明確新目標:到2027年,全市工業總產值邁上4萬億元臺階,制造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