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5月首次遞表深交所主板IPO,知名珠寶連鎖品牌周六福曾多次沖擊A股資本市場折戟。2024年6月27日,周六福轉戰港交所提交IPO申請,開啟第四次上市沖刺,5年多的IPO之路可謂一波三折。
2025年2月28日,周六福更新招股書,繼續推進港交所主板上市進程,中金公司和中信建投國際擔任聯席保薦人。
據招股書,截至2024年12月31日,周六福線下銷售網絡門店總數已達到4129家(包括加盟店和自營店),其中4125家店位于中國,并有4家加盟店位于海外。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截至2023年12月31日,以中國門店數目計,周六福在中國珠寶品牌中排名第四。2022年至2024年間,周六福線上銷售收入的復合年增長率達到46.1%。就2021年至2023年線上銷售收入的復合年增長率與2023年線上銷售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計,周六福在中國全國性珠寶公司中排名第一。
周六福在招股書中表示,IPO募集所得資金凈額將主要用于擴大和加強銷售網絡;加強品牌以提高品牌市場知名度;提升產品供應并加強產品設計與開發能力;以及用作運營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
財務數據方面,報告期內(2022年~2024年),周六福實現收入分別為31.02億元、51.50億元、57.18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35.8% ;同期公司的利潤為5.75億元、6.60億元、7.06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0.8%。報告期內,公司的收入和利潤均逐年遞增。
周六福的銷售網絡包括加盟店、自營店及線上銷售渠道。2022年~2024年,周六福來自加盟模式的收入分別為16.41億元、28.53億元及28.90億元,分別占同期總收入的52.9%、55.4%及50.5%。自營店分別占收入的11.7%、9.5%及8.0%,而線上銷售渠道則分別占收入的34.6%、33.9%及40.0%。
記者留意到,周六福的大部分收入來自加盟模式,占整體收入的“半壁江山”,包括向加盟店銷售產品及向加盟商收取服務費。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周六福在報告期內加盟模式和線上銷售收入在穩步增長,但是這兩大銷售渠道的毛利率卻呈現大幅下滑態勢。
具體來看,周六福加盟模式的毛利率由2022年的51.8%降至2024年的33.7%,其中2023年營收大幅增長66.13%時,毛利率反而下滑近20個百分點。2022年~2024年,周六福向加盟店銷售的毛利率分別為9.6%、5.8%、7.3%。同期線上銷售渠道的毛利率則由2022年的22.9%降至2024年的15.7%。而同期自營店的毛利率有所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周六福向加盟商收取的服務費,算得上是一筆“暴利”收入。
2022年~2024年,服務費收入分別為7.97元、8.33億元、8.49億元,分別占同期總收入的25.7%、16.2%、14.8%。其中,向加盟商收取的產品入網費尤為可觀,2022年~2024年分別為6.27億元、6.32億元和6.46億元,金額逐年增加,分別占同期總收入的20.2%、12.3%和11.3%。
據悉,2019年以來,公司多次因產品質量問題被監管部門點名,涉及足金摻假等爭議。此外,商標糾紛頻發,2023年深交所問詢中要求公司說明“周六?!鄙虡吮粺o效宣告的風險。加盟商管理松散還引發消費者投訴激增,2022年~2024年相關訴訟案件達465起。
招股書還提到,周六?;蚱浼用松炭赡軙婕爸R產權侵權索賠或糾紛,其可能導致產生高昂的辯護費用,并可能擾亂公司的業務。
另外引人關注的是,周六福港股招股書與早年A股申報稿的財務數據存在矛盾。例如,2022年營收在兩地文件中相差0.58億元,凈利潤偏差達0.08億元。此類信披差異恐削弱投資者信心,亦暴露內控漏洞。
記者梳理發現,周六福此前三次A股IPO折戟,主因包括加盟商依賴癥、商標糾紛及保薦機構暴雷。轉戰港股后,雖聲稱“過往問題無重大影響”,但招股書仍坦承多重風險:存貨余額占總資產超40%,若金價下跌將面臨巨額減值;實控人李偉柱兄弟持股超90%,存在“一股獨大”下的治理隱患;2020年~2023年突擊分紅13.95億元,而此次IPO擬募資補流,被質疑“上市補窟窿”。
綜合而言,盡管周六福近年營收與凈利潤呈現雙位數增長,但其背后潛藏的加盟模式風險等問題,仍為此次IPO蒙上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