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這次交易還沒有時間表,請具體關注我們后期的公告?!?月8日,涪陵榨菜(002507.SZ)董秘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交易標的資產的審計、評估工作尚未完成。
涪陵榨菜所說的交易,是指日前公司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四川味滋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味滋美”)51%股權。味滋美主要產品包括火鍋調料、中式菜品調料、肉制品等,涪陵榨菜從而正式進軍復合調味料領域。
記者注意到,味滋美所在的四川眉山市,就有包括申唐、味漫龍廚、川娃子等10家以上火鍋底料為主的復合調味品企業。至于緣何選擇年營收不到3億元的味滋美,尚不得而知。
與此同時,涪陵榨菜財報顯示,2023年至今,公司的業績持續出現下滑?!按舜胃⒘暾ゲ耸召徫蹲堂?,在場景延伸與健康化、出海等方面有一定潛力,但也面臨產品同質化問題、價格戰風險、健康與監管壓力等挑戰?!?著名營銷專家、全食展創始人王海寧表示。
業績下滑:榨菜吃不動了?
實際上, 涪陵榨菜已連續兩年出現營收、凈利雙降。財報顯示,2023年,公司營收為24.5億元,同比下降3.86%,凈利潤為8.27億元,同比下降8.04%。2024年,公司營收23.87億元,同比下滑2.56%,歸母凈利潤為7.99億元,同比下滑3.29%。
2025年一季度,涪陵榨菜業績依舊承壓,實現營收7.13億元,同比下滑4.7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72億元,同比微增0.24%。
不僅如此,涪陵榨菜拳頭產品榨菜表現疲軟。財報顯示,2022年—2024年,榨菜分別實現營收21.75億元、20.76億元、20.44億元,同比下滑2.31%、4.56%、1.5%。從銷量來看,2022年—2024年,公司榨菜銷量分別為11.78萬噸、11.33萬噸、11.14萬噸,逐年下滑。在2021年,其銷量則是13.48萬噸。
“榨菜市場飽和,行業增速整體放緩,需求沒那么多了。同時,榨菜消費場景也在減少,年輕一代消費者更偏好健康食品?!蓖鹾幈硎?,涪陵榨菜此前嘗試推出蘿卜、泡菜等新品類未達預期。
大消費行業專家楊懷玉認為,涪陵榨菜業績下滑的主要因素包括:市場競爭加劇體現在行業門檻低和替代品增多;產品結構單一主要是過度依賴榨菜和新品推廣不力;消費環境變化包括消費場景變遷和消費習慣改變;營銷策略調整涉及渠道優化陣痛和價格策略影響;產能擴張與利用率不匹配則導致運營成本增加。
此外,在王海寧看來,涪陵榨菜經銷商流失,尤其華南區域腰斬,反映出其渠道控制力減弱。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年末,涪陵榨菜的經銷商數量為2632家,相較于2023年年末的3239家減少了607家。其中華南銷售大區減少了271家經銷商,同比大幅下滑58.41%。此外,其他部分區域的經銷商規模也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資產收購:從C端到B端的延伸
“公司本次交易是在符合國資監管及資本市場法規要求的前提下進行的,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股權是綜合雙方需求,并為未來利用雙方優勢為對方產品矩陣發展、渠道布局提供助力而定”。5月7日,涪陵榨菜在投資者平臺解釋稱。
記者注意到,此項收購是在4月26日正式公布的。公開資料顯示,味滋美成立于2018年6月,注冊資本為6000萬元。經過多年發展,已形成較為完善的“餐飲門店經營+B端復合底料+餐飲預制菜+C端復合底料”產業布局。
財務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年底,味滋美總資產2.03億元,凈資產1.56億元;2023年和2024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84億元和2.65億元,凈利潤分別為4071.33萬元和3962.45萬元。
在雙方并購后的協同發展方面,涪陵榨菜在此次收購案中指出,交易完成后,味滋美可借助上市公司遍布全國的C端經銷商渠道網絡快速嫁接優勢資源、開辟第二增量市場,其生產的家庭端產品,可通過公司戰略經銷商渠道快速觸達全國各終端,提高其產品銷售規模和增加凈利。同時,涪陵榨菜也可獲得味滋美成熟的B端資源,依托其活躍餐飲終端跑通榨菜、泡菜、豆瓣醬系列產品,促進公司餐飲產品迅速切入餐飲市場,完成上市公司渠道拓展目標。雙方通過并購重組融合,能夠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實現渠道網絡整合融通,助推上市公司整體銷售增長。
“轉型To B業務的挑戰主要包括渠道和客戶差異、產品定制化需求以及品牌認知度。”楊懷玉認為,涪陵榨菜需要建立新的銷售渠道,拓展B端客戶,并滿足個性化需求,同時在To B市場重新建立品牌認知度。
同時,楊懷玉認為,此次收購的積極因素包括市場潛力大、業績表現良好以及區域優勢。不確定因素則涉及整合風險、市場競爭激烈和業績波動風險。收購后需要進行有效的業務、文化、管理等方面的整合,同時要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宏觀經濟、行業政策、市場需求變化帶來的業績波動。
王海寧認為,涪陵榨菜的挑戰在于拓展與開發B端渠道和客戶的難度,因為已經有行業頭部供應商。“以前在C端積累的口碑難以在B端直接進行轉化(B端更關注性價比和供應穩定性)。B端與C端關注點不一樣,需要及時轉變經營策略?!钡腔谥袊惋嬤B鎖化率持續提升,中央廚房和標準化食材需求激增,調味菜、預制菜佐料等在B端市場空間廣闊(預計2025年超5000億元),“部分經銷商同時服務餐飲終端,可借助現有渠道網絡滲透B端客戶,降低拓客成本,為渠道復用增加可能”。
競爭激烈:第二增長曲線變數
“申唐超級夢工廠1期+2期設計火鍋底料年產能為10萬噸,目前1期工廠火鍋底料線已接近滿產,2期工廠正在積極建設中?!泵忌缴晏飘a業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公司服務了6863家餐飲品牌,復合調味品賽道競爭激烈,但這也印證了消費者對高品質、多元化產品的需求在持續升級?!?/p>
申唐只是眉山復合調味品企業中的一家。按照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排名,前10家火鍋底料企業中,前5位企業分別為申唐產業、頤海國際、味漫龍廚、草原紅太陽、天味食品。產能分別對應為10萬多噸、9萬多噸、8萬噸、6萬噸、4萬噸。此外,前10位火鍋底料企業中,有5家在四川設廠。
就此,王海寧認為,若味滋美以火鍋底料、川味復合調料為主,則與眉山本地企業(申唐、味漫龍廚)同質化嚴重,需依賴差異化破局。若以中小餐飲企業為主,則議價能力弱,易受成本波動沖擊;若綁定頭部連鎖品牌,則增長依賴大客戶訂單,會帶來增長,但長期如何還要看整合能力。
四川省內的復合調味品企業競爭非常激烈。去年,主營火鍋調料的四川天味食品集團要求經銷商嚴禁經營“千禾”火鍋類產品及“吉香居”品牌旗下菜譜式復合調料類產品。這種要求經銷商二選一的做法,一度引發行業熱議。
即使如此,中研普華相關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火鍋底料市場規模達480億元,預計2029年市場規模將突破1000億元,占全球火鍋底料市場份額從2024年的15%提升至22%。此外,2024—2029年,中國火鍋底料市場將進入“輕量化、技術化、全球化”的新周期。企業需把握“智能底料、場景細分、健康養生”三大主線,同時警惕價格戰、技術替代等風險。
就此,申唐產業表示,在產品布局上,公司積極迎合市場需求,致力為餐飲品牌提供更為豐富的味道選擇,已有的8000多款味道配方,覆蓋了火鍋、烤魚、小龍蝦、燒烤、中餐底料、調味粉、預制菜、速食方便食品等海量場景?!拔磥砦覀儗κ袌鰟討B保持高度敏感性,洞察用戶需求變化,用技術革新和味覺的持續迭代為餐飲食品行業賦能?!?/p>
涪陵榨菜方面稱,未來將整合雙方在產品研發、渠道資源、市場營銷等方面的各自優勢,豐富公司復合調味料、川味預制菜品類布局,快速實現品類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