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星期二),今日報刊頭條主要內容精華如下:
中國證券報 吳清:支持具有新產業新技術新業態優質企業融資
中國證監會2月24日消息,中國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吳清近日在《新型工業化》期刊上發表題為《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功能更好服務新型工業化》的署名文章提出,資本市場將繼續做好“數字金融、綠色金融、科技金融”大文章,支持具有新產業新技術新業態的優質企業融資,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
優化融資環境 資本市場助力民營企業發展
目前,A股近2/3的上市公司是民營企業;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約八成公司是民企,新三板約九成是民企;民企再融資、并購重組家數約占全市場的七成……一組最新數據見證了多層次資本市場助力民企高質量發展的成果。
詳解中央一號文件 中財辦:推動土地流轉費用穩定在合理水平
2月24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有關情況。中央財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農辦主任韓文秀在發布會上表示,23日發布的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繼續把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擺在首要位置,強調持續增強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我國糧食總體上不是供大于求,而是仍然處于供求緊平衡狀態。
A股成交活躍 融資余額創近2個月新高
2月24日,A股市場震蕩,成交額達2.12萬億元,已連續2個交易日超2萬億元。央企基建、低空經濟、消費電子等板塊活躍,整個A股市場超2700只股票上漲,逾90只股票漲停,近70只股票股價創歷史新高。
上海證券報 證監會: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功能 更好服務新型工業化
據中國證監會2月24日發布的消息,《新型工業化》期刊刊發了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的署名文章《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功能更好服務新型工業化》。文章指出,資本市場發展與推進新型工業化緊密聯系、相輔相成。下一步,中國證監會將從五方面充分發揮市場功能,激發市場活力,進一步體現資本市場在推進新型工業化中的擔當作為,助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多措并舉暢通民企債券融資渠道 上交所全力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民營企業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浪潮蓬勃發展,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民營經濟發展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如何支持民營企業融到資、融好資,交易所債市始終念茲在茲。
數萬億元電子債權憑證規范進行時
經過10年高速發展后,規模已高達數萬億元的電子債權憑證迎來規范發展時刻。日前,中國人民銀行等六部門就規范供應鏈金融業務發布征求意見稿,其中針對電子債權憑證業務專門開設章節進行規范,這意味著此前處于無統計無監管,并迅速生長的電子債權憑證將被規范化和納入監管體系。
中小券商股權流轉背后的變局與新生
蛇年以來,中小券商股權變動呈現前所未有的活躍態勢,成為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2月,有3家券商股權被擺上拍賣架。若將范圍擴至所有股權變動情況,涉及券商超過7家,這一數據直觀地反映出中小券商股權流轉的頻繁程度。
證券時報 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吳清發表署名文章表示 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功能 更好服務新型工業化
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吳清近日在《新型工業化》期刊上發表題為《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功能更好服務新型工業化》的署名文章。吳清表示,證監會將充分發揮市場功能,激發市場活力,進一步體現資本市場在推動新型工業化中的擔當作為,助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為全面推進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更大力量。
民營經濟政策再完善 法治筑基促高質量發展
盡快審議出臺民營經濟促進法;進一步暢通股、債、貸三種融資渠道,加大各類金融資源要素投入,著力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盡快修訂出臺新版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下大力氣解決拖欠企業賬款問題;堅決防止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性執法……
個人投資者“搶鏡” ETF行業生態悄然生變
蓬勃發展勢頭下的ETF,投資者結構出現顯著變化。近期新上市的多只ETF中,個人投資者在前十大持有人中占據了“半壁江山”。如華夏創業板50ETF,前十大持有人中的個人投資者達8位,投資者持有比例高達96.47%。甚至,將于2月25日上市的鵬華上證科創板200ETF,前十大持有人為清一色的個人投資者。
存款準備金制度迎改革 猜想5%隱形下限或松動
自中央銀行制度建立以來,作為傳統貨幣政策“三大法寶”之一,存款準備金制度歷經了不同的發展階段。時至今日,主要經濟體的存款準備金政策雖仍有差異,但準備金制度所發揮的作用卻趨于一致——貨幣政策在轉為以價格型調控為主后,存款準備金政策在貨幣政策框架中的地位與作用也趨于弱化,將更多發揮輔助流動性管理、穩定市場利率的作用。
證券日報 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進一步強化資本市場在推動新型工業化中的擔當作為
據中國證監會網站2月24日消息,近日,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發表署名文章《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功能更好服務新型工業化》(以下簡稱“文章”)。
中央財辦:打出政策“組合拳” 促進糧食等農產品價格企穩回升
2月2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即中央一號文件)正式對外發布。2月24日,中央財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農辦主任韓文秀,中央財辦副主任、中央農辦副主任祝衛東一同出席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介紹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集中打擊惡性操縱行為 維護資本市場秩序和穩定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大對操縱行為的打擊力度。”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委員會辦公室主任何艷春2月21日在最高人民檢察院、中國證監會聯合舉行的“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犯罪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同時,他提出“集中兵力,抓好對諸如上市公司與市場機構內外勾連、推動股價暴漲暴跌、無視監管警示屢查屢犯等惡性操縱案件的打擊懲治。”
“提質增效”隊伍不斷壯大 今年以來120家上市公司官宣加入
自2024年初滬深交易所啟動“提質增效重回報”專項行動和“質量回報雙提升”專項行動(以下統稱為“提質增效”行動)以來,A股上市公司積極參與,密集發布行動方案。
21世紀經濟報道 多家新能源公司加入“A+H”股陣營 港股市場成融資新高地?
A股公司奔赴港股二次上市,迎來了一股熱潮。特別是新能源企業,已經將港股視作融資“寒冬”下的避風港。
信號意味深長!國家頂級規劃給中部劃重點:武漢明面龍頭 鄭州隱形贏家
隨著《武漢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正式獲批,中部6個省會城市的“2035總規”已全部出爐。規劃對于各地總體定位、主要功能和空間基礎等進行了界定,也描摹出由重點城市支撐中部地區崛起的發展藍圖。
第一財經 “美國科技七雄”高位遇冷 中國科網巨頭估值修復能否延續?
近階段,由DeepSeek引發的中國互聯網巨頭估值重估仍在持續。恰逢“美國科技七巨頭”股價震蕩,關于“中國科技十姐妹”力壓“美國科技七巨頭”的說法不脛而走。
今年“三農”工作怎么干?中央一號文件釋放新信號
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于近日公布,今年繼續聚焦“三農”工作,錨定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建設農業強國目標。
經濟參考報 吳清:強化資本市場在推動新型工業化中的擔當作為
證監會主席吳清日前撰文稱,要深刻認識新型工業化的重大政治意義和緊迫使命,資本市場發展與推進新型工業化緊密聯系、相輔相成,要著力完善資本市場基礎性制度,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功能作用,更好地服務制造強國建設和新型工業化。
投資向“新”產業“升級” 多地一季度重大項目開工
近期,貴州、四川、浙江等多地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記者梳理地方項目情況發現,多地創新及產業發展項目數量多、投資大、占比高,特別是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質生產力領域亮點突出,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發力新領域新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