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A股三大指數集體上漲,創業板指以1.95%領漲。滬深兩市成交額2.38萬億元,較上一交易日放量353億元。盤面上,機器人板塊延續強勢,芯片產業鏈持續走高,電池板塊表現活躍。相反,貴金屬、旅游、豬肉等板塊跌幅居前。
“寧王”再創歷史新高
具體到盤面,“寧王”寧德時代9月17日A、H股股價雙雙創出歷史新高。其中A股大漲6.7%,報收377.1元;H股大漲5.35%,報收502.5港元。截至9月17日收盤,寧德時代市值達1.72萬億元,最新排在A股第7位,緊追中國銀行(最新市值1.74萬億元)。
受寧德時代歷史新高帶動,周三儲能板塊掀起漲停潮,板塊中富佳股份、特變電工等12股漲停;長盈精密、奧特維則大漲超10%。
另據界面新聞報道,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在大會開幕式上指出,近五年來,在“雙碳”戰略目標的指引下,中國出臺了很多儲能政策,從前瞻性布局引導,到分階段精準的施策,再到央地協同推進,推動了中國儲能產業從小范圍的科研示范走向了規模化產業化的發展,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儲能市場。
9月1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新型儲能規模化建設專項行動方案(2025—2027年)》(下稱“行動方案”),目標到2027年,全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到1.8億千瓦,帶動項目直接投資約2500億元,新型儲能技術路線仍以鋰離子電池儲能為主。
招商證券表示,國內儲能政策持續加碼,需求將超預期且可持續。中信證券則指出,行動方案意味著至2027年國內新型儲能裝機規模翻倍。雖該目標在量級上與市場此前預測接近,但方案的印發在實質上將“市場預測”轉變為“政策目標底線”,預測實際裝機大概率將超過政策目標。基于此,中信證券上調2025—2027年國內儲能裝機預測至140GW、190GW、230GW。
02
芯片產業鏈上揚
芯片產業鏈也在周三表現強勢,光刻機、光學光電、先進封裝、第三代半導體、存儲芯片等細分板塊也紛紛強勢上攻。至收盤時,波長光電、永新光學、凱美特氣等紛紛漲停。
此外,9月16日晚間,《新聞聯播》報道“中國聯通三江源綠電智算中心項目建設成效”,其中就披露了阿里旗下平頭哥最新研發的面向人工智能的PPU芯片。
從半導體行業來看,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表示,全球半導體制造行業預計將保持強勁增長勢頭,預計從2024年底到2028年,產能將以7%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達到創紀錄的每月1110萬片晶圓。而推動這一增長的關鍵因素是先進工藝產能(7納米及以下)的持續擴張,預計將從2024年的每月85萬片晶圓增長到2028年的歷史新高140萬片晶圓,增長約69%,復合年增長率約為14%,是行業平均水平的兩倍。該協會測算,到2028年,先進工藝設備的資本支出將激增至超過500億美元,與2024年投資的260億美元相比,大幅增長94%,復合年增長率為18%。
中信建投表示,國產算力板塊迎來密集催化,騰訊業績會表示推理芯片的供應渠道側具備多種選擇,國際供應鏈波動背景下國產推理算力芯片有望提供助力。DeepSeek更新模型,明確支持FP8精度與將發布的下一代國產芯片,頭部國產開源模型對國產芯片的支持有望推動國產算力生態加速落地。華為昇騰芯片近期陸續參與到政府、金融、運營商等行業客戶招投標產品中,印證國產芯片競爭力持續提升。
03
年內指數還有新高?
整個市場而言,國泰海通證券判斷,中國股市上升的邏輯是可持續的,年內中國A/H股指還會走出新高。主要有以下四點依據:第一,中國轉型加快,能見度提高是估值重估的重要前提。第二,無風險收益系統下沉,股票市場機會成本降低,資產管理需求井噴和增量入市成為歷史必然,也遠未結束。第三,制度變化對股市估值具有關鍵影響。“及時、合理、得當”的經濟政策,“提高投資者回報”的資本市場改革,有力提振社會各界對中國資產的價值觀念與改善風險認識。第四,全球寬松在即,中國反內卷和增量經濟支持舉措也有望進一步加碼,繼續看升中國股市行情。
東方證券則認為,當前流動性寬松預期有所強化。美元持續走弱,非美貨幣表現強勢。疊加估值優勢,A股、港股整體重心震蕩上移。場內資金高低切換跡象明顯,科技條線資金輪動,機器人預期改善,帶動汽車零部件同步走強。低位方向的半導體制造設備,智能駕駛等板塊也有修復跡象。需注意估值溢價,高位板塊需警惕短期獲利了結壓力。