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等關稅”下美股劇烈波動
美國的“對等關稅”政策已持續一個月。據新華社報道,4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展示簽署后的關于所謂“對等關稅”的行政令。政策宣布后的第二個交易日,美國三大股指大幅下跌,當日大約蒸發了3.1萬億美元市值。 4月份以來,道指累計下跌3.17%,標普500指數下跌0.76%,均為連續第三個月下跌,納指一度跌入“技術性熊市”區間。
如何看待美股近一個月來的波動態勢?關稅政策是否將對美股形成長期沖擊?我們來聽一聽招商證券研究發展中心宏觀經濟高級分析師張岸天的分析。
邊際性變化引領美股反彈
張岸天:近期,海外壓力有所緩解,美股反彈主要受幾方面因素支撐。其一,在特朗普緩和關稅表態構筑的 “Trump put” 政策底達成后,海外市場對美國推動關稅談判的預期升溫,尤其是一些貿易伙伴態度相對溫和。其二,從經濟數據和美聯儲政策來看,4 月 24 日美聯儲官員釋放偏鴿信號,在美元資產被甩賣、外資流出致美元走弱背景下,美股開啟連續數日反彈。美聯儲官員沃勒表示,若失業率上升,將支持更快、更大幅降息。同時,近期美國經濟數據在前期 Goldilocks(金發女孩經濟)趨勢下溫和放緩。其三,美股大型科技股財報超預期,進一步提振市場回補情緒。這些因素均為邊際變化從而引領美股反彈,是對多重極端場景市場預期的修復。
存在美股壓力因素轉化的擔憂
張岸天:往后看,仍需警惕美股壓力因素從風險偏好沖擊轉化為經濟數據疲弱。美國經濟數據可能在企業消化庫存后,延后顯現關稅通脹效應,進而導致服務業消費等非必需消費降溫。目前,結合美國財長貝森特表態來看,特朗普經濟政策組合旨在以低油價部分對沖關稅通脹,同時通過減稅降息促使美國經濟動能從居民消費轉向企業投資。不過,這些因素能否如預期實現經濟動能轉換仍不確定。在此過程中,市場預期與實際經濟數據的預期差調整,仍會放大市場波動,市場風格仍將偏向謹慎防御板塊。
美股財報季業績指引顯“悲觀信號”
截至5月5日,美股“七巨頭”中的六家已在本輪財報季公布業績,特斯拉、Alphabet(谷歌)、Meta、微軟、亞馬遜和蘋果在過去兩周陸續公布了財報。在美股本輪財報季中,上市公司給出的業績指引成為了市場關注的要點。蘋果公司預計在第三財季(2025年3月30日至6月28日)將因關稅而承受9億美元的損失。特斯拉則拒絕提供第二季度的業績指引,而其他企業如福特汽車、達美航空公司則撤回了全年財務指引。美國銀行對首批電話會議的分析顯示,本季度對宏觀經濟狀況的正面評論與負面評論之比已遠低于平均水平,并有望創下2009年以來的最低比例。
美股一季報釋放了哪些信號?怎么看待多家公司撤回全年業績指引?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員楊子榮為我們帶來他的解讀。
“七巨頭”財報透露三個信號
楊子榮:近年來,美股 “七巨頭” 的重要性持續提升。數據顯示,2022至2024 年,“七巨頭”累計漲幅達 85%,而剔除它們后的標普 500 指數僅漲 23%。由此,解讀“七巨頭”財報有助于研判未來美股的整體走勢。
從“七巨頭”最新財報來看,有三大核心信號。第一,企業未來前景存在不確定性,主要來自于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致使部分企業拒絕提供業績指引。第二,越來越多企業感受到經濟下行壓力,體現在企業對宏觀經濟正面評價與負面評論之比,可能創下2009 年來最低水平,越來越多的企業對盈利增長預期更加黯淡。第三,企業業績出現結構性分化,關稅政策是一個主要影響因素。如蘋果產業鏈受關稅影響大,盈利前景受沖擊明顯;而谷歌等受關稅影響小的科技企業,業績展現更強韌性。
美股仍存在較大下行風險
楊子榮:當前時點極為微妙。標普 500 指數已基本回到 4 月初特朗普政府宣布對等關稅政策時的點位。但市場對美股此輪上漲性質存在巨大分歧,究竟是短期反彈還是趨勢性反轉?我認為更可能是暫時反彈,美股未來仍面臨較大下行風險。
這一判斷基于兩點原因:一是美國關稅政策仍有反復可能,尤其是特朗普帶來的不確定性;二是高關稅政策影響尚未完全顯現。目前關稅影響主要體現在消費者信心等預期內的軟數據上,消費、就業等硬數據尚未受實質性沖擊,因關稅政策影響的顯現需要一定時間。若美國不及時調整關稅政策,未來將看到更多關稅對經濟基本面的負面沖擊。
美國關稅直指電影產業
美國關稅政策還在繼續蔓延。據央視新聞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他授權美國商務部和美國貿易代表立即啟動程序,對所有在外國制作并進入美國的電影征收100%的關稅,希望“再次擁有美國制作的電影”。對此,有分析稱特朗普政府此舉對好萊塢影視行業來說是一場災難。該政策一旦實施,或將導致美國電影制作成本急劇上升。
美國關稅政策逐步蔓延至文化產業意味著什么?全球文化產業將受到何種沖擊?來聽聽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王鵬的分析。
高關稅對好萊塢形成多重壓力
王鵬:這個事件可以分成幾個維度來看。第一個維度,是關稅政策對好萊塢影視行業的直接沖擊。首先是制作成本可能會大幅上升。比如海外拍攝的成本可能會翻倍,因為長期以來其實好萊塢有很多相關的制作,都依托于海外取景。100%的關稅將直接推高進口成本,或導致許多中小制作公司退出市場。
其次是市場收入可能會銳減。比如,國際市場受阻,將導致像迪士尼、華納等公司,股價乃至營收受到影響。同時,也可能導致本土市場的萎縮。如今很多美國成年人把流媒體作為了觀影的主要渠道,而關稅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導致廣告收入減少,加上制作成本上升、票價上漲,可能會加劇觀眾流失。
第三是導致行業生態有所惡化。比如,可能引發就業崗位流失。好萊塢為加州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關稅政策調整之后,將使得制作成本增加、產業鏈外移,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導致行業衰退。此外,這還可能造成全球產業鏈的斷裂。比如,好萊塢的編劇、特效、后期等很多環節都需要全球化的協作來完成,而關稅政策可能打破這種協作。本土的行業失去海外相關支持,也會導致制作成本大幅度上升,尤其是中型項目,可能會在激烈的競爭下遭遇淘汰。
高關稅削弱文化產業全球協作力
王鵬:第二個維度,這會對全球文化產業鏈產生連鎖反應。首先,歐盟、印度等貿易伙伴可能會對美國文化產品采取報復性關稅,使文化成為新的貿易博弈戰場,進一步加劇全球電影產業的區域化分割。
其次,文化多元化格局可能加速形成。例如印度的寶萊塢、東南亞、非洲、拉美等地區的本土文化產業可能加快崛起,填補美國電影市場退出后留下的空白。
第三,全球化協作受阻。電影工業本身作為跨國投資和全球合作的復合產物,制作方、主創團隊的國籍通常很難界定。關稅政策的調整可能會帶來一系列法律和合規方面的糾紛。
全球文化產業或加速擺脫對美依賴
王鵬:在此政策背景下,可能會產生深層次的矛盾和變化趨勢。
第一,經濟工具在文化領域被濫用。特朗普把外國電影政治化作為工具,本質上是“美國優先”理念在文化領域的延伸。高關稅可能會導致美國觀眾失去多元文化內容,加劇文化隔離。在文化產業高度依賴全球協作的背景下,單邊保護主義不僅無法拯救衰退的產業,反而可能加速其衰退。
另外,全球文化產業可能會對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做出反應,采取相關的應對措施。例如,加快市場轉型升級。很多企業會加速自主研發與創新,降低對進口的依賴,探索數字文化發展的可行性。同時,企業也會尋找更多元化的市場,比如面向海外,如新興市場國家,通過藝術展會、跨境平臺建立合作,降低對美國市場的依賴程度。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節目嘉賓意見僅代表本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